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枚
任小艾老師曾經說過:“學生不會因為班帶得好而課卻教得差而原諒你;也不會因為你的課教得好而班帶得差而遷就你。教書育人缺一不可。”
我是一名班主任,又是一名數學教師。多年來,我在扎實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積極引導學生的辨證思維,把“愛心”與“智慧”結合起來,把教書與育人結合起來,努力當一名合格的創新型班主任。
擔任本屆班主任工作已經六年了,從小學一年級直到小學畢業。經過與學生多年的相處,我對他們有了充分的了解,建立了深厚的情誼。這個班一年級入學時有學生36人,后因各種原因轉進轉出,現有49人,其中男生26名,女生23名。大多數學生學習目的明確,態度端正,上課積極發言,認真聽講,能自覺并獨立完成作業。少數學生心理素質差,學習能力差,經過說服教育,能勇于認錯,改正不足。個別學生愛惹是生非,甚至有時上課故意搗亂,學生家長也不配合老師教育,增加了學生思想轉化的難度。
針對上述班級實際,我進行了認真的分析,決定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動以愛心,曉以智慧,揚長攻短,蹲下身來與學生交流,收到了較理想的效果。
一、動以愛心,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班主任工作是一門心靈的藝術。通過實踐,我深刻體會到,要走進孩子們的心扉,不斷發現孩子們的閃光點,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是需要花長時間下大力氣才能奏效的。只有拉近心與心的距離,老師的話學生才聽得進,才能發揮作用。不懂得教育規律,不善于潛移默化,不分析學生心理特點,不愿意做深入細致的工作,很難成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
班上有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惡作劇大王”周成,不愛學習,潑皮膽大,伺機搗亂,是老師們最頭疼的學生。為了轉化這個調皮學生,我多次家訪,征求家長的意見,與學生促膝談心,向他的好朋友調查,偶然了解到他最喜歡踢足球。這個信息讓足球盲的我欣喜不已。為了拉近我與他之間心的距離,我下班后在網上收集大量的賽事信息,記下一些足球明星的個人檔案。在一次與學生閑聊中我故意把話題引到足球方面,當聽到我近似專業化的講評時,不理不睬的他突然驚訝地看著我,慢慢地加入談論中來。我便抓住這個有利的契機,結合數學知識,講解足球進門時的角度、力度的科學性,告訴他要踢好足球不但要身體健壯,還要有科學知識、有靈活頭腦才行。在一次班會總結上,老師、同學們都說周成上課認真了,作業也能按時完成了。為了激勵他,我因勢利導,利用他的體育強項,任命他當體育委員。信心百倍的他,一學期時間,轉變成一名認真負責的好學生,期末被評為文明學生。
二、曉以智慧,引導學生自己教育自己
班主任工作,不能只停留在關注學生成績和生活的冷暖上,還應該與學生交友,伴隨他們的每一步成長。只有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教師的語言行動對學生才有震撼力。我體會到,在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時,不能搞簡單枯燥的說教,而要對學生作深層次的了解,啟迪學生的聰明智慧。因此,我常常設身處地,潛心學習探索學生心理的教育和矯正方法,不斷充實自己,巧妙解答一些伴隨學生成長中遇到的困惑,引導他們自己教育自己。
班上有個學生叫王虎,聰明而不好學,接受知識只求一知半解,嚴重偏科,喜歡唱歌,迷戀上網,家長也拿他沒有辦法。有一次上音樂課,他故意不帶吹管,在課堂上為所欲為,時而彈老師的鋼琴,時而搶同學的吹管,時而跑向教室后面欺負同學。老師批評他,他不但不服,反而以拳頭相對。我知道這個情況后,沒有當眾批評他,而是找他個別交談,幫他泄憤解悶,使他認識到,擾亂課堂秩序不對。事后,我又利用他對網絡的興趣,晚上抽空與他上網聊天,在平等的交流中,使他漸漸認識了如何正確對待網絡,重新回到學習中。他若有所悟地說:“心里不爽,找老師聊一聊就好受多了。”我還注意在數學課上提問他,告訴他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神通廣大,魅力無窮。比如,網絡雖然是個虛擬平臺,它傳輸和接收信息的功能,卻是與數學計算密切相關的。從而引導他認識數學的作用,激發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另一方面,我有意識地利用學生常犯易犯的錯誤,讓他在發現錯誤和糾正錯誤的過程中提高數學思維能力,變錯為寶。
三、揚長攻短,讓心靈愉快成長
作為班主任,要有博大的胸襟,真誠接納每一個學生。我在實踐中深切感受到,新時期的班主任,不再是“嚴師高徒”型的,也不是“保姆汗水”型的,而是“自主創新”型的。班主任既要抓整個班級的班風學貌,又要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激發學生的自信,發現和發揮學生的長處和潛能,使其最終走向成功,讓他們的心靈在愉悅中成長。
班上有位女學生薇薇,被同學們稱為“日本小慧子”。她善良乖巧,熱愛藝術,老師和同學們十分喜歡她。她經常參加省市級繪畫比賽,多次獲獎,卻很少看到她花季的臉上露出笑容,因為她總是為自己某科考試的失利傷心落淚。帶著真切的關注,下課后,我和她促膝談心。原來她的數學基礎差,再加上繪畫養成的慢動作,每天別人2小時可以做完的作業,她要花雙倍的時間還做不完。晚上想睡覺,又怕作業不能完成,第二天挨老師批評。雖然她已疲憊不堪,卻是難以完成。每次考試失利,她就認為自己笨,還拖班級的后腿,因而很氣惱。于是,我根據她的具體情況,與任課老師商量,為她特制了學習計劃,允許她碰到20分鐘還沒有思路的題目,可以不做,但第二天必須問老師和同學。為了打消她的顧慮,鼓舞她的自信心,我還根據她的特長,讓她擔任班上的板報編輯。她會寫會畫,責任心強,組織主辦的板報期期出色,同學們為她喝彩,為她驕傲。在老師的鼓勵,同學的幫助下,她不但發揮了自己的繪畫專長,而且語文數學成績也顯著提高。現在,她已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自信的她,信心十足地迎接著理想中學的召喚。看到她臉上那份開心的笑容,我的心里也樂開了花。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學生在我的贊賞中感受快樂,我在學生的成長中體味幸福。經過師生們的共同努力,我們這個班已經形成團結友愛、互助合作、你追我趕的局面。我用愛心和智慧去親近學生,教育學生,感化學生,學生把我當成“忘年之交”“知心媽媽”。
編輯 孫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