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涼山,天然氧吧,峰巒疊翠,一片引無數“驢友”競折腰的旅游勝地。
大涼山,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一片閃耀著火把節熊熊火光的神秘之地。
大涼山,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中的途經之地,一片流傳著紅軍與彝族兄弟歃血為盟佳話的紅色熱土。
大涼山,因地理、歷史、社會等多種因素交織疊加,目前貧困人口還有40.8萬,可謂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是脫貧攻堅的難中之難。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一個地區、一個人都不能少。5月23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長汪洋親自帶隊,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等同志陪同,帶著黨的溫暖,帶著政府的關愛,來到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專題調研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工作。懷著對少數民族的深情,汪洋副總理一行在昭覺縣燕子洛村,詳細了解彝家新寨的建設情況;在布拖縣拐樂村,用心察看彝族同胞的生產生活情況;在布拖縣九都鄉,仔細了解電商扶貧的新舉措。
這是一次行程艱苦的考察,拐樂村是一個車到不了的深山村,汪洋副總理翻山越嶺三個多小時。
這是一次用心、用情、用力訪真貧的考察,情真意切、無微不至的關懷在貧困戶心里激起層層浪花。
這是一次意義重大的考察,統籌兼顧短期目標和長遠發展的指示,將為涼山州脫貧攻堅帶來新思路。
循著這三天的足跡,本刊記者于5月底走訪了和汪洋副總理交流的部分干部群眾,傾聽他們對汪洋副總理考察的記憶和感受,了解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決戰貧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