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穎
摘 要:形式是藝術設計的載體,而傳統是藝術設計的基礎,雖然藝術設計的形式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但是藝術設計形式中對于傳統規則的運用是否得當卻是衡量一個藝術作品是否符合人們的視覺審美的重要指標。本文從藝術設計的形式美原理出發,探究藝術設計的形式與傳統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藝術設計;形式美;傳統;策略
藝術設計的形式法則是造型藝術所必須遵循的審美規律和基本法則,而形式美則是由于客觀事物和藝術形象在形式上的統一和諧,而傳遞給人的一種美的體驗,因此,藝術設計的形式美包括社會生活、自然界中各種形式因素,如線條、色彩、形狀等,這些因素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排列組合,就構成了藝術設計的整體美學內容。
一、藝術設計的表現形式
藝術設計通常要遵循一定的平面構成法則,所謂平面構成法則就是設計者利用美學規律,指導、規范構成設計,以創造設計出完善、富于個性的平面構成,通常情況平面構成法則就是藝術形式中所遵循的傳統,也是人們在欣賞藝術設計時所產生的心理期望。
(一)變化與統一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運動是事物存在的根本形式,而這種運動必然會帶來事物的變化性與多樣性。雖然事物的變化表現在不同物質運動領域,不同具體實物之間以及不同的條件下,但是他們通過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系統一在某種形式之中。因此,運動與統一既是一切事物變化的規律,也是藝術設計所要遵循的總體規則。在變化與統一的原則中,變化表現出的是事物之間的對立,而人們正是在這種對立比較中獲得藝術設計在形態之間的差別,從而體現出藝術的差異美,當然藝術的差異美不能無限制地擴展下去,它需要各藝術要素在某一尺度上形成高度統一,使藝術設計作在統一中實現變化多樣,在變化中體現統一,從而形成一種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形式美。
(二)對比與調和
對比是一種最常見的藝術表現在形式,它被廣泛地應用于各種藝術設計中,如舞蹈中的動與靜,音樂中的強與弱,繪畫中的冷與暖,建筑中的開與合等,而在平面設計中,這種對比因素通常體現在形狀、質感、空間、色彩、動靜等方面;而調和是指設計者通過將差異明顯的設計因素進行調整,將藝術的對比效果限制在人們心理承受的范圍內,從而使畫面呈現出一種調和的形式美。在藝術設計中對比與調和是一種存在著本質差異的設計手段,對比通常是“制造藝術矛盾”的一方,而調和則是“解決藝術矛盾”的一方,二者通過協調、磨合最后統一于藝術的整體形式中。
(三)節奏與韻律
節奏與韻律是從音樂中變化而來的一種設計手法。在平面設計中,節奏與韻律是指同一圖案在一定的變化規律內,重復出現而產生的運動感,而這種運動感的審美價值就在于它的秩序性。節奏與韻律幾乎包含在所有的藝術構成中,而其中最突出的表現形式就是漸變構成和發射構成兩種形式,所謂漸變是指基本形態依照大小、方向、位置等順序,循序漸進地發生形態變化的一種藝術形式,如藝術設計中的旋轉樓梯、海螺貝殼等藝術形象;所謂發射是指相同類型的基本形態按照離心式或向心式進行擴散的一種藝術形式,其原理類似于綻放的煙花。
(四)比例與尺度
比例與尺度直接影響著藝術設計的結構與布局,所謂比例是整體平面設計中整體與部分,或部分與部分之間存在的一種比率關系;所謂尺度是指平面設計中的要素在設計中要符合人們的欣賞習慣。不同的構圖比例與尺度會給人不同的藝術體驗,如人們在進行室外風景的藝術設計時,可以將畫面按一定的比例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同時各層次之間利用海平面或地平面進行分割,從而形成橫向式構圖,以保證作品給人一種安靜、舒適、含蓄的藝術美感。
二、藝術設計形式與傳統的關系
藝術是在傳統與形式的逐漸磨合中形成的,因此,對于藝術設計而言,形式與傳統之間的關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傳統是藝術設計形式的基礎,傳統是在一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具有一定穩定性的文化形式,而藝術設計并不是憑空出現的,它根植于一定的傳統文化環境中,并于傳統文化在精神內核上保持高度的一致,因此,設計者在進行藝術設計時,應該積極地從傳統中汲取藝術精華,并將傳統靈活地運用到形式中來,例如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期間,我國的奧運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就是作者借用中國書法的靈感,將傳統與形式完美結合的一個藝術作品;另一方面藝術形式是傳統的發展與創新,傳統并不是固守陳規,它是在保留其基本的文化內核的基礎上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化,而對于藝術設計而言,不斷變化創新的藝術形式就是展現傳統的最好的方式,因此,設計者在設計中要在尊重傳統、符合傳統中,隨著時代的需要,在藝術形式中注入新的內容。
三、結論
總之,對于形式美的追求,幾乎是任何藝術設計的共同課題,形式只有在表現出一定的秩序、勻稱而有明確的組合順序時,才會讓人們通過視覺的刺激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共鳴,而設計者在組合藝術設計材料時應該遵循傳統,使作品在提升形式美的藝術價值的同時,也能夠在尊重傳統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莫鈞.芻議藝術設計的形式與傳統[J].藝術教育,2015,04:255.
[2]趙一瑋,張倩.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藝術中的應用與傳承——從漢字、剪紙、皮影看當代設計[J].美術大觀,2016(04).
[3]曾慶東,熊鑫.淺析傳統文化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傳承[J].藝術教育,2016,0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