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摘 要:當前,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中西方文化得到了相應的交流與融合。一個全新的名詞:現代新儒家,是近年來興起的以儒家思想為主導,對文學進行全新考量的新興學術群體。他們對于中西方的文學、藝術等方面有較為獨特的見解。本文根據個人觀點,總結出現代新儒家文藝美學所具有的特點,再進一步探討出現代新儒家文藝美學存在和發展的價值所在,旨在為我國現代新儒家群體的進步與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新儒家文藝美學;生命美學
現代新儒家,作為一個全新的藝術與學術研討群體,具有自身的特點。不僅提倡對西方的文化與科學技術要進行學習和借鑒,同時又摒棄將西方法文化與科學技術完全照搬與應用,要進行應用,也應有選擇性,使西方先進技術與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有機的結合,希望在保留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前提下,使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先進技術與文化相結合,同時要對中國傳統 文化進行相應的改良與轉化。在此類群體中,文藝美學思想作為其學術思想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不但涵蓋了中國的人文精神,還包含了西方的哲學思想,這種文藝美學的思想體系,不僅為我國民族審美、科學藝術等形成了很好的借鑒作用,還為中國文化中的傳統文化部分的更新與改良,起到了重要的幫助作用。現代新儒家文藝美學,是目前新儒家思想意識的重點體現,更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積極產物。因此,對于“現代新儒家文藝美學的特點及價值探微”的研究,就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一、新儒家文藝美學的特點
(一)遵循心性,天人合一
傳統儒家學說,是現代新儒家的傳承根本,將西方文化和思想與儒學進行融合,逐漸形成中國現代化發展的獨特思路,并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和發揚,是現代新儒家學派的己任,試圖以儒家心性之水,澆灌傳統文化之田,不但需內外兼修,更要天人合一。現代新儒家文化主張進行自身道義的分解和融合,在傳統文化中需做自我反省,以達到道德層面約束的作用,而西方文化則嚴格遵循邏輯的推理和分析[1]。此觀點形成中,較為著名的新儒家學者主要包括:牟宗三、徐復觀等人,其主要理論觀點為:國人的生命及智慧,是使生命確定形態和定向的基礎,不僅要摒棄西方文化的全面融入,更應將我國的儒家心性之水提取出來,以發展中國的傳統文化,使天理留存于心性之內,做到萬物的生命與宇宙相通且共融,達到天人合一。此外,儒家心性的觀點提出,藝術源自藝術家的內心,只有藝術家將藝術在精神層面上勾勒出來,則說明其個人的情感與領悟,甚至生命,就會一并融入進創造的心性之中,現代新儒家文藝美學,就是從文藝創作的精神中,提煉和感悟出美的觀點及追求美的意識,此觀點也從另一角度體現出,中國文藝之美,實質上真正來源與人的內心和精神,而內心的變化,則是心性最佳的體現,在進行文藝美學的審視與評判時,必須要有心性作為根本。而現代新儒家審美的最高境界,則是心性與外界皆可忘卻,主觀與客觀渾然融合,此天人合一也。
(二)德美兼顧,美善相連
有些現代新儒家,將儒家思想進一步分解與細化,提出儒學中的道德觀點,并將其引入傳統文化之中;有些現代新儒家,則認為藝術之美應與道德并存,只有德美兼顧,將美善相連,才是真正的美,并且,此種形式之美,與文藝作品所涉及的表現形式無關,美只來自于內心,此觀點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現代新儒家文藝美學心性為上的特點;而有些現代新儒家,則將文藝作品中的思想性與人的內在品德與修養結合起來,認為兩者之間的關系應當是對等的,并在美學思想中指出,“西方謂之美,出自表象,而中國人論美,在德不在色”。也是從德行角度印證了現代新儒家對于文藝美學的理解觀點[2]。
(三)生命相通,美學相融
現代新儒家將哲學中的生命問題,歸結為與宇宙萬物實為一體,無論是自然之美還是文藝之美,無論是個體生命還是宇宙整體,都是可以相互連接,相互融入的。在此基礎上的文藝美學,被稱之為具有互通性的“生命美學”此種生命美學是關乎生命的,通過萬物的造化與開拓,形成原始生命的勃勃生機與汩汩活力。在對西方哲學和美學進行研究和討論后,現代新儒家們提出“生命相通,美學相融”的“生命美學”體系,其將追尋的藝術之美、人的創作品德與生命之美做出貫通和融合,提煉出現代新儒家學說中人的藝術精神,并明確指出,此種藝術精神,對生命的構成及藝術之美的體現,均有深入的涉及。
(四)崇尚人文,家國情懷
對于現代新儒家學派來說,他們不僅有淵博的學識,且文化視野較為廣闊,更具有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從文化角度分析,中國傳統文化本身便具有強烈的人文精神,其中涉及人生、人格及人倫等部分,不僅涵蓋人生追求更體現了人格價值。從文藝美學角度分析,人文精神之美與家國情懷之美,是發自人內心的,并且是與品德相互關聯和共存的[3]。更有現代新儒家指出,中國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主要是人文精神的表現形式,在人文精神中不僅可以表現出人格,更能體現人的價值。也有一些現代新儒家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體現在道德精神和藝術精神兩個方面,兩者中,道德精神支配藝術精神,且無論是精神層面之內或是現實生活之中,道德影響藝術,而藝術升華道德,兩者互通互補,缺一不可。
二、新儒家文藝美學思想存在的價值
從本質上說,現代新儒家對中國傳統文化、人文精神、教育理念、生活狀態等都有著較為深刻的影響,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現代新儒家對其進行了改良與創新,不但為儒家觀點的現代化轉變與應用創造出理論基礎,更對道德與文藝美學的挖掘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同時,作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現代新儒家文藝美學展現出了自身的文化精神與民族特性[4]。將人文、道德、心性、生命等要素,與儒家學說一起,融入進現代新儒家文藝美學之中,文明的規范,是西方文化中較為重要的觀點,這與現代新儒家學說中的修身養性,形成了良好的互補關系,可以為西方文化發展所借鑒。此外,為增強現代新儒家文藝美學的時效性,也應使其與中國其他傳統文化相互結合,從而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轉變做出積極的貢獻。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新儒家文藝美學具有崇尚內在圣德,外在王道的儒家思想,且認為中國人的生命和所擁有的極高智慧,是決定其方向與形態的,唯有堅定中國傳統文化是鮮活的,是與萬物共通的,并且是具備人文主義精神的,美學的存在才有意義。此外,現代新儒家文藝美學學派,主張美與善相關,善與美相連,指出唯有將美注入道德的理念,才謂之美。他們不僅學貫中西,更能將中西方知識融會貫通,他們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引入儒學范疇,這些都是他們的思想與論說,可以說,現代新儒家極其思想的產生和發展,為中西方文化增添了全新的知識與活力,更為儒家思想的傳承做出了良好的體現。
參考文獻:
[1]馬林剛.現代新儒家文藝美學的特點和價值[J].中州學刊,2013,08(11)11:165-169.
[2]馬林剛.現代新儒家文藝美學思想探論[J].云南社會科學,2013,05(06)06:31-35.
[3]侯敏.民族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現代新儒家文藝美學[J].東方叢刊,2008,10(05)03:33-44.
[4]侯敏.現代新儒家美學體系解析[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2(08)04: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