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囊虱雕,歷史悠久,工藝精湛,2013年被列入第四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行走在西藏的大街小巷,抑或身處藏族人家里,總能看到藏式木雕的身影。在藏式家具上,在藏式建筑里,在木雕手工藝品上……繁復的花紋、質樸的色彩、精湛的工藝,讓木雕藝術既完美地融合在藏式建筑物整體之中,又像山水畫一般清新淡雅,為古色古香的建筑錦上添花。
不是工廠大機器流水線的制作,這里的每一雙手都在用手工成就著經典的“扎囊虱雕”。或描摹、或雕刻抑或刷漆上色,都在每一筆、每一刀的創作、刻畫中賦予木頭鮮活的生命。扎囊虱雕,歷史悠久,工藝精湛,2013年被列入第四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木頭原本是有生命的物體,自古以來,人們就發現了它溫和及純樸的品質,就地取材,因材施藝,創作了許多精美的木雕藝術品。現存于拉薩大昭寺內的獅身人面像出自唐朝,是西藏建筑雕刻方面的代表作之一,雕刻作為西藏燦爛文化的明珠,為歷史所銘記。隨著時間的推移與社會的發展,西藏的木雕藝術已不再是少數人欣賞的藝術,它開始在民間普及,藏族普通家庭也出現了木雕的身影,色彩鮮艷的藏桌、藏柜,以及雕花的門樓窗梁,還有外墻房梁上,都是一個個微型“藏式雕刻博物館”。
扎囊虱雕藝術源遠流長,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這一傳統雕刻技藝的傳承,得益于木雕藝人的堅持與創新。光陰的流逝里,技藝未曾改變,一代代手工藝人在繼承木雕傳統的基礎上,注意吸收現代藝術創作的技巧,孜孜不倦地創作著 木雕精品,傳承著虱雕技藝。
“虱雕”這一名稱,源自一顆青稞粒雕刻的虱子。這枚“虱雕”出自300年前的一個故事,隨著這個故事的流傳,虱雕技藝也被一代代傳承下來。傳說,在300多年前,雅礱河流域有個叫哈崗的莊園,其規模宏大、田園廣闊、牛羊成群、物產豐富,這里聚集著很多手藝高超的雕刻師和學習木雕技藝的學徒。莊園里有一個極為吝嗇的管家,還有一位精于雕刻的木匠。管家不喜歡這位木匠,經常刁難他。有一次,管家與雕刻師因木材發生爭執,于是他們便打了一個賭。管家說:“既然你有本事,就雕一個動物,假如觀者以為是真的,我就把莊園的倉庫鑰匙交給你保管;假如你輸了,我就砍斷你的手?!庇谑?,雕刻師拿來一粒青稞,將之雕刻成一個栩栩如生的虱子,放在茶幾上,靜等莊主的到來。莊主進屋后,發現茶幾上有個東西,便訓斥管家:身為管家你是怎么看家的,茶幾上怎么會有虱子?”聽到這話,雕刻師將事情原委告訴莊主。莊主大悅,視其為奇才,并給予木雕師“雅礱群仔”的美稱。從此,這位木雕師專心從事當地各個寺廟的修建工程,不斷提高著自己的木雕技藝。后來,這位木雕師的第六代傳承人來到了扎囊縣扎其鄉,收了很多徒弟,并將其木雕技藝全部傳授,使得這門技藝流傳至今。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出生于雕刻世家的白瑪占堆注定會與木雕結下不解之緣。
“小的時候,經??锤篙厒冏龈鞣N精美的木雕作品,一雕一刻一劃,躍然靈動的花草,栩栩如生的動物,讓空白的木板有了傳奇的成色。每天耳濡目染,我便喜歡上了這門技藝?!卑赚斦级颜f,12歲那年,他開始跟著哥哥系統地學習虱雕技藝。虱雕技法繁復,沒有一定的功夫,不可能游刃于木頭之上。憑借天賦和對木雕的深深喜愛,白瑪占堆刻苦地學習著。為了提高自己的雕刻技藝,他先后向西藏一些有名的畫師、木雕師學習繪畫和雕刻知識,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而且,白瑪占堆是一位兼具藝術細胞和商業頭腦的木雕師。在不斷發揚、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他將木雕技藝延伸到房屋裝修、藏式家具領域,讓雕刻與色彩結合,為居民房屋添色不少。
“我喜歡木雕,只要拿起工具開始雕刻,我就特別快樂充實。”如今在西藏的很多地方,大到廟堂寺院,小至亭臺樓閣,村宅民居,許多建筑都留下了他的作品?!澳镜窆ぷ魇且豁棙O其精細的活,從選木料、構圖、畫圖,到雕刻、修光、打磨,一刀一鑿、一刨一鉆,都事關木雕的成敗,來不得半點馬虎?!卑赚斦级颜f,慢工出細活,沒有埋頭苦“雕”的精神,出不來成品。且每一道工序都要精細無誤,增減一分都不行,所以雕刻師要胸中有丘壑,才能讓古樸木頭靈動起來。
雕刻一件作品,要經過多道工序。首先要根據雕刻作品的大小、樣式設計圖案,將其畫在紙上。然后用針在紙上順著圖案扎出很多小眼,放在木板上 之后,撒上有顏色的粉末,圖案就會自然地拓印出來。接著在上面精雕細刻,雕刻師會從幾十種雕刻刀具里輕松自如地選擇合適的刀具將作品雕刻成富有立體感且有靈氣的作品,席地而坐的他們經過長時間的工作,身上早已落滿了木屑,但他們依舊忘我工作,這一雕一刻的功底需要耗費他們七八年的時間去領悟。接下來,再經過拋光、打磨、組裝、上色等工序,一個完整的虱雕作品便從指間誕生。白瑪占堆說,進行虱雕創作,需做到心中有物,下刀如神,把制作者的功力以及創作時的所思所想,全部鐫刻進手工的痕跡之中,給觀賞者留下無窮的品味空間。以刀代筆,以木作紙,精雕細刻,很多人將木雕作品譽為“立體之畫,無言之詩”。白瑪占堆說,木雕圖案的構思立意有豐富的內涵,融入了藏民族的一些歷史典故、民間傳說,每件木雕藏品都是會說話的書,述說的不僅僅是一段歷史,一個故事,更是一種記憶的傳承和一個時代的烙印?!?/p>
“西藏文化底蘊深厚,文化遺產豐富,民俗風情濃郁,在很多歷史悠久的寺廟里,都能看到色彩濃郁、圖案獨特的建筑雕刻。閑暇之余,我經常會到這些寺廟去看看,我想把藏式傳統風格的圖案和雕刻手法都挖掘出來,傳承下去。”白瑪占堆說,木雕藝術僅僅傳承是不夠的,還要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隨著時代的日新月異,木雕藝術也應有所創新。如何科學創新,白瑪占堆想到了將傳統木雕與現代 裝飾藝術相結合。
在傳統木雕工藝走向現代裝飾藝術的轉型過程中,白瑪占堆下了不少工夫。2012年,白瑪占堆成立了“虱雕工藝農民專業合作社”,“虱雕”這一流傳了300多年的手工藝,在政府的重視和保護下,得以很好地傳承、走向市場。他設計、創作出的諸多木雕作品在融入現代建筑后,不僅讓傳統工藝大放異彩,更讓現代建筑呈現出濃厚的古典味,將現代木雕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如今,他的木雕作品出現在了藏式家具、寺廟梁柱雕刻、房屋裝修、賓館建筑裝潢及各種手工藝品上。
“人才,是傳承,是根本?!卑赚斦级亚逦卣J識到這一點,在不斷完善自己技藝的同時,他積極培養傳人,努力將傳統木雕技藝發揚光大。如今,他教授出的徒弟已有 100多人,很多徒弟已自立門戶,有了自己的雕刻工作室。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他們的隊伍中去,只要有人愿意學,他愿意將自己的技藝免費教給他們;他希望讓更多的年輕人意識到這是一種文化的保護工作,而非“木工活”;他也希望扎囊虱雕這一民族手工藝在雪域大地上一代代傳承下去。
“在以前,老物件都是隨處可見的,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它們慢慢被淘汰?,F在大到家具小到日用品,很多都是用機器、模具打造的,傳統的純手工工藝品就顯得格外珍貴?!卑赚斦级颜f,他覺得自己有責任將這種文化傳承下去,讓更多人在木頭的年輪上感受到雕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