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蓮茹(南陽理工學院,河南 南陽 473000)
?
語言教師的課堂提問藝術探究
夏蓮茹
(南陽理工學院,河南南陽473000)
摘要:課堂提問藝術關系著語言教師課堂教學效果的成敗。本文通過對語言教師課堂教學中提問藝術的探討,給廣大語言教師快速掌握課堂提問技巧進而有效提高其課堂教學效率提供了一定的指導和幫助。
關鍵詞:語言教師;課堂提問;提問藝術
課堂教學既有藝術內涵,又講究方法技巧。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過程的首要環節,是有效教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教學過程中教師進行啟發式教學的首選形式。是語言課堂交際活動的催化劑,稱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和開啟學生思維大門的鑰匙。前蘇聯的教育界曾倡導過一種教學方法叫問題教學法。多年來一直是具有世界影響的教學法之一。恰當的課堂提問,能把學生帶入一個奇妙的問題世界,使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尋求問題的答案和解決途徑,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1.引起注意,激發興趣。大教育家布魯姆?喬伊斯曾說過,教會學生獨立思考,我們就給了他們自我教育的能力。要使學生在課堂上敢于闡述自己的觀點。我們不能要求學生放棄一切活躍的思考,盲目地相信某種結論。適時有效的課堂提問無疑是體現該思想的重要手段。在課堂教學中,提問有利于激發學生思考。學生為了準確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必須集中注意力,加快思維活動,迅速處理信息并積極探索問題的答案。
2.啟發思維,主動學習。教師在講授新課時穿插提問學生或教師自問自答,能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刺激的程度遠遠超出了一般的講解。因為教師運用已學過的知識或他們的社會、生活實踐體驗,涉問誘導啟迪學生,使教材與學生已有的知識聯系起來,使新舊知識相互作用,從而形成新知識。
3.反饋信息,鞏固知識。講授新課之后鞏固提問,就是反饋教學的一種渠道,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學過程不是直線式的,由于學生的課堂接受不同,新課之后的檢查提問是必要的,以此來了解學生對教材的理解、掌握和運用程度,根據獲得的信息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調整或改變。用贊揚的語氣和表情肯定表現好的學生。如果有錯,則用鼓勵的語言來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信心。
1.全體提問式。全體提問是指面向全體學生的提問,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一齊回答。這種提問方式一般適用于比較簡單的或者已經學過的東西。學生不假思索就能脫口而出,達到鞏固已有知識的目的。也可以作為個別提問前的演練和檢查。這種提問方式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但是教師容易忽略一些個別學生所犯的錯誤,一些知識掌握不牢固的學生可能濫竽充數,依賴于別人的答案而自己不加考慮。
2.個別提問式。個別提問是指教師提出問題,找個別學生單獨回答。使用這種提問方式,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差異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還有注意避免提問一人而忽略整體的現象。因此,教師要先提出問題,給全體學生思考時間,然后再提問個別學生回答。
3.連鎖式提問。連鎖式提問是指教師采用連續的方式,一個接一個地提問學生。優點是提問速度快,覆蓋面積廣。缺點是沒有提問到的學生容易產生“事不關己”的心態。
4.搶答式提問。搶答式提問是指教師以搶答題的方式提問,看誰回答地快。對于那些反應迅速、準確的學生,教師要用眼神或者手勢給予快速及時的表揚。搶答式提問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
1.把握提問時機。課堂提問要收到理想的效果,教師需要把握最佳提問時機。在剛剛上課和課堂接近尾聲時,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集中到課堂上來,這時的提問很難達到應有的效果;在新授知識剛剛講完時,學生還沒有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這時提問也不是明智的選擇。因此,教師上課時要學會“察言觀色”,要了解學生聽課的注意力集中情況以及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狀況等。把握最佳提問時機,使提問真正達到應有的效果。
2.因材施教,照顧全面。教師在提問時要照顧全體學生,更要因材施問。教師在課堂提問時要考慮中等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能力,適當照顧優、差兩頭。要根據學生學業水平、性格、思維等特點進行分析提問,使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發展的機會。特別是提問的對象不能僅僅局限于班上大部分學生或者少數成績好又聽話的學生,而應該照顧全面,對極少數成績差或者調皮的學生,也應給予機會。
3.語言表達簡潔準確。教師提問前要認真準備,提問時要做到簡潔準確,沒有歧義,使學生能夠迅速而準確地理解教師的提問要求,從而思考問題和尋找答案。
4.要學會等待和聆聽。如果教師每提一個問題,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只有一兩秒鐘,學生還未想好教師就重復提問,或者重新組織問題,或者請另外一個學生回答,這種做法似乎是控制時間的機智表現,但實際上被提問的學生卻會失去回答問題的信心,或者懶于思考,學習的積極性逐漸減弱。因此,教師要學會等待,給學生一至兩分鐘的時間思考和組織語言,然后再提示。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要學會聆聽,找出閃光點和不足之處給予及時的評價。
5.態度要和藹可親。教師應當以愉快、友好、從容、談話式的態度來提問。提問時教師的眼神應該透露出信任和期待的信息。教師應使學生從提問的方式中知道他所期望的是合理的答案。如果學生回答得不夠正確,也不能輕易打斷其發言。而應該找出閃光點,給予肯定和鼓勵。如果學生不能回答,或者一時回答不出來,不要強迫其回答。
總之,提問是課堂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也是教師與學生之間信息溝通和交流的主要形式。課堂教學離不開課堂提問,因此,探討課堂提問的藝術和技巧十分重要。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科學地設計和提出問題以及時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動機和興趣,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氛圍,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題作用,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同時也展示了教師的教學藝術和教學魅力。
參考文獻:
[1]肖禮全:《英語教學方法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2]沈龍明:《中小學課堂教學藝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李燕等:《名師最有效的溝通藝術》,九州出版社,2005
[4]皮連生:《英語學習與教學設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中圖分類號:G4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7-0180-01
作者簡介:
夏蓮茹(1967—),女,河南南陽人,英語教育專業,碩士學位,副教授,現為南陽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