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廣霞
摘 要:新課改實施以來,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方法依然沒有太大的改變和創(chuàng)新。小學低段的語文教學中,學生在識字寫字、閱讀、寫話、口語交際等方面的學習依然存在著不少問題。從識字教學、閱讀教學和寫話教學三個方面論述了在小學低段的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策略。
關(guān)鍵詞:小學;低段語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
目前,小學低段的語文教學依然普遍沿用著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方式,課堂教學的效果不夠理想,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依然感覺困難比較大。作為教師,對教學方式作出創(chuàng)新和改變以提高教學效果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和需要面對的問題。在下文中,筆者分別從識字、閱讀、寫話幾個方面論述小學低段語文教學轉(zhuǎn)變教學方式的策略。
一、識字教學: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是以教材內(nèi)容和教師的講解為教學中心,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差,識字教學的效果不好,因而小學語文教學必須改變這種單一古板的教學方式。
二、閱讀教學:讀、演結(jié)合教學
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對閱讀有初步的情感體驗。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采用讀、演結(jié)合的教學方法。比如,蘇教版二年級的《鄉(xiāng)下孩子》一課中,可請四個學生分別對文中的四個自然段進行朗讀,讀完之后,再對文中所描述的動作行為進行扮演,比如挖野菜、捉蝴蝶、逮小魚、含草葉等。在歡樂的氛圍中,讓學生明白課文主題:鄉(xiāng)下孩子的生活富有情趣,充滿歡樂,而且他們聰明能干,正在農(nóng)村鍛煉成長起來。
三、寫話教學:通過引導(dǎo)的方式鼓勵學生自由寫話
低段的每一篇課文里幾乎都有一幅插圖,這些圖是給學生提供參考,其實也可用于寫話教學。通過教師的語言引導(dǎo),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想象力,進行口頭的或書面的寫話。比如,在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的《歡樂的潑水節(jié)》一課中,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畫,然后讓學生說說圖畫中的景象怎么樣,接著用上基本句式說一說: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讓學生嘗試用“有的……有的……還有的……”來說一說。最后,引導(dǎo)學生說一說在潑水節(jié)這一天人們的心情怎么樣。
學生的思維緊跟跟著教師有序的語言引導(dǎo)的步伐,在不知不覺中已自主完成了寫話練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參考文獻:
李慧.小學低段圖畫書閱讀教學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