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垂虎 吳稚安
(廣州體育學院 廣東廣州 510500)
拉丁舞的旋轉技術技巧分析
尹垂虎 吳稚安
(廣州體育學院 廣東廣州 510500)
旋轉技術是所有舞蹈技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最能突出每個舞種特點的技巧之一,是拉丁舞技術套路、比賽、表演中絢麗的亮點。從當前國內外的優(yōu)秀選手來看,旋轉技術已經有了非常高的技術水平。選手們從單一的旋轉演化成了多形式、多變化的復合式旋轉來突顯每一個選手各自的技術特點和技術能力,更增強了拉丁舞獨特的觀賞性。該文運用文獻資料法、視頻分析法和訪談法對旋轉技術技巧進行分析,旨在為拉丁舞的學習和訓練提供參考。
拉丁舞 旋轉技術 技術技巧
拉丁舞已經以它獨特的魅力風靡全球,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追捧與喜愛。由于拉丁舞中的每個舞種都超具吸引力,欣賞每一支舞都像是在享受一場盛大的視覺和精神盛宴。而旋轉在拉丁舞中就像是畫龍點睛,讓舞蹈更加出彩。同時也是對每一位舞者更高的要求和挑戰(zhàn)。那么,如此美輪美奐、多姿多彩的旋轉是如何完成的,怎樣才能更好地掌握到旋轉技術的精髓。在國內外有關文獻資料中,有很多有關旋轉類的文章,但大多都是其他舞蹈系列的。專門分析拉丁舞的旋轉技術的文章還少之又少。該文針對這一問題,從多個角度來分析拉丁舞的旋轉技術技巧。希望該文的研究能對拉丁舞的學習者帶來幫助。
在倫巴舞和恰恰舞中,有女伴在臂下轉(Lady Underarm Turn)、右陀螺轉(Natural Top)、左陀螺轉(Reverse Top)、開式扭(臀)胯轉(Open Hip Twist)、閉式扭(臀)胯轉(Close Hip Twist)、套索轉(Rope Spinning)和點轉(Spot Turn)。
在桑巴舞中有墊步轉(女伴用)(Volta Spot Turn(For Lady)、連續(xù)墊步轉(左、右)(Continuous Volta Spot Turn(Right and Left))和右滾轉(Natural Roll)。
在牛仔舞中有連步繞轉(Link and Whip)、臂內卷轉(Rolling off the Arm)、美式疾轉(American Spin)和趾跟回轉(Top Hell Swive)。
在斗牛中又有行進旋轉(在P.P)(Traveling Spin in P.P)和行進旋轉(在C.P.P)(Traveling Spin in C.P.P)。
以上的旋轉動作都是在每個舞種中所特有且用的最多的動作,每個舞蹈在編排的時候還會有相互旋轉動作穿插在組合和表演的套路中,比如:平轉、跨腿轉、四位轉和跳轉等。
身體的重心是拉丁舞學習者們比較難掌握的一項技術之一,而恰恰又是在練習時特別重要的一點。不管是在練習哪一項的技術,重心的把握都是極其重要的。因此,在學習旋轉之前,一定得去
了解旋轉的正確方法和旋轉中最應該掌握的幾大重要的因素,然后學會如何正確的運用這些技術來增強自己的旋轉技巧。
2.1重心在身體中的位置
重心在我們身體的不同身體姿態(tài)時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位置。一種是在身體里面;一種是在身體的外面。只有了解了身體重心的位置,才能很好地去運用舞蹈過程中每一個不同動作和身體的動作,重心所處在的位置,才能更好地去控制身體的穩(wěn)定和平衡。才能更好地擺脫重力給身體帶來的困擾,才能更快地提高旋轉技能。
2.1.1重心在身體里面
人體平衡的穩(wěn)定性是人體處于有限穩(wěn)定平衡狀態(tài)時,抵抗各種破壞平衡的作用而保持平衡的能力。也就是說 :當人體所受“合外力為零”“合外力距也為零”時,可以得到平衡,但維持平衡就要考慮該平衡的穩(wěn)定性。此時,身體的重心也正處在身體的中心位置(即在肚臍上下的位置)。
2.1.2重心在身體外面
當人在的運動的時候,往前或往后傾斜或彎腰的時候,人身體的高度也會隨之下降,此時,身體的重心也會變化,不在身體里而是在身體的外面。正如用圓規(guī)畫圓一樣,圓心就相當于是身體重心的位置。
2.2重心的移動
重心是會隨著身體而移動的,它的移動有上下的移動,同時也有前后的移動。例如:在組合中的蹲起造型動作的時候就是上下的移動;在走倫巴Worlk的時候重心就是在做前后的移動。
拉丁舞中身體的姿態(tài)和直立狀態(tài)非常的重要,這種狀態(tài)也就是拉丁舞教師口語中說的“挺拔”,支撐這種身體狀態(tài)主要部位就是人的脊椎。脊椎的移動和重心的移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從準備旋轉開始,脊椎和后背就保持在垂直的狀態(tài),整個人的身體是圍繞著脊椎這根軸來旋轉。尤其是在單腳旋轉時,整個人的狀態(tài)是以脊椎為軸心,身體重心先下降緩沖,收縮肌肉來增加旋轉時的速度和身體的擰轉,從而增大了旋轉時的軸心速度,繼而提高了旋轉速度和身體控制力。
在旋轉時,脊柱要推動身體的重心去達到主力腳上,這樣才能使身體的重心、脊柱腳掌都同時在身體的里面成一條直線的位置,此時身體在旋轉時的位置才是最佳的。
4.1主要動力
從人體解剖學角度分析,人體的肌肉是附著在骨骼上的,所以,旋轉時的轉動動力是由身體的肌肉用力而產生的,轉動的主要動力是來自自身的肌肉擰轉。例如:在做四位旋轉時(向左轉),左腳打開滑到后四位下蹲做準備。在主力腳立起的一瞬間,我們的腿部、腹部、背部的肌肉的有力收緊和氣息的貫通就是我們旋轉時的主要動力來源。但由于是舞蹈中的旋轉不同于其他運動,所以為了旋轉的美感和達到突顯舞者的超凡技能。舞者還要依靠另一種動力就是輔助動力。
4.2輔助動力
輔助動力是指在旋轉時借助頭、手臂、腿部打開的力量帶動身體轉動的動力。輔助動力的運用不但可以增加旋轉時的初速度,而且可以幫助身體來更好地控制身體的穩(wěn)定與平衡。例如:斯拉維克暈轉、旁腿轉等都是借助輔助動力來達到旋轉的最佳效果的。還有一些復合式旋轉通過手位的變換來給自身一個動力從而達到舞者想要的視覺效果。它之所以稱為輔助動力而非主要動力是因為,過多的運用這些部位發(fā)力會導致身體力量的分散和脊柱及重心的偏離,破壞身體的姿態(tài),使身體變得僵硬導致身體和手脫節(jié),繼而影響舞伴之間的配合與引帶,特別是初學旋轉時。
初學者在剛接觸旋轉時還不能很好地控制身體的每個部位。因此,在練習時先不要為了追求圈數(shù)而用其他部位來帶動身體,要運用正確的方法結合立、蹲和肌肉收緊的原理練習。當練習到一定程度各方面都有所提高時,才可以練習一些改變手位的輔助方式來增加旋轉的難度。到高年級時隨著發(fā)育漸漸成熟,肌肉能力日益提高,再開始練習一些高難度的轉,例如:四位轉、旁腿轉等。
練習者尤其是初學者在學習旋轉時,首先要了解旋轉的原理,了解旋轉時的重心、脊柱的運用,還要掌握旋轉的動力。學習時不能盲目的追求旋轉效果和旋轉圈數(shù),這樣不但學不好旋轉的正真技術技巧,反而會適得其反打擊學習和運用旋轉技術的興趣和動力,影響到對整個拉丁舞技術的學習。
[1]王寶玉.芭蕾舞的旋轉技藝分析[J].青年文學家,2011(24):236.
[2]熊一璇.旋轉技巧及其在各類舞蹈中的應用[J].金田,2014(6):141.
[3]田鑫.旋轉推鉛球的技術分析與訓練[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3):41-43.
[4]馮百躍.從生理學與運動生物力學視角詮釋舞蹈旋轉技術基本原理[J].戲劇之家,2015(5):166-168.
[5]徐慧芳.解析舞蹈中的旋轉訓練[J].技藝科技,2014(5):424.
[6]何忠.試析影響體育舞蹈選手舞蹈技藝的幾個非技術性問題[J].湖北體育科技,2001(4):85-86.
G806
A
2095-2813(2016)04(c)-014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