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子龍(重慶交通大學,重慶 400074)
?
淺析知識管理在技術創新中的作用
穆子龍
(重慶交通大學,重慶400074)
摘要:提高企業的技術能力,尤其是自主創新能力是提高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因素,這一點早已上升到我國的國家戰略層次。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是建立在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企業如果離開了知識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競爭力。如何將技術創新和知識管理進行有效結合,發揮知識管理在技術創新中的作用,是新時期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技術創新;知識管理;顯性知識;隱性知識
眾所周知,科學技術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有企業都希望通過提升核心技術來擴大其市場占有份額,技術創新則是一個企業在復雜的市場競爭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但我國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差距,特別是高科技產業,過分依賴于國外先進技術的引入。
21世紀,工業經濟時代已經發展成熟并逐漸走向下坡,隨之而來的是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發展壯大不再僅僅依賴傳統人、財、物的投入,知識作為一種資本要素,在企業管理中創造者知識價值。知識的管理,成為組織管理的一部分,能夠支持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幫助企業形成基于創新的競爭優勢。21世紀的到來,也是知識經濟的到來。
1.技術創新。技術創新源于1912年熊比特提出的創新理論,是指把一種從來沒有過的關于生產要素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1]。但它涉及面很廣,從不同角度研究技術創新就會得到不同結論。通過國內外學者的探討,我們可以將其歸結為生產技術的創新,包括開發新技術,或者將已有的技術進行應用創新。科學是技術之源,技術是產業之源,技術創新建立在科學道理的發現基礎之上,而產業創新主要建立在技術創新基礎之上[2]。
2.知識管理。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是建立在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在經濟時代,知識是企業的戰略性資源,知識管理是企業面對新形勢所做出的戰略反應。知識管理,簡單地說就是對企業的知識資源進行管理的過程。如何對知識進行搜集和整理,如何使員工最大限度地貢獻出其積累的知識,使企業實現知識的共享,是企業進行知識管理的主要目標。它要求企業實現知識的共享,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企業的應變和創新能力,使企業能夠對外部需求做出快速反應,并利用所掌握的知識資源預測外部市場的發展方向及其變化。
1.技術創新的本質是知識創新。知識與技術是密不可分的,將技術規范、系統地運用到實踐中去,便成為了技術。例如企業為了實現盈利目標進行市場調研,對現有產品或生產工藝進行改進和變革的手段是進行技術創新。但是從本質上來看,這就是知識的創新。對現有產品或生產工藝的改進往往經歷了如下過程:新想法新構思的出現是建立在對以往知識的系統分析和優化重組上的,而新產品和新工藝的出現,又是對傳統知識的延伸和發展,即用舊知識來改造生產新知識,從這個角度看,技術創新的本質是知識創新。
2.創新知識的管理。技術創新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關鍵,而技術創新的關鍵,在于對知識科學有效的管理。知識的管理包含了信息的有效收集、整理、分析、匯總,是一個重要且負責的過程。知識的管理主要包括對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兩方面的管理。顯性知識是能用文字和數字表達出來的,容易以硬數據的形式交流和共享,包括一切以文件、手冊、報告、地圖、圖片、聲音、影像等方式所呈現的知識;隱性知識指未經正式化的知識,包括企業、經營者或員工的經驗、技術、文化、習慣等,屬于個人經驗與直覺的知識。企業想要進行技術創新首先應明確自己需要哪方面的知識,如需要的是市場數據等顯性知識可以通過調查問卷、實地調研等獲得相關數據;需要相關經驗等隱性知識則可以通過經理訪談或者聘請技術顧問等方式進行知識的獲取。知識的積累可以通過知識庫與知識地圖來儲存。
知識庫是企業最常見的知識管理辦法,可以使組織中的知識迅速傳播共享,使員工縮短獲取知識的時間,加快創新速度。知識庫一般包括企業基本信息、組織結構、制度流程、客戶信息等顯性知識。對于隱性知識可以用知識地圖來存儲,知識地圖是記錄知識來源,反應組織知識分布及關聯情況的知識分布圖,起指引和導向作用,組織內部人員可以通過知識地圖迅速尋找知識來源,節省時間
[3]。
1.知識管理能夠保證組織內部獲取信息的準確性。在大數據時代,企業可獲得的信息數量巨大,在信息充足的條件下人們也面臨著信息獲取的有效性問題。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知識管理時,可以將最新的技術成果完好地保存在數據庫內,將可以進行技術創新轉化的知識成果在數據庫內進行分類整理,這有利于企業內部員工及時、準確、便捷地搜索相關知識,必將大大提高企業員工的技術創新效率。
2.知識管理有助于保護技術創新成果。現代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在重視技術創新的同時也更加注重知識成果和知識產權的管理和維護。知識管理可以利用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如專利申請等來保護企業的創新技術和創行成果,有效避免競爭對手的模仿、剽竊等,保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3.知識管理有助于企業規避技術創新的風險。技術創新受到市場方面、消費者方面、國家政策制度方面、競爭者等多方面外部和內部因素的共同作用,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知識管理可以將這諸多方面的知識進行有效收集、整理、分析、匯總等,避免了企業在技術創新的過程中創新角度或創新方向偏離目標、不受控制的局面。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知識經濟時代的主流企業是知識型企業,知識是技術創新乃至企業興衰成敗的決定性因素,如何進行知識管理,是企業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作為優化和提升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知識管理已經成為許多企業關注的領域,。但我國大部分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知識管理還停留在初級階段,更多是企業文檔管理、專家經驗管理,輔以知識評測工具,實施結果往往是知識庫變成了垃圾資料庫、專家庫流于形式等,不管企業規模大小和所在領域如何,進行基于知識管理角度下的技術創新都顯得刻不容緩,建立知識管理體系,培養知識共享文化,積累的知識財富才能源源不斷為企業的發展做出更多貢獻,而不重視自身技術創新,忽視知識管理重要性的企業注定將在知識科技的大浪中被社會競爭所淘汰。
參考文獻
[1]約瑟夫熊比特,經濟發展理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2]何道誼,技術創新、商業創新、企業創新與全方面創新.
[3]殷彬,知識管理因素對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影響分析,2010.
中圖分類號:F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7-02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