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
摘 要:目前,許多民辦高校機械專業畢業生初次就專率較低,從表面看來就業形勢嚴峻,機械專業畢業生數量供大于求,但實際情況主要存在畢業生意向與現實不一致,信息時滯,就業信息發布流程不完善,往往導致民辦高校機械專業畢業生初次就專率。文章主要從民辦高校機械專業畢業生如何提高初次就專率的角度,討論完善就業信息發布流程、改善專業知識體系等方面進行改革。
關鍵詞:民辦高校;機械專業畢業生;影響因素;初次就專率
中圖分類號:G4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15-0117-02
初次就專率是指畢業生在離校前已經落實與本專業相關就業單位的比率,還存在幾種其他就業形式,如本科生考取研究生或者第二學位、專科生考取本科生、自主創業、出國留學或者出國工作。民辦高校初次就專率的統計一般是在學生畢業前完成。本文中的機械專業,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技術、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等專業;而畢業生指的是面臨實習就業的最后一個學年的學生。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民辦高校機械專業畢業生初次就專率的影響因素。
1 民辦高校機械專業畢業生初次就專率的現狀
近幾年,民辦高校機械專業畢業生初次就專率常常比較低,通常原因被認為是機械專業畢業生供大于求的信號,這就會導致產生一個錯誤信息,影響未畢業的機械專業的學生,還有未報考的考慮是否將機械專業作為備選專業的高中畢業生。事實上,機械專業的畢業生在畢業后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夠找到工作,就專率的統計如果在學生畢業后進行就會發現大大提高了。對于民辦高校來講,如何提高機械專業畢業生的初次就專率,就成為了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
2 機械專業畢業生初次就專率的影響因素
2.1 意向工作地域與實際工作地域不一致
由于機械專業的特點,機械行業比較發達的一線城市與一般院校所處的非一線城市相比,民辦高校機械專業畢業生意向工作地域仍是比較發達的一線城市或者該生生源省份的省會城市;而一般學校推薦的工作單位主要在學校周邊城市或者本省份的其他城市,相對其他省份推薦工作崗位的機會較少,需要學校派人去開發新的工作崗位或者校企合作的單位。從表面上看,民辦高校機械專業畢業生做出這樣的選擇不是理性的,不利于初次就專率的提高;但如果從發展層面上看,機械行業比較發達的城市,專業化程度很高,相對薪酬待遇水平會有顯著提高,這對于畢業生向尋求個人發展是非常有利的。另外,民辦高校畢業生的專業素質特別是機械方向與企業單位所招聘的崗位需要往往不一樣。機械專業的畢業生,尤其是獲得各種技能證書取得良好專業素質的畢業生,所選擇的工作崗位往往是專業性很強的,但是由于這類行業存在不穩定的市場或者技術因素,學校周邊的城市往往較少。為了尋求更好的專業發展,民辦高校畢業生一般不會選擇馬上就業,而是等待時機,選擇與所學專業更一致的方向發展的崗位。
2.2 就專匹配存在時滯效應
就目前情況來看,機械類畢業生數量較多,這就會給企業單位帶來很大優勢,優先選擇專業性強的應屆畢業生。相對而言,沒有被選擇的畢業生就會導致簽約期限推后,這就會造成畢業生心里矛盾,往往選擇的專業崗位不是他最喜歡并且最對口的崗位。就業信息不對稱,存在某個機械類畢業生在等待他最喜歡的最對口一些企業單位的招聘結果的同時,可能錯過了相對一般喜歡一般對口的企業單位的選擇權。等到最喜歡企業單位招聘結果公布之后,發現一般喜歡的企業單位已經招聘結束。對于這類畢業生來說,下一步可能等待次一級喜歡程度的企業單位進行就業,會導致更低一級的企業單位的被選擇權。最終結果可能出現的是,這類畢業生一直到已經畢業,仍然沒有就業。
2.3 就業信息發布流程不完善,導致就專率難以提高
通常情況下,民辦高校的就業信息發布流程是:現在主要進行網絡發布,接到通知后由學院負責就業的領導向各個專業的畢業班輔導員通過網絡交流平臺向所有畢業生進行發布,如飛信、QQ群,每個班級會有專門的就業交流平臺,主要是發布企業單位簡介、招聘崗位、工資待遇、宣講時間地點等等,指導學生參加宣講會所需準備的材料。
這種發布方式會產生以下不利后果:
第一,信息層次過多,導致信息失真可能性增大,時滯也會更長,畢業生可能收到招聘信息時可能錯過了最佳招聘時間或者信息錯誤導致應聘失敗;
第二,這類就業信息是面向所有畢業生進行發布,很多招聘崗位是不限專業,只有部分畢業生的需求與所發布的招聘要求一致,就會導致這部分畢業生沒有從事專業性的企業單位,從而影響了就專率。
3 提高民辦高校機械專業畢業生就專率的措施
3.1 提前統計畢業生就業意向,完善就業信息發布流程
一方面,民辦高校在機械專業學生進入大四以后,所負責就業的輔導員或者學院領導組織所有學生進行就業意向調查,內容一定要詳細,包括:就業方向(如制圖、數控、汽修等)、工資待遇、是否專業對口、就業地域意向等。這樣,可以有針對性地對畢業生進行就業信息發布,招聘信息利用率提高,實用性增強。
另一方面,盡快完善各種信息發布平臺,通過各種信息渠道,減少發布的中間環節,盡可能地使招聘信息點對點地進行發布,從而實現招聘信息更有時效性和真實性,讓每個畢業生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最實際的招聘信息,有利于民辦高校畢業生就專率。
3.2 改善專業知識體系達到與招聘崗位需求匹配一致
將民辦高校課程體系與實際操作環節進行匹配,從而實現專業知識體系與實際招聘崗位需求匹配一致,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可以真正對接。根據目前社會發展情況來看,就業市場對人才的需要主要體現在實踐環節的應用,值得民辦高校結合實際情況設置專業課程,對一些相對陳舊、過時的課程進行刪除,新開設一些實用性強的課程,將前沿知識真正利用到教學實踐環節當中。
與此同時,完善課程設計與實習環節的真正匹配,真正將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提高定為重要目標,迎合機械專業就業市場需要,提高教學與實踐體系。
3.3 提供公平的就業機會
通常情況下,民辦高校負責就業的輔導員應當教育畢業生逐步轉變就業觀念,不要存在對不同所有制崗位、不同地域的歧視。可是在不同所有制崗位或者不同地域的問題上,不得不承認的是,不僅僅是簡單的就業觀念問題,而是確實存在薪酬待遇差異較大這類問題,是畢業生就業選擇時的一種阻礙。因此,要向轉變畢業生對其就業觀念,這就需要對政策壁壘、地區壁壘進行逐一打破,從而形成公正、公平、公開的就業市場,畢業生在什么情況下都會獲得公平的就業機會,這就使應屆畢業生能夠將偏好設置在不同所有制及不同地域的各類招聘企業上。
4 結 語
總之,民辦高校機械專業畢業生的初次就專率關系到學生、家長、學校及社會各個層面上的利益,這就需要每個環節都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手段提高機械專業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從而真正實現機械專業畢業生與實際招聘單位的匹配一致,實現每個畢業生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陽小紅.淺談大學生就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信息,2011,(19).
[2] 于雅琳,劉徽.關于改進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思考[J].吉林工程技術 師范學院學報,2010,(8).
[3] 王寧.當前形勢下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 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