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將“綠色”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讓我們這些長期從事節能環保工作的企業負責人感到無比振奮,下面我提幾條具體建議:
一、加強和完善節能環保標準體系建設,發揮標準對產業發展的催生促進作用,為節能環保產業拓展更大空間。盡快提高和落實環境標準、強化和完善能效能耗標準,倒逼節能環保產品技術水平和服務水平不斷升級,促進全社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變。比如:推進節能環保產業統計核算體系的落實;加快提高重點用能產品能效標準;修訂提高重點行業能耗限額強制性標準;提高污染物排放標準。
二、建立和完善市場化的運行環境,培育市場有效需求,激發市場活力。節能環保產業市場正常運行需要一套完善的市場機制。包括:能源、資源、環境產品及服務的價格信號導向機制;誰污染誰付費的責任延伸機制;能源資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的標準體系;第三方監測機制和服務體系;排放限值制度和排放權交易機制;技術準入許可機制等。
三、強化創新驅動戰略,推動、鼓勵和支持節能環保領域的科技創新。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關鍵就是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先進的技術必然帶來產品的更新換代、規模擴大和產業升級。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主要表現在技術水平上,總體上相差大致15年左右。因此,技術創新能力將決定節能環保產業的未來。要加大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業化公司,帶動整個產業的升級和快速發展。
在不久前的巴黎氣候大會上,全球195個國家達成歷史性減排協議,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就氣候問題達成一致,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果。中國承諾就是中國行動,這是艱巨的挑戰,也是偉大的目標,在這個綠色轉型過程中,節能環保產業必將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