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CEO應該是優秀的HR,如果把公司當做一個產品,那么對人才的正確理解和使用,就決定了這款產品的好與壞。
最近一篇文章刷遍朋友圈,是關于狼和兔子的故事。狼就是公司的拼命三郎,瘋狂工作,掠奪“食物”;兔子就是表現平庸的員工,得過且過,且大量“繁殖”。大家都希望團隊是一群狼。但仔細想想:兔子是哪里來的?狼和兔會不會轉化?如果兔子多狼少,是否該換血?解決這些問題依賴于公司的人才機制。
早期公司的業務都不復雜,但是公司成長后業務就越來越復雜,因此要招很多人,這時混亂開始出現。怎么辦?很多人提議,我們定規則。但是重規則之后,公司做一件事就變慢了,公司會因為沒有創新精神而被淘汰。怎么辦?
像今日頭條所處的行業屬于創新行業,這幾年會面臨不斷的挑戰。所以我們覺得應該減少規則,保持組織的靈活性,適應業務的發展。
如何讓人才的密度超過業務的復雜度呢?人才機制主要包括三點。第一是回報;第二是成長;第三,他在這個公司精神生活很愉快。我主要談下第一點,也就是除了有趣、成長之外,核心還是有效的激勵策略。
第一,要提供最好的投資回報。很多公司把人才當成損耗的成本。但其實,如果我們拿美國對比,美國的人力成本比中國、印度的人力成本貴,但是美國仍然是發展最好的國家。根本原因是,美國通過配置優秀的人才換取更好的回報。所以核心關鍵不是看成本,是看回報和產出。
公司的核心就是要通過配置好的生產要素,讓公司有最高的投資回報,并且給每個人提供好的投資回報。所以公司的核心競爭是投資回報的水平,而不是成本的多少。我們要求HR部門至少每年對市場薪酬做一次定位,保持公司薪酬在業內領先。當然人力成本提高,就要求公司能把這些人配置好,發揮好。
第二,如何給員工高的回報價值呢?期權之外還有年終獎。一般情況,好的人才都不加入大公司,而去創業公司。因為公司在早期都使用期權制,給員工很高比例的期權,但是后來肯定再給不出高的期權比例。如何解決呢?
我想期權不是最關鍵的,期權無非是有可能獲得超額的回報,所以核心其實是有沒有提供超額回報。我們把激勵的重點放到提高年終獎的比例上,所以我希望有特別突出的員工,有機會拿到100個月的年終獎。這個時候我要讓他知道,任何時候加入今日頭條,回報都能非常高。
第三,理性地按照崗位級別確定薪酬。我們做過統計,發現薪酬和員工表現相比,經常會出現各種形式的溢價:熟人溢價、新人溢價、資歷溢價……所以今日頭條內部,按崗位級別定月薪,崗位級別代表他在這個專業領域的穩定產出。HR會根據崗位級別,綜合當前這個階段的供求關系、競爭激烈程度給出offer。
我們希望把年度總結當成一個再面試的機會。這個人如果重新加入,你會給他開什么樣的offer:如果一個人,你會給他發高級別的offer,就要考慮給他增加薪酬,因為他快速成長了;如果一個人還比較欠缺,你是否還愿意給他發offer,降級還是辭退。我們希望主管假想一下,如果下屬和你說想要辭職,你是比較輕松可以接受,還是非常遺憾。
一個CEO應該是優秀的HR。如果把公司當做一個產品,主要有三種輸入:第一個是資金輸入;第二個是信息輸入,業界在發生什么,要有什么改變;第三是人才輸入。公司的輸出是產品,在輸入跟輸出之間,取決于資金是否有效使用,人才是否有效使用。公司業務方向確定后,輸入中最重要的是人才的輸入。
除了CEO之外,HR也要做好HR。我覺得HR不僅是招聘,還要參與公司的組織管理,所以HR要對組織能力有深入的思考。如果HR能對業界的人才有好的理解,其實業界的人才都是你的,因為人才是流動的。如果不能正確理解人才,你的人才并不是你的。經常會出現,一個人在公司表現并沒有很好,但去別的公司或創業,獲得巨大的成功,這就說明你沒有正確理解從而使用他。如果HR不能對如何組織,以及如何使用人才有理解的話,只是做招聘等事務性的工作,其實離一個優秀的HR還非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