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
【摘要】語法知識的呈現歷來以教師講授為主,這種做法的優勢在于教師備課充分,講解起來條理分明;不足則是學生被動聽講和記憶,不能充分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新課標理念下,課堂要以學生為主體,就要求我們在傳統的語法教學模式基礎上去嘗試新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學生主體 語法發現 情景化 自主實效
一.引言
新課程對“教學”的理解是:教學不是教知識,訓練題目,不是教學生,而是幫助學生學習。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在語言“活動”中學習,在“自主”學習中發展,在共同“合作”中增知,在“探究”實踐中創新。語言學習要注重學習者自身的參與和體驗,所以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變化、發展的過程,也是師生、生生之間交流互動的過程。
二.傳統的語法教學
我國當前的中學英語語法教學普遍脫離語境,可稱為“講練法”,它強調對語法項目的系統性的歸納,語境化不夠、學生體驗不夠,缺乏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過于注重講解,采取“穿新鞋走老路”的方法,在此教學過程中只是枯燥的規則與重復機械的訓練,因此學生的學習動機不高,所獲得的語法只是很難保持及再現。
三.新課標下的英語語法教學
1. 語法發現-任務活動式教學
語法發現法是一種通過語言輸入,讓學生在感知語言現象、掌握語意的基礎上,自己觀察語法項目在語篇中的運用,進而分析語篇中的語法結構,從而發現有語法規則的教學(Ellis &Gaies 1998)。運用這種方法學習語法可以使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者轉變為主動的學習者和積極的思考者。
以必修5 Unit2 非謂語動詞做賓補的語法教學為例,下面是一位老師課堂實錄節選:
T: If I have another chance to visit the UK, Ill make myself absorbed in British treasure, have a lot photos taken there and want many postcards delivered to my students.
T: Please sum up the structure of “V+O+Done”.
因為該閱讀文章是關于英國的介紹,所以老師就設置了以下任務:
T: Now please give me some tips to make my trip enjoyable and worthwhile.
為了減輕任務的難度,老師給出了以下具體內容:
a.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do?(prepare; visa)
b. Where can I change my cash and travellers cheques?
老師讓學生分組,并以一小組代表匯報結果。
2. 語法情景化教學
語法學習不應脫離其使用的語境,教師應盡可能多給學生營造語言氛圍,與適當的語境結合,學生的體驗會更加深刻。以一位老師的“情態動詞”語法復習課為例,
開頭部分引出語法可謂是“潤物細無聲:
T: So many people are here. Are you happy and excited?
Ss: Yes
T: Do you remember confuscious?
S: Yes.
T: Confuscious once said:“what a joy it is to meet friends coming afar.”so I think you must be happy and excited.
T: How about the English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schools in Wenzhou? Can they be excited or happy here today?
S1:They must be happy and excited because you are the coolest man in Yueqing.
S2:I think they're forced to come here. They can't be excited or happy here.
S3: We're not sure of them. They may/might/coud be excited and happy here.
整個對話都是非常的自然和真實,因為它的語境就是當時真實的場景。所以教師要精心設計和組織課堂活動,設計符合學生心理特征的和反映教學目標的交際活動。
3. 自主實效語法教學
新課標要求下的課堂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去“做事”,要讓學生樂于接受挑戰性的學習任務,并且積極思考并參與。新課程標準提倡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正是“學習成效金字塔”理論中記憶效果最好的學習方式。“學習成效金字塔”是美國學者艾德加·戴爾1946年提出的。學習成效金字塔”示圖如下:
在新課程改革下,我們應該引導學生自覺地參加合作學習,采用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甚至是讓學生教學生的方法,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牢固掌握知識,在扎實訓練中生成能力,在體驗成功中提升學習興趣,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就會變得高效,學生的學習也會變得高效。
四.結束語
總之,英語語法教學不應是枯燥的規則講解和機械的句型操練。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下,教師應致力于把語法教學與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有機結合起來,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盡可能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努力發展學生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Ellis,R. & Gaies, S. 1998. Impact Grammar [M]. Hong Kong.Longman.
[2]中小學外語教學 第4期2007年
[3]中學外語教學與學 第5期2008年
[4]《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版)2003 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