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堂

去年6月初,筆者寫了一篇“中國房價不會暴跌,無房者別太天真”的文章。在這篇文章里,筆者分析了中國房價不會暴跌的原因。此文在《中國經濟周刊》發表以后,遭到網友軟暴力式的批判,罵聲一片。
當時,面對謾罵,筆者抱著讓時間說話的態度,以沉默應對。時隔一年后的今天,中國的房價暴跌了嗎?今天的房地產市場已經給出了答案,中國的房價不僅沒有暴跌,而且還漲聲一片。據媒體報道,今年4 月,65個城市房價有所上漲,上漲城市比例達93%。這是時隔28個月后再現普漲態勢。
其實,筆者理解那些無房者想購買低價房的心情,甚至可以理解他們炒作中國房價暴跌的言論,盡管房價暴跌對誰都不好。可是,在事實面前,我們不能再非理性地去炒作房價暴跌或暴漲,沒有用。自2005年中央政府第一次出重拳抑制房價過快上漲以來,就出現了一種怪現象,越是抑制房價越是上漲,甚至是飛漲,一直漲到今天還在漲。為什么?說到底,還是市場的供需關系在起決定性作用。
面對房價的普漲,無房者應當進行理性分析,別喪失了最佳的購房時機。人多地少的國情很難改變,土地敞開供應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房地產井噴式的規模擴張態勢已經結束,房屋供應量大大減少,但城鎮化仍在進行之中,非農人口還將繼續增加,幾重因素疊加,中國房價暴跌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筆者大膽預測,往后的中國房價將在不同城市群中出現波浪式的輪流上漲趨勢。在一線城市房價漲幅下降之后,現在是二線城市房價漲幅加大。相關數據顯示,5月全國百城住宅均價,環比上漲1.70%,同比上漲10.34%,已是連續10個月出現雙漲。而且,漲幅居前十位的城市全部為二線城市,依次是:廈門、合肥、無錫、南京、廊坊、東莞、杭州、中山、南昌和珠海。二線城市成為5月房價上漲主角,漲幅超過或接近3%。其中,廈門、合肥兩座城市的房價漲幅甚至接近6%。如果保持這一趨勢不變,今年這些二線城市的房價上漲幅度將達到30%至40%。由于人們對二線城市房價上漲的預期,“5月全國住宅用地成交總價排名前十”榜單中,杭州、南京、蘇州分別以123.2億元、88億元、55.2億元的成交價位列前三。
當二線城市房價上漲到一定價位之后,消費者已經無法承擔二線城市的購房成本時,住房需求將向三四線城市轉移。尤其是隨著城鄉差別縮小,社會保障均等,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一二線城市的部分居民將向三四線城市流動,以解鄉愁,享受悠閑生活,那時,三四線城市房價將上漲。這個趨勢目前已經開始,并將在中國人口高峰過后十年內結束。至此,中國的房價才會開始停止上漲,甚至開始出現下降趨勢。
其實,無房者期待房價暴跌再購房,無可非議,這是無房者的權利。筆者擔心無房者會錯失購房時機,無形中增加購房成本,尤其是現在人民幣貶值幅度的加大,也將推動房價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