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朋友推薦這部電視劇的理由,是因為它符合現實,又有正面導向。富二代可以任性但應該還有愛心,沒有修養但不以沒有修養為榮。低層勞動者雖然不大可能跨階層飛躍,但可以通過努力取得進步。企業發展需要職員的共同努力,高層的英明決策,而不依賴勾心斗角陰謀算計。電視劇雖有穿幫鏡頭,但制作還算精良。
—強(讀12期《一曲中產的“歡樂頌”》
也許奧巴馬真的有朋黨政治,但并不能說明這就是錯的,美國政治有他的頑疾,奧巴馬有他的理想,他如果想打破舊的體制就必須要依賴和使用新的人,可信賴的人。
—王歌(讀12期《美國的新親信朋黨政治》)
由于受西方思想的影響,80、90、00后不少在青少年時期追求個性與自由。但隨著80、90后步入社會,他們也開始收斂個性去適應中國這個大環境,換句話說就是開始讓老一輩覺得他們靠譜了。現在00后最大的不過16歲,正值他們張揚個性表演欲且飽受質疑的時期,這些都是80、90后走過的,只是他們個性更加強烈罷了,未來他們也會像80、90后一樣開始靠譜起來,把個性轉換為做到實處的創意,為社會創造價值。
—QIU(讀第12期《00后:真正顛覆性的一代來了》)
鏡頭下的他們不知道是幸福呢還是無奈呢?也許他們也不知道這個習俗對還是錯?這樣的后果就是留守兒童越來越多,他們的子女也會過著同樣的生活,也許這就是輪回……這樣的地方,貧窮真的會代際傳遞的,惡性循環的后果真的不敢想象,無論什么時候,教育都是一切改變的開始。
—翲沙(讀第12期《鏡頭|對著薄紗許愿》)
考試中的照顧政策,就是“護短”行為,這種現象就像嬌慣子女,最終害了嬌慣對象。我所在城市,由于教育資源的不均衡,為了照顧教育資源差的學校,當地政府在中考時頒布分配生制度。享受這種制度的考生,在中考時最多享受比錄取分數生降低50分待遇。有的教學質量差的學校考生,憑借這個政策,就能上一個很好的學校。但是這樣考生既使會上了一個質量高的高中,對他們有利嗎?我認識一個考生,在一所普通高中學習是最好的,在中考時憑借分配生制度,而進了一個當地最好的高中,可是他的分數線比錄取分數線整整差了50分,盡管高中時奮力拼搏,但是高考只考上一個普通大學,因為接受不了這樣現實,最后退學。
—鄭來福(讀12期《美國大學招生“機會公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