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朝(河北省唐縣高昌鎮北高昌中心小學,河北 唐縣 072350)
?
提高小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探討
張興朝
(河北省唐縣高昌鎮北高昌中心小學,河北唐縣072350)
摘要: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的提高關系到學生對數學知識、技能的掌握和運用,在解題的過程中提高數學學習能力。本文力圖從培養學生的審題習慣、巧用發散思維靈活解題和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能力來探究小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提高途徑。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題能力;審題習慣;發散思維;數形結合
在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就是有很多學生能夠聽懂老師的講解,但是在自己做題時,效果卻不是很好,有時甚至不知道如何下手。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提高學生數學解題能力,應該進行深入的調查、實踐和研究,根據學生的學情、學生的特點以及數學知識的特點進行系統分析。根據筆者的調查分析,學生這種“能聽懂課,不會解題”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學生不能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和數學解題方法。根據這些情況,我們應著力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巧用發散思維靈活解題和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能力,從而讓學生養成解題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局性,習慣之為常。”良好的習慣使人終身受益。正如培根說:“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強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可見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很重要的。在數學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因為審題不清會導致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走進誤區。例如判斷正誤題:“2千克鐵比2千克棉花重”。這道題故意選取了兩種密度相差很大的物質進行比較,學生受生活經驗的影響,往往會被兩種物質反差強烈的那種外在屬性所迷惑,卻忽視了題目中需要比較的內容。其實不光是學生,即使是成人如果不留意也可能會上當。練習這類題時引導學生剝繭抽絲,弄清題目的真正要求,排除無關因素的干擾,可以培養學生撥云見日的審題能力。因此,我們在培養學生解題能力時,讓學生養成良好審題習慣是第一重要的。
美國數學家波里亞說:“教師在課堂上講什么當然重要,然而學生想什么更是千百倍的重要。想應該在學生腦海中產生出來,而教師僅僅應該起一個助產婆的作用。”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就要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訓練的主要途徑就是要在學生掌握題解技巧,并能靈活、熟練的運用的基礎上采取“頭腦風暴”。我們鼓勵學生在短時間內采取多種方法解決同一問題,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釋放。在教學時,經常注重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等是在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的重要手段。
例1:如圖所示,求大長方形與小長方行之間陰影部分的面積,圖中四邊形EFGH是長為c、寬為d的長方形,小長方形與大長方形的間距為r。
就這一問題我們有多種解法,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從中充分激活學生的思維,讓他們運用不同方法去解決問題,并滲透數學思想。

方法1,把陰影部分的面積看成長方形EFGH的面積減去小長方形ABCD的面積,則陰影部分的面積為cd-(c-2r)(b-2r).
方法2:把陰影部分看成是長為(2c+2d-4r),寬為r的長方形,則其面積是r(2c+2d-4r).
方法3:把陰影部分分割成兩個長為c,寬為r的長方形,與兩個長為(d-2r),寬為r的長方形,則陰影部分的面積是2cr+2r(d-2r).
方法4:把陰影部分分割成兩個長為(c-2r),寬r的長方形,與兩個長為(d-2r),寬為r的長方形及四個邊長為r的正方形,則陰影部分的面積為2r(c-2r)+2r(d-2r)+4r2.
方法5:把陰影部分分割成兩個長為c,寬為r的長方形和兩個長為d,寬為r的長方形,再去掉多考慮的四個邊長為r的正方形,則陰影部分的面積為2cr+2dr-4r2.
以上的解題方法是把同一個幾何圖形進行切割,然后再計算他們的面積。所得到的代數式的形式不同,但簡化后的結果是一樣的,而利用不同方法進行解決問題,學生的解題思維得到了拓展。
數形結合是數學思想在數學解題中的有效應用,在數學中的運用是非常普遍的,小學數學分為計算題和應用題,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數和形。在數學解題中運用數和形結合,利用圖形時問題更容易呈現出來,有利于我們找到關鍵的問題所在,從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注重“數形結合”的思維訓練。如果用到了數形結合來解決問題,我們就可以畫圖,然后進行分析,這樣比較直觀、全面地了解問題,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長期下去,學生就會養成慢慢養成“數形結合”的好習慣。因此,在解題時,若能注意數形結合,以形助數,可使問題得到迅速解決。
總之,培養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是一項長期、復雜的任務,也是課堂教學效果檢驗的難點問題。教師除了具備專業學科知識外,同時也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進行有效的引導和點撥,站在系統知識的高度去看待問題,運用多種方法去思考和分析問題,從而掌握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提升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翟潔瑩.淺談提高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途徑[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12:134.
[2]嵇紹躍.緊扣“三性”特點提升學生數學解題能力[J].數理化學習,2010,06:26-27.
[3]金雪明.提高初中學生數學解題能力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5,08:4-5.
[4]柳春喜.基于學生解題能力提升的數學思維力培養探索[M]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5-07-20.
[5]于偉國.談新課改下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提高[J].考試周刊;2013-07-16.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7-02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