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日益加強,在各種新規則下,會計的法律法規和經濟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復雜的經濟環境條件下,會計人員在處理個人與企業、企業與社會、經營者與投資者等之間的利益關系時,不少會計人員往往違反會計法規。本文通過企業倫理的視角下對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障礙與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路徑進行探討,論述了企業倫理視角下的會計職業道德的含義,分析了企業倫理視角下的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障礙以及原因,最后提出了企業倫理視角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路徑。
關鍵詞 企業;會計;道德建設
一、企業倫理視角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相關理論概述
(一)企業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的關系
1.企業倫理、會計職業道德
企業倫理一般是指是指企業全體員工認同并在實際處理各種關系中體現出來的善惡標準、道德原則和行為規范。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倫理實踐性的具體體現, 是指導和制約會計行為, 調整會計與社會、會計人員與不同利益集團以及會計人員之間關系的社會規范。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工作之本, 是會計業得以延續和發展的生命之源。
2.企業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的關系
企業倫理為會計職業道德優化裂變提供倫理氛圍。在復雜的經濟環境條件下,會計人員在處理個人與企業、企業與社會、經營者與投資者等之間的利益關系時,時常出現“道德天平”的傾斜,實踐中出現的會計造假、財務丑聞就是印證。可見,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市場無法剔除的制約因素, 是企業倫理的內在變量。
二、企業倫理視角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分析
(一)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存在的問題
1.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淡薄
許多會計人員缺乏會計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意識,會計職業道德狀況堪憂,他們不經常關注和學習研究有關的會計法規,認為只管做好本職工作就行,甚至更不能嚴格的做到遵紀守法。而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國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滯后性,從而導致了一些會計人員的會計職業道德觀念的嚴重缺失。
2.職業道德品質敗壞,追求私利,監守自盜
一些會計人員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膨脹,喪失了最基本的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故意偽造、變造、隱匿、損壞會計數據,利用職務之便貪污、以身試法貪污挪用公款,將國家和集體的財產所有權轉移到個人手中,侵害國家和集體的利益,甚至走上了刑事違法犯罪的道路。
3.違背準則,弄虛作假
會計職業界違背準則、弄虛作假現象嚴重。有的會計人員在國家、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時,不能夠堅持《會計準則》的要求,喪失立場,違反會計法律制度的規定。在會計工作中串通單位領導,為他們違法違紀活動出謀劃策甚至直接參與偽造、變造虛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
三、會計職業道德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社會環境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影響
內部環境需要企業從倫理視角建設會計職業道德,會計人員常常需要做出主觀判斷和抉擇,在涉及行為標準和職業道德規范時,常見的是“道德兩難”問題,會計人員最后要么選擇了遵守了行為標準和職業道德規范,要不就是違反了行為標準和職業道德規范。在權衡各方面的利弊時,影響他們做出選擇的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其從業環境,當會計人員與單位負責人發生道德沖突時,會計人員就會面臨兩難選擇,如果堅持會計職業道德準則,就很有可能會被辭退下崗,造成有些會計人員在領導的指使下被動地做假賬。
(二)會計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由于企業是社會各方面利益的聯盟機構,會計人員在做出違法違紀會計行為時,一般都在工作職責范圍內,這就反映了會計人員自身道德素質偏低。毫無疑問,其形成的原因與法制教育不夠極有關系,也有社會不良風氣和單位負責人道德水平的影響。由于一些會計人員的學歷層次普遍較低,而且也沒有對會計理論知識接受正規的系統培訓,有的甚至混淆賬簿和記錄科目之間的對應關系。
(三)會計人員本身的原因
多在基層工作的會計人員素質較低,再加之缺乏應有的會計職業道德,也就使得自覺性差,最終造成會計這個職業的不良風氣。特別是人們在物質利益的驅動下,某些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不良思想的出現,削弱了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等進步思想,某些會計人員在會計法律面前一意孤行。
(四)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滯后
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不僅是經濟體制在很多領域上的變革,而且也是人們思想觀念上的一次大變革,許多方面都要建立新的體系。但遺憾的是,與國外的相比我國的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已遠遠落后,迄今為止,我國還沒有專門針對會計人員制定的職業道德規范準則。
四、從企業倫理視角下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路徑分析
(一)優化會計工作環境
建設實現良好的倫理氛圍來完善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會計人員不僅工作在會計領域,而且也生活在社會環境中,其職業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會的影響和各種不利因素的干擾。在一個公共意識低下,職業道德意識薄弱,自我中心突出的社會環境下,不可能創造出一個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素質,凈化外部環境,提高社會各界對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關注和支持的程度。會計人員不應因環境惡劣而放棄自身的道德價值觀念修養,“出污泥而不染”應是會計職業界的崇高追求,是最終贏得社會尊重,提高行業信譽的重要保證。
(二)健全和完善會計監管機制
強化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以及加強企業倫理下的職業道德規范建設。為了規范會計師行業的良好形象,應發揮會計職業團體的成效,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健全和完善會計監管機制是改善單位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一項重要策略。建立一套比較完善的會計人員考核、競爭、激勵和約束機制,能充分調動會計人員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企業內部要加強會計管理制度的建設,因為它是改善單位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率的重要途徑。
(三)健全法律法規
結合我國實際情況修改、完善有關法律和改進相關法規,對現有法律法規中相關責任和處罰不明確的條款加以完善,并對法律法規中未涉及而現實中存在的情況作出規定。提高立法的科學性和執法的可操作性,切實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及時修訂和完善現行的法律法規體系,并以法律法規的形式,規范會計行業出現的職業道德建設的新問題,為會計監督工作創建相對良好的社會氛圍。
(四)構建完善的道德教育體系
當今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體系還不夠完善,從現有高校設立的會計相關專業情況來看,很少有會計人員在后續教育中接觸到職業道德規范的相關內容。職業道德教育是每一個會計人員應具備的品質和信念,會計教育不僅要傳授技巧,還應灌輸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標準,更要注重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
五、結論
在企業倫理視角下對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障礙以及路徑分析,首先在企業倫理視角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有著鮮明的政治性、原則性、無私廉潔等特點,并且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有著愛崗敬業、城市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內容,然而這些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有著很大的作用。因此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會計行業健康發展的根本。但是,在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中不免會遇到一些問題。職業道德品質敗壞,追求私利,監守自盜,喪失了最基本的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會計職業界違背準則、弄虛作假現象嚴重等等現象都會成為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中的障礙。但可以從以下幾點掃除障礙來加強會計職業道德的建設:優化會計工作環境,健全和完善會計監管機制,健全法律法規,構建完善的道德教育體系等。總之,企業倫理視角下的會計職業道德的建設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改進。這樣,會計行業才會擁有一個“誠信”良好的會計環境。
參考文獻:
[1]王玉蕾.論優化企業會計行為的途徑[J].商業文化,2011.09
[2]宋利宏.完善會計監督體系的對策[J].商業經濟,2011,07
[3]程勇.企業倫理視角的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障礙與路徑探討[J].企業經濟2011,05
[4]劉小景.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及主要途徑[J].考試周刊2011,56
[5]馬玲.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會計職業責任[J].新西部,2011,21
[6]陳翔.基于新形勢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研究財經界[J].2011,09
[7]宋曉霞.淺談會計職業道德建設[J].現代經濟信息,2011,14
[8]武君萍.新形勢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思考[J].China'sForeign Trade2011,12
[9]范國華.關于知識經濟時代會計誠信問題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1,21
[10]王瑞雪.關于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的路徑探討[J].中國外資,2011,04
[11]姚晨.淺析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現狀及治理[J].經濟研究導刊,2011,20
[12]王琳.會計職業道德失范原因探析[J].商業時代,2011,24
作者簡介:
吳脊,(1991-),女,土家,重慶市酉陽縣人,研究生,單位: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會計學專業,研究方向:會計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