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宏宏
【摘要】幼兒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是生活、勞動和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對于幼兒來說,如果只是把數學知識教給他們,會顯得非常枯燥。因此,在對幼兒進行數學教學時,一定要讓數學變得趣味化,才能很好地把數學知識傳授給幼兒。如果將數學知識融入游戲和運動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動中學,既可以滿足幼兒的游戲和運動需要,又可以很好地完成數學教學目標。
【關鍵詞】幼兒教育 數學 游戲 運動 日常生活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但它又具有現實性,來源于現實生活。《綱要》在數學教育的目標中指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如何讓孩子在生活中輕松愉快地學習,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數學的真諦,正是趣味數學的魅力所在,也是我們不斷努力和追求的。
陶行知先生認為:“教育必須是在生活中進行的,一切教育必須通過生活才有效。”在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任何物體、任何現象都與數學有著密切關系,教師要引導幼兒了解數學與生活的關系,真正做到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成長。
一、將趣味數學滲透于游戲中
游戲深受幼兒喜愛,融入數學知識的游戲則更受幼兒的歡迎。利用游戲形式進行抽象的數學知識學習,能夠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在愉快的情緒中輕輕松松、滿懷興趣地學習數學。
教育家說:“玩具是幼兒的天使,游戲是幼兒的伴侶,幼兒就是在游戲中、在玩中一天天長大和進步的。”在數學活動中,我總是采用游戲的形式,千方百計地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這樣枯燥的數學知識就會變得有趣,簡單重復的練習也因游戲而變得生動起來,小朋友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效果也會更好。
日常生活活動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從家長的心理需要考慮,他們也希望老師更多地關注幼兒的生活護理而不是學習,所以將數學知識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活動中就是數學老師必須面對的一個課題。據此,我們設計了一些游戲,讓幼兒在生活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如何教幼兒學數學呢?絕大多數幼兒對玩具、食品、游戲等很感興趣,但注意力不會持續太久。比如,在教孩子認讀數字時,可以用棋子、餅干、糖塊、葡萄玩具等作教具,寓教于樂,循序漸進,一次教一個數字,解釋數字的形狀,幫助孩子記憶。通過舉例,幫助孩子理解。當教到“5”以后,也可以用錢幣(硬幣、紙鈔)作教具,孩子們都喜歡動手操作,做游戲。教師可以利用孩子的這種心理進行數學的學習。如許多孩子喜歡將東西弄倒,也喜歡拿物體拍水,我們可以將這兩個動作融合在互動游戲中。玩水時,你可以將三個玩具動物或人物卡通在水池邊一字排開。然后,你數它們的個數,并逐個將它們推入水池,當一個卡通潛入水中時,和你的孩子一起做減法:“一個潛水后,還剩兩個。”第二次做該游戲時,你可以向孩子指出誰是第一,誰是第二,第三,并增加個數。這些游戲將增加孩子在數字、數數、數量、序數排列和減法方面的經驗。
結合幼兒感興趣的特例設計數學游戲。幼兒由于年齡較小,不能保持長久的注意力,對于枯燥的數學更是愛不起來,注意力集中不起來。一次,組織幼兒看魔術表演,我發現在整個過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觀看。這說明,幼兒不是不能相對時間長一點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視內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兒的內容和形式就能讓幼兒保持長時間的注意。所以,掌握了方法也是可以設計出新穎的活動來。
二、將趣味數學結合在運動中
有人說,幼兒是在摸、爬、滾、打中認識周圍世界的,由于年齡原因,幼兒更喜歡運動,順應這一年齡特點,我注意將數學練習和體育游戲結合起來,讓幼兒在運動中學數學,效果很明顯。
1.改編現有的體育游戲
很多體育游戲注重幼兒基本動作技能的訓練,簡單有趣,深受幼兒的喜愛。如果將數學知識融入其中,既練習了動作技能,又鞏固了數學知識,可謂一舉兩得。在傳統的體育游戲“拍皮球”“跳格子”中,我結合“1和許多”的教學和“三以內的點數”,在原來的游戲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許多下”“拍三下”和“跳一下”“跳許多下”“跳三下”等,改變后的游戲深受幼兒喜歡,不僅鍛煉了幼兒的體能還使其掌握了數學知識。
2.根據需要創編新的體育游戲
原有的數學活動都是在室內進行的,我在思考如何將數學融入體育游戲中。實踐證明:根據數學教學的需要,創編一些容易組織的體育是可行的。在“按大小排序”的教學中,組織戶外體育游戲“我給球兒來排隊”;“按高矮排序”的教學中,戶外體育游戲“我給大家來排隊”;圖形的教學,可以在跳房子的過程中進行復習。結果表明:讓幼兒在游戲、運動中學數學比單純的數學活動效果更好。
三、將趣味數學體現在各領域教學中
《綱要》明確要求:“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游戲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中。”在各領域教育中應滲透數學教育,將數學內容與其他課程結合,讓它們之間相互促進,相互滲透,共同提高。
在藝術領域中,繪畫和泥工活動中,幼兒可以獲得有關空間、形狀、對稱意識以及體積、重量等感性經驗;在健康領域中,幼兒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形成空間方位意識;在科學教育中,幼兒可以自然地運用測量、數數等方法發現物體之間的數量關系和空間關系,提高數學應用意識,發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將趣味數學體現于日常生活中
生活是幼兒獲得數學知識的源泉。幼兒在生活中遇到的是真實、具體的問題,真正是他們“自己”的問題,因而最容易被理解,而且解決起來比大人給他們的那些問題容易得多,他們還會感到輕松、自然。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注重對幼兒進行滲透性、隨機性的教育,培養幼兒注意發現、獲得、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我們完全可以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確立整合的教育觀,根據孩子生成問題中的求知解惑、學習及發展等需要,將相應的有關數、量、形、時空等方面的數學內容較自然地與主題、與其他教學領域、與孩子的一日生活相整合,促進孩子多方面的發展。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去觀察,不斷去發現,不斷去探索,就能感受到幼兒數學帶給我們的無窮魅力,這也需要我們教師做個有心人,把握各種契機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激發他們對數學活動的興趣,讓我們的數學教學變得更加有趣、更加生動。
【參考文獻】
[1]張秀;數學活動因操作而精彩[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幼教研究);2009年02期
[2]孫文華;興趣是小班幼兒學習數學的源泉[J];科學大眾;
2008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