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青軍
2013年10月,年近六十的王正亮,放棄退居二線的安逸生活,積極響應青海省“萬名干部下基層”行動的號召,在臨近花甲之年受中國農業銀行青海省分行黨委委派,克服高原缺氧等諸多困難重返青南牧區,趕赴海拔3500米的黃南州同仁縣蘭采鄉工作。
36年來,在農業銀行的工作崗位上,王正亮始終懷著對黨忠誠、愛崗敬業的赤子之心,立足本職工作腳踏實地、不斷進取,同時時刻心懷百姓、扶貧濟困、造福一方。
履職盡責 彰顯農行大愛
王正亮曾是一名軍人,轉業后,他從沒忘記軍帽上的紅五星,永遠牢記我黨我軍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尤其是2001年,他擔任青海省農行分行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以來,始終以張思德和焦裕祿為榜樣,發揚青海農行人“缺氧不缺精神,奉獻農行事業”的崇高品德,用“講大局、肯吃苦、勇擔當、爭一流”的企業精神,把農行工作與履行社會責任緊密結合,積極為農村牧區脫貧致富、全面小康做貢獻。
2004年以來,王正亮先后10年帶隊駐村宣講中央1號文件精神,及時將黨的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傳遞給廣大農牧民。
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和非典來襲時,或遇到殘疾人和失學兒童需要救助時,王正亮要么積極向行領導建言獻策,拿出具體幫扶方案;要么親自帶隊入鄉駐村,帶頭捐款捐物,向農村牧區送溫曖、獻愛心、促發展。2010年4月14日,玉樹大地震發生后,他不顧余震和長途顛簸油桶撞擊起火爆炸的危險,晝夜兼程把20噸汽油和柴油安全運送到災區,隨后又將危重傷病人員連夜護送到西寧。
2011年,在同仁縣保安鎮下莊村和城外村開展的“百企聯百村”活動中,王正亮積極推薦項目、爭取到單位幫扶資金110.56萬元,歷時8個多月,為村民鋪道路、建大門、修院墻,建設文化健身廣場,改善村民居住條件、美化村容村貌,圓滿完成了農行在城外村和下莊村結對共建的各項任務,深受群眾好評。農行領導曾多次說,“王正亮同志不僅是奉獻愛心幫扶鄉村工作的參與者,更是一名促進者,他為我行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p>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11月,王正亮先后66次組織動員機關員工捐款和協調單位出資共計232.56萬元,他本人捐款5.7萬余元,先后幫助下莊村、城外村硬化道路、改善村貌;幫扶循化縣新建村、西溝村、孟達村、托壩村、瓦匠莊村、東街村和同仁縣蘭采村老弱病殘戶、貧困戶、失學兒童、老黨員近千人次,并向幫扶學校和村民捐送電腦23臺、打印機16臺、面粉33300斤、化肥29200斤、煤45噸、衣服3688件、桌椅板凳等物品300余件。每次他都帶頭先捐、多捐,影響了身邊很多人,員工們都說:“王書記又帶頭捐款了,我們也不能落后?!?/p>
離而不休 造福一方百姓
2012年,王正亮退居二線,任中國農業銀行青海省分行人力資源部資深專員。按常理,此刻的王正亮應該收拾好忙碌了半輩子的心情,與老伴一起安享晚年。但他放棄了,主動報名去駐鄉。面對固執的老王,老伴無奈地說:“老王,退而不休,我算服了你了?!?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4/01/zgfp201613zgfp20161316-2-l.jpg" style="">
王正亮說,“黨的形象要靠黨員來體現,黨的主張要靠我們每一個黨組織努力工作來實現,黨的干部要有極強的政治敏銳性,時刻關心人民群眾的冷暖疾苦是我黨的一貫主張,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應積極參與其中?!?/p>
在3年多的時間里,王正亮積極協調單位采取多種措施對蘭采鄉政府、蘭采村、土房村、環曲乎村和唐拉卡寄宿學校進行幫扶,先后配送車輛2臺、煤45噸、面粉8000斤、青油210斤,被褥70套,電腦7臺,解決草原管護人員41套戶外衣服和登山鞋, 慰問特困戶、五保戶、老黨員和重點幫教對象共86戶,并為鄉政府機關食堂添置了廚房用品,用于改善鄉政府干部職工工作和生活條件,累計投入實物和現金達90萬余元。其中他自己先后出資近4千元,幫扶6個困難家庭。
37歲的更智加是蘭采鄉環曲乎村最貧困的牧民,王正亮至今還記得第一次到他家的景象:“那天,正值天寒地凍的季節,他和媳婦兩人蜷縮在床上,屋里沒有爐火,家中夯土墻上還有許多裂縫,連吃頓飽飯都很困難。”在王正亮的幫助下,更智加開始幫著村里的其他牧民放牧?!斑@樣更智加有了一些較穩定的收入,加之每年夏天采挖的冬蟲夏草,生活慢慢好了起來。”每當更智加見到王正亮的時候,總會緊緊握住王正亮的雙手說:“瓜真切(謝謝)王書記,是您讓我們全家過上了好日子。”
立黨興邦 促進民族團結
王正亮隨身攜帶的民情日記中有這樣一段話:“入鄉駐村下基層,接地補鈣長精神。根扎民眾沃土中,枝繁葉茂永常青。群眾基石國之本,立黨興邦為人民。你我同做中國夢,民族團結事竟成”。
王正亮對農村和農牧民群眾有著深厚感情,對民族團結有著深刻認識。工作中,他始終踐行自己的諾言,把組織開展民族團結、奉獻愛心幫扶鄉村活動與加強黨的建設和改進機關作風緊密聯系起來。
從2001年至2015年,王正亮先后到化隆回族自治縣謝家灘鄉,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新建村、西溝村、孟達村、托壩村、瓦匠莊村、東街村,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保安鎮下莊村、城外村,蘭采鄉蘭采村、土房村和環曲乎村等12個鄉村進行駐點幫扶。
尤其是在派駐蘭采鄉工作期間,王正亮主動發揮省、州、縣入鄉駐村干部聯絡員的作用,經常與各村下派干部聯系,共同努力做好全鄉各村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和維護穩定、反對分裂主義的政策宣傳教育工作,幫助鄉村解難事、辦好事。
對此,蘭采鄉政府干部俄金感慨地說:“這幾年,王書記來我們鄉村開展扶貧幫扶、維穩,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宣講黨的政策送溫曖促發展,不僅把黨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傳遞給了廣大農牧民群眾,加深了我們農牧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感情,更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群眾的口碑、鄉村干部的贊揚、黨政領導的好評,是對王正亮駐鄉扶貧工作最大的肯定和褒獎。王正亮的一言一行詮釋了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很好地履行了農行的社會責任,充分彰顯了農業銀行“大行德廣、伴你成長”的企業精神,為維護穩定、促進發展、改善民生、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青海新農村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