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海+楊通永
廣西百色市右江區是桂西大地的一顆“璀璨明珠”。過去,右江區澄碧湖畔的村民過著“打魚撈蝦”日子;如今,山上有果,湖中有魚,田間有瓜菜,一幅美麗的特色產業畫卷正徐徐展開,迎接著八方來客。
產業示范區芒果飄香
一路驅車前行,道路兩旁郁郁蔥蔥,滿山遍野都是已經掛果的芒果樹。2016年5月19日,筆者一行在廣西百色市右江區采訪,芒果雖未采收,但豐收場景已現。
右江區芒果種植面積達28.97萬畝,年產量12.31萬噸,產值6.55億元。作為一項脫貧攻堅的特色優勢產業,芒果種植在該區有著良好的群眾基礎,但也存在各自為戰、種植零亂等管理問題。技術良莠不齊,收入大相徑庭,需要示范統領。
“產業規模化、經營組織化、生產標準化、園區示范化、特色品牌化、村莊美麗化”,這是右江區澄碧湖芒果產業扶貧綜合(核心)示范區的經營理念。
澄碧湖芒果產業扶貧綜合(核心)示范區位于國家4A級景區澄碧湖畔,地處右江區永樂鎮,是百色市、右江區兩級政府2015年共同申建的自治區級產業扶貧(核心)示范區,規劃總面積5.2萬畝,計劃總投資約2億元,將建成以特色芒果產業為主,農業休閑旅游為輔,集技術應用示范、科研創新、科普教育、養生度假等功能為一體的自治區級特色產業扶貧綜合示范基地。
示范區以芒果種植為主,其中核心區9000畝、拓展區2萬畝、輻射區2.3萬畝,總共涉及芒果種植農戶4331戶17568人,涉及貧困戶547戶2172人。
目前,該示范區已實施了核心區道路建設10.4公里,建成了園區芒果高效節水灌溉系統,休閑觀光亭、展示廳、芒果品種展示園及農家樂建設等觀光農業旅游配套設施正在完善中。
“預計到2016年底,通過芒果產業給群眾帶來人均純收入可達5500元以上,將帶動380戶1369人實現脫貧?!庇医瓍^永樂鎮覃副鎮長介紹說。
特色產業方興未艾
得益于澄碧湖的良好水質環境,該區永樂鎮非常適合發展漁業生態養殖。
始建于上個世紀60年代的澄碧湖庫區,全長127公里,澄碧湖水面積39平方公里,澄碧湖總庫容量11.3億立方米,湖面開闊明凈,湖水終年清激透明。
該區永樂鎮黨委、政府依托澄碧河水庫的優質水源,動員水庫周邊群眾發展漁業生態養殖。群眾通過制定合約,發展大水面養魚,嚴禁私自打撈、禁止網箱養殖,既保護了澄碧湖良好的生態循環,又從湖中獲取了經濟效益。
2014年,永樂鎮成立慶豐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入股群眾達706戶,入股資金442.38萬元,投入魚苗201.9萬尾。同時,該鎮還通過發展刀魚等特種魚養殖,不斷豐富湖內魚類種群,保護生態環境。
走進右江區永樂鎮華潤百色希望小鎮,猶如進入一個花園式的村莊,村民的富足源自特色農業的蓬勃發展。
永樂鎮華潤希望小鎮那平屯村民谷潤霞家中不到2畝地,種些傳統農作物,難以致富。2011年以來,谷潤霞將土地流轉到潤農農民專業合作社規模發展小番茄種植,除了土地租金收入、合作社年底分紅收入,谷潤霞和丈夫還參與合作社勞動,每年收入5萬多元。
目前,潤農農民專業合作社總社成功創辦了瓜果育苗廠、農貿市場、便利超市等經濟實體,大力發展小番茄、西瓜、芒果、美國豌豆等農業種植和林下養雞產業,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形成農產品“產供銷”一體化產業鏈條。

該區永樂鎮還廣泛發展特色果蔬反季節種植,利用“南菜北運”果蔬專列,銷往北方市場。“我們的田沒有停種過,收完這樣又種那樣。”該鎮華潤小鎮村民羅志業說。
特色農產品“錢途無量”
泛舟澄碧湖,收獲采摘園。5月19日,澄碧湖畔永樂鎮華潤希望小鎮的140畝葡萄采摘園內,一串串惹人喜愛的反季節葡萄掛滿藤蔓。
“夏天賣果,冬天賣菜。”種了一輩子地的梁阿婆萬萬沒想到,如今自己竟成生意人,有了穩定經濟收入。這是右江區永樂鎮瀨浩村多元化發展鄉村旅游,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個縮影。
留得山水風光,不怕增收困難。走進右江區永樂鎮南樂村瀨浩新村,一股濃郁的鄉土氣息清新撲面,水墨屏風中詩意盎然。
鄉愁,此處踏步可尋;風光,這里美不勝收。據該區旅游部門介紹,2015年瀨浩村接待游客超1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500多萬元。
瀨浩村地處國家4A級景區澄碧湖下游,背靠324國道,向左抬頭便可看見鑲嵌在澄碧湖壩首的“國家水利風景區”幾個大字,村子正面是一座郁郁蔥蔥的青山,青山下環繞著一灣四季常流的清水。在澄碧河水多年的流淌切割下,瀨浩村顯山露水,形成了山、石、水、竹、林風光盡顯的美麗奇觀。
全村119戶400余人通過直接或間接發展鄉村旅游項目,住上了樓房,開上了小車,農民人均收入從2007年的3640元增至如今的1.5萬元以上。
“老輩們都是以打魚撈蝦、種些傳統的糧食作物為生,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搞鄉村旅游后,群眾住上了樓房,有的還開上了小車?!?現年28歲的梁帆是瀨浩村一名土生土長的村民,自開展鄉村旅游后,他在家門口開起了燒烤店,銷售芒果、葡萄、小番茄等,每年純收入達10萬以上。
瀨浩村富含氧離子的清新空氣、精致秀美的山水風光常常讓游客流連忘返、意猶未盡。于是,村民抓住游客過夜休閑的需求,紛紛將自家房屋改成農家旅社?!叭罕娒考叶加幸粌蓷潣欠砍鲎猓恍狈胶蝤B老人常常一住就是幾個月。”瀨浩村新農村指導員董杰說,農家旅社逐漸成為村民增收的一個重要來源。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該區打造了一條齊聚發力的多種特色產業增收帶,構建了一幅美麗富饒的增收循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