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霞
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成為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以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為引領,一系列重大扶貧改革政策、措施密集出臺,為貫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及時啟動、扎實開展已出臺改革舉措落實情況督察工作的通知》(中改辦發〔2016〕6號)精神,深入了解這些扶貧改革措施的落實情況,及時聽取地方的意見和建議,研究制定加快脫貧致富步伐的好辦法,5月中旬,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副主任歐青平、洪天云分別帶隊,赴新疆、重慶、安徽三地,展開了規劃細致、訪談扎實、富有成果、意義重大的調研活動。
成功的督查來自周密的部署。這次扶貧改革督查,主要圍繞以下四項工作展開:一是完善考核機制的有關情況,主要是省級對貧困縣的考核情況,以及約束機制的落實情況。二是貧困識別退出情況,包括貧困人口、貧困村精準識別和精準退出情況。三是扶貧資金使用管理情況,包括扶貧項目資金審批權限下放、扶貧資金整合、監管使用等情況。四是扶貧小額信貸情況,包括貸款余額、累計發放量、利率、投向等情況。
此次三個組的督查工作均采取自行督察和實地督察相結合的方式,要求督察組在每個?。ㄗ灾螀^、直轄市)選擇兩個貧困縣,重點是2016年計劃脫貧摘帽的重點縣。每縣選擇3個村,其中要有兩個是貧困村。在每個省份的督察時間不少于5天。記者了解到,因時間緊任務重,督察組每天工作時間均在十四五個小時以上,白天入戶訪談,晚上舉行座談會,座談會常開至晚上十點后,回到房間還要對一天的工作情況做出整理。第二天一早,又風雨無阻、跋山涉水地進行入戶調研。
新疆篇——邊疆扶貧暖人心
新疆集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連片特困地區為一體,是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5月5日至9日,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帶隊,邀請國辦秘書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扶貧金融事業部及北京市相關援疆同志參加,共赴新疆和田地區督查。
這次督查分三個小組赴和田地區8縣、市中的7個展開了調研,共走訪了15個貧困村、46個貧困戶,考察了9個合作社和小微企業,填寫了69份農戶調查問卷(全部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地區、縣、鄉、村分別召開座談會,面對面聽取基層干部群眾的想法建議。調研活動結束時,調研組向自治區黨委政府反饋了調研意見。
在內源扶貧和對口援疆的共同作用下,十八大以來,新疆自治區貧困人口從353萬下降到180萬,減少173萬,減貧幅度歷史少有。督查發現,新疆重大基礎設施和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新建改建農村公路4.6萬公里,全疆“無電村”全部通電,96%的農村人口可享用安全飲水?!皟苫保椿緦嵤┚拍炅x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教育目標全部實現,南疆地區率先實現14年免學費教育,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全覆蓋,城鄉低保實現應保盡保。
在和田地區的入戶訪談中,沒有聽到缺衣少食的現象,尤其是“安居富民工程”的實施,使貧困戶住房條件大大改善,68%的農戶住的是鋼筋水泥或磚木結構房屋,還有部分房屋正在建設,93%的農戶住房面積超過60平米。訪談中,群眾紛紛表示,對安居富民工程十分滿意。每個貧困村都派駐了工作隊,每個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工作隊員長期駐村,幫助群眾做實事。工作隊所做的事情中,95.7%的農戶知道“宣傳扶貧政策”,78%的農戶知道“開展建檔立卡”。超過80%的農戶在遇到困難時會首先選擇向村干部或駐村干部尋求幫助。貧困村、貧困戶都制定了具體脫貧計劃,采取了一些幫扶措施。
尤其讓人感到振奮的是,貧困群眾主動脫貧愿望強烈。群眾都很樸實,真心擁護黨和國家的好政策,臉上充滿笑容。商貿集市比較繁榮,極少見到無所事事的年輕人。許多貧困戶雖然家庭條件不太好,仍然堅持讓小孩讀書。民豐縣有一位身患疾病的獨身婦女,帶著一個正讀高二的兒子,她沒有等著政府來幫忙,而是憑著自己的手藝在街上開了裁縫店,兼賣衣服維持家計。這位單身媽媽說,這輩子很苦,但不管有多難,都要讓孩子上學,把書讀出來就有希望。百姓的這種變化,得益于當地幫扶工作的扎實開展。
攻堅戰仍需邁大步
督查發現,新疆在貧困識別和退出上還沒有完全做到精準,群眾還存在致富門路不多、缺乏貸款支持的困難。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貧困民族地區群眾更期盼的是雪中送炭。要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瞄準特困地區、特困群體、特困家庭,扶到點上、扶到根上、扶到家庭”。對新疆特別是南疆地區的幫扶,必須更有針對性、力度更大,結合督查中發現的主要問題,督察組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加大金融對產業的支持力度;二是立足疆內開展勞務輸出脫貧;三是以“姥姥講故事”為載體,加強民族地區雙語教育;四是選擇光伏、四翅濱藜等實用技術、項目,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五是加強邊境扶貧。
一路督查,一路看真貧、聽真情、想實招。劉永富指出,生產、經營大戶要發揮好示范引領作用,鄉村干部要科學謀劃產業發展,小微企業和合作社要做好市場調研和分析,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擴大生產規模,吸納更多貧困戶就近就地就業增收。各級政府要想方設法為企業解決好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基層扶貧辦要落實好各項惠民政策。
在一些村委會看精準扶貧檔案和圖表時,劉永富強調,精準識別要做細、做全面,被幫扶對象要得到群眾的認可。措施要準確到位,狠抓落實。貧困戶的退出要精準,貧困戶在觀念轉變、能力提升、收入穩定等方面取得實效才算真正脫貧。要通過政府宣傳教育,調動大家積極性,實現群眾有想法,干部找辦法。積極落實好各項政策,宣傳、利用好扶貧小額信貸,為群眾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重慶篇—— 5年政策 3年到位
5月10日至14日,由歐青平帶隊的第二督察組來到山城重慶,先后到2016年計劃脫貧摘帽的黔江區和武隆縣,分兩組實地查看了4個鄉鎮共9個村,其中4個是2015年的脫貧摘帽村,4個是未脫貧村,還有1個是非建檔立卡貧困村,共走訪農戶32戶,召開了8次村級座談會。5月14日下午,督察組與重慶市政府副市長劉強交換了意見。

重慶市有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14個,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65.9萬,貧困發生率7.1%;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村1919個,占全市行政村總數22.6%。2015年脫貧95.3萬人,占貧困人口總數57%,新增和返貧5萬人;貧困村脫貧808個,占貧困村總數42%。督查了解到,重慶的主要亮點是市委、市政府統籌制定了“1+1+13”扶貧攻堅政策體系,提出了“6年目標3年完成1年掃尾2年鞏固”的路線圖,通過做大增量、盤活存量、提前調度等方式,實行“5年政策、3年到位”,優先保障脫貧攻堅財政資金需求。為此,市委、市政府領導掛帥組建了18個市級扶貧集團對口幫扶18個貧困縣,組建了4個市屬國有企業幫扶集團幫扶4個深度貧困縣。
超常目標須有超常舉措?!?年政策、3年到位”的宏偉目標如何實現?重慶市首先大幅度加強扶貧投入力度,2015年,市級以上財政扶貧資金落地40.1億元,較上年增長48%。在2015-2017三年脫貧攻堅期內,重慶將新增投入財政資金82.8億元,其中增量投入67.8億元,提前調度15億元。按照重慶市建立的貧困區縣財政轉移支付機制,市級新增財力的75%以上用于區縣和基層,并重點向貧困區縣傾斜,一般性轉移支付增量主要用于貧困區縣。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扶持誰的問題必須解決好。督查了解到,重慶市的建檔立卡“回頭看”和動態調整都堅持了按程序規范退出,貧困戶“摘帽”和“四類人員”清退都經過了村組討論和民主評議,群眾認可度較高。為確保脫貧實效,重慶市還委托市社科院、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對涪陵、潼南脫貧摘帽情況進行了獨立的第三方評估試點。
有了資金保障,確定了扶持對象,重慶市全力實施轉移就業、搬遷安置、產業帶動、醫療救助、教育資助和兜底保障“六個一批”。督查發現,重慶在兜底問題上并沒有完全依靠低保一兜了之,而是根據貧困戶特點增加不同的產業幫扶舉措。
對當前脫貧成效應保持清醒認識
督查結束時,督察組向市政府反饋總體印象如下:一是思路清晰。重慶市按照“6年目標3年完成,1年掃尾,2年鞏固”的工作思路,提出“按照我國現行標準,確保2017年基本完成貧困縣摘帽、貧困村脫貧、貧困戶越線”的工作目標。二是目標符合實際。6年目標3年完成,既打足了提前量,又安排了緩沖期,體現了積極穩妥的原則,極大地增強了各級黨委政府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緊迫感,市縣對按時按質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充滿信心。三是集中力量打殲滅戰。相應提出“6年政策3年使用”,集中投入,集中解決貧困村和貧困戶的“瓶頸”問題。四是客觀認識脫貧成效。當前貧困村、貧困縣“摘帽”還是低水平的,真正實現貧困戶的“三保障”難度更大。對當前的脫貧成效應保持清醒認識,不能盲目樂觀。
為更好地推動工作,督察組還對重慶市下一步的脫貧攻堅工作提出以下建議:一是提前謀劃掃尾、鞏固工作。二是抓好脫貧攻堅政策的宣傳和落地。三是要抓好典型、總結經驗、營造氛圍。四是要積極探索扶貧新模式,比如,積極探索產業扶貧新途徑新模式,做好旅游扶貧和資產收益扶貧兩篇新文章;注重發揮保險業助推脫貧攻堅的作用,提高農戶防控風險、穩定增收的能力。
安徽篇——總書記金寨考察添動力
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安徽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考察,為安徽省脫貧攻堅工作再添強大動力。5月4日至7日,洪天云帶隊赴安徽實地督查。督查組選取了2個貧困縣(區):安慶市岳西縣、六安市裕安區;每個縣各選3個村(其中2個是貧困村);每個貧困村選5-6戶脫貧戶進行督查。共召開了6次座談會,走訪了21戶脫貧戶。督查結束時,督查組與安徽省副省長方春明就此次督查情況交換了意見。
這次督查總的印象是:安徽省黨委政府在完善考核機制和落實約束機制、貧困精準識別、精準退出政策執行、扶貧資金使用管理、扶貧小額信貸開展等方面,思想認識比較到位,工作落實比較到位,對貧困戶的思想發動也比較到位,工作成效比較顯著。
具體來說,在完善考核機制方面,貧困縣全部取消GDP考核,并專門設置了貧困人口減少幅度、本級預算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長率等考核指標,在與減貧密切相關的指標設置上加大分值權重,并對16個市、70個有扶貧開發任務的縣、248家省直幫扶單位扶貧工作進行專項考核。在精準識別上,安徽重點核查扶貧對象識別不準、基礎信息采集錄入真不真、幫扶措施制定是否具有針對性、幫扶責任人是否落實到人、“四項清單”制定是否具體、建檔立卡檔案資料是否齊全。通過建檔立卡“回頭看”和精準核查月核查,進一步核實了扶貧對象數據,提高了數據質量。在精準脫貧上,安徽省采取自查、抽查、督查等方式,緊緊圍繞“六個精準”要求,開展了“六查六解決”。在扶貧資金使用管理方面,安徽省扶貧資金投入力度大幅增加。2016年安徽省財政預算安排專項扶貧資金7億元,為上年預算的3.5倍,比上年實際支出增長75%。督查發現,安徽正在研究制定涉農資金整合辦法,規定省級部門安排的涉農項目資金投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原則上不低于40%。為增強扶貧小額信貸的富農作用,安徽省設立縣級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金,為獲得信用貸款的貧困戶購買了“扶貧小額信貸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建立了風險防范和化解機制。并聯合銀行系統對貧困戶實現了評級授信全覆蓋,執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
六個經驗可推廣
通過扎實細致的調研,督查組發現,安徽省在貫徹落實扶貧改革舉措過程中,產生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值得認真總結和推廣。
一是六安市總結出了十“子”精準舉措。根據習近平總書記4月份在安徽扶貧考察的指示精神,六安市細化梳理出十項精準扶貧舉措:一是走進戶子、做好精準識別。二是摸清根子、剖析致貧原因。三是找對路子、謀劃脫貧途徑。四是瞄準靶子、開展精準幫扶。五是做細單子、編準“四項清單”(扶貧對象和需求清單、扶貧目標和時限清單、扶貧措施清單、扶貧責任清單)。六是用好票子、提高資金時效。七是結成對子、強化結對幫扶。八是打牢底子、健全長效機制。九是壓實擔子、抓好責任落實。十是不出格子、嚴明各項紀律。

二是對貧困戶的思想發動到位。在岳西縣走訪脫貧戶時發現,脫貧戶對脫貧出列均未表現出不愿意和疑問,主因是岳西縣脫貧宣傳和貧困退出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解決脫貧戶后顧之憂方面,岳西縣始終貫徹三個“講清”的宣傳政策。一要講清脫貧攻堅是頭等大事。二要講清貧困戶標準。三要講清脫貧不脫政策。通過加大宣傳,使貧困戶樹立脫貧光榮的理念。督查發現,岳西的貧困戶退出時,會領到一本有激勵意義的“光榮證”。
三是脫貧指揮體系有創新。岳西縣擬設立脫貧攻堅指揮部,并定位為常設機構。根據“五個一批”設五個指揮室,另加一個綜合督(巡)查室和一個綜合協調室,共七個室。設立指揮部的目的是把涉及扶貧工作的部門調動起來,減少協調難度。
四是在光伏扶貧上探索出安徽示范經驗。光伏扶貧在安徽試點總體看比較成功,原因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很好結合了安徽本地的日照和降雨條件(適當的降雨可沖刷掉光伏面板灰塵,減少貧困戶清除灰塵的勞動量,提升發電效率)。二是兼顧本地發電和用電需求實際,發出來的電供本地區優先使用。三是結合國家金融扶貧小額貸款政策,讓貧困戶充分享受到扶貧政策支持。
五是開拓出駐村幫扶工作經費的開支渠道。安徽省財政廳印發通知,明確規定省直單位開展“單位包村、干部包戶”工作及慰問活動所需經費,可從機關經費結余或定額公用經費中列支,并鼓勵所屬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和社會有關方面積極捐贈和贊助。
六是出臺了扶貧正負激勵機制。為解決干部“為政不敢為”的擔憂,岳西縣從2016年3月起,建立起“干事創業、改革創新”的容錯免責機制,并報經市紀委審批且已獲同意。即在扶貧開發工作中,只要達到盡職要求,即使行動錯了也能夠獲得責任豁免。有正向激勵,還有負向倒逼機制。在每個季度的時間節點,鄉鎮或村的脫貧攻堅工作進度若未達標,就會收到“蝸牛獎”,以此來倒逼任務的如期完成。
督察組認為,安徽省在以下方面還需進一步完善:抓好“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防止數字脫貧傾向,充分發揮金融扶貧作用,整合資源解決因病致貧問題,高度重視貧困村債務問題。
關鍵在于落實。“如果落實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針、政策、措施也會落空,再偉大的目標任務也實現不了。因此,抓落實是領導工作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是黨的思想路線和群眾路線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黨員領導干部世界觀正確與否和黨性強不強的一個重要標志?!痹缭?011年3月1日,習近平同志就以“關鍵在于落實”為題,在中央黨校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強調了落實對于我黨各項工作的重要性。如今,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局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要切實發揮作用,使剩余5000多萬貧困人口在既定時間節點一個都不少地精準脫貧,各項改革措施同樣重在落實,貴在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