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對小學科學教學的方法的應用也有著促進,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主要就小學科學教學方法選用的現狀以及優化策略進行詳細探究,希望對實際教學方法的良好應用有所裨益。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方法;策略
小學的科學課程和其他的學科相比較而言,在知識面上涉及比較廣泛,并且有著較強的科學性,加上在教學內容不斷更新,這就使得教學方法的選用就比較重要。所以加強對小學科學教學方法的選用理論研究,對小學科學教育的質量提升就有著實質性意義。
一、小學科學教學方法選用現狀分析
小學階段是對學生進行科學教育的啟蒙階段,能夠對學生的好奇心以及對他們的科學興趣培養等起到良好效果,而采用科學化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就比較重要。但是當前我國小學科學教學的方法選用方面還存有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教師對新課程教育理念的認知程度還有待加強,這一方面的弱化就會對教學方法的選用產生影響。然后就是教師對科學教學方法系統沒有得到全面深化的認識,在對教學方法的運用方面沒有得到有效落實,以及教學方法的創新能力不強。
二、小學科學教學方法選用優化策略探究
第一,對小學科學教學方法的選用能力提升,要結合實際從多方面進行考慮,首先要從小學科學教師教育理念形成以及內化層面著手。對科學教師的隊伍進行規范化,然后增加科學教育專業教育比例,將部分學校過多的兼職科學教師實施優化整合從而形成專業化的教師隊伍,使教師團隊的穩定性先得到保證。
第二,加強小學科學教師對教學方法的全面認識,以及強化教學方法效果達成的對比分析,從而有效形成科學方法系統。要能對小學科學課程教學方法的情感因素內容深入挖掘,從認識小學科學教學情感態度價值觀內涵開始,然后對科學教學方法當中主體體驗對情感培養作用認識進行加強,從而將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意識得到調動。
第三,讓小學科學教師在教學方法的操作實效性層面得到有效加強,從具體的措施實施層面來看主要就是能夠了解科學教學方法實施的年級梯度變化,對于不同的年級要在參與度變化上有深度認識。也要能夠對學生的思維以及技能訓練的要求進行有效提升。例如在關于植物內容的學習中對簡單植物的觀察以及對植物生命周期的認識等,在不同的年級要能在觀察的范圍上科學化的制定。
第四,小學科學教學教師的教學方法創新能力要得到有效提升,這就需要科學教師在對教學素材的處理方面能夠進行靈活深入的挖掘,教學素材的調整要和實際教學情況及時聯系。以及對教學的素材來源和途徑積極拓寬,只有在這些方面得到了重視,才能使小學科學教學方法的選用更加科學合理。
第五,小學科學教學方法的實施操作要嚴格遵循相應的原則,在教學方法的落實過程中要能夠將探究理念進行滲透。首先要提出能夠探究的科學問題,然后作出假設,再搜集問題解決的證據和解決方案,結合證據對問題進行解釋,最后進行交流評價等。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科學教學方法的選擇要和實際教學情況相結合,并要能夠積極地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夠對學生的科學知識學習效率得到有效促進,才能夠使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張雪華.淺談農村小學科學教學的對策[J].科學咨詢:決策管理,2014(04).
編輯 姚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