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長汪洋近日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調研少數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工作。他強調,實現少數民族貧困群眾脫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難點和重點,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創新幫扶方式,因地制宜,精準發力,在著力完成5年脫貧目標的同時,重視解決好制約脫貧的長期問題,確保全面建成小康中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
五月二十四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長汪洋在省委書記王東明陪同下來到布拖縣沙洛鄉拐樂村調研脫貧攻堅工作,詳細了解貧困群眾生產生活和扶貧工作情況。
涼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少數民族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23日至25日,汪洋來到昭覺縣、布拖縣,實地考察彝家新寨扶貧安置點建設、教育扶貧、金融扶貧等工作,步行數小時深入邊遠的極度貧困村,詳細了解貧困群眾生產生活和扶貧工作情況,并召開座談會聽取民族地區脫貧攻堅的意見建議。汪洋對四川省近年來的扶貧工作特別是民族地區扶貧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今年是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當年紅軍長征途經涼山彝區時與彝族兄弟歃血為盟,使中央紅軍主力順利和平通過,彝族人民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我們要兌現當年幫助彝族人民建設美好生活的承諾,堅決打贏大小涼山彝區脫貧攻堅戰。
汪洋強調,民族地區脫貧攻堅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要統籌兼顧短期目標和長遠發展,扎實推進。短期要瞄準建檔立卡貧困戶,著力解決突出矛盾,精準施策,深入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和危房改造,加快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確保2020年前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與此同時,要著眼長遠,破解貧困地區基礎設施薄弱、產業貧弱、生態脆弱、社會文化積弱等難題,分階段、有步驟解決制約民族地區脫貧的頑癥痼疾。地方各級黨委政府要對轄區內少數民族和民族區域的脫貧攻堅承擔主體責任,加大扶貧投入,強化工作落實。堅持扶貧、扶志、扶智三位一體,倡導現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改變落后風俗習慣,進一步激發民族地區和各族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汪洋在川期間,省委書記王東明陪同調研,并就我省脫貧攻堅工作作匯報。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省委副書記劉國中參加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