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行
晚山靜好,禽鳥棲息林間;深潭無波,魚龍潛身潭底。靜好蘊藏生機,寧靜孕育力量。
先哲有言:“致虛極,守靜篤。”寧靜生定力。光明總是安靜而美好。錢理群先生認為,年輕人要想抵御誘惑,就要打好光明的底子,無論是知識底子還是精神底子,內心都要打好一個光明的底子。“孰能濁以靜之徐清?”當遇到外在黑暗的時候,喚醒內心的光明,激活心底的定力,你就不會被壓垮,你就不會與外在的黑暗同流合污。
“靜而后能安。”一個人最好的模樣大概是要平靜一點,在沒有人看到你的時候依然能保持節奏。這樣或許會走得慢,但會走得堅實,不怕一腳踩空,也不怕走到別人的軌道上去。
定力凝聚力量。“知識即力量”,知識的獲取離不開閱讀。閱讀是一件需要定力的事情。閱讀影響著人們的文化素養、精神世界,有定力的閱讀會為我們的行走積蓄巨大的力量。
每天比昨天更懂得愛與寬容,就是每天在積累一點點的成功。每天一點點的成功,連在一起就是一個成功的人生。有定力的人才會實現這樣的人生,成就一個有靈氣的自我。
力量成就事業。盧梭說,“人類無疑是有能力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生命的質量的,人是可以使自己生活得詩意而又神圣的。”山西大同有一家“無聲餐廳”,從店主到店員,都是聾啞人士;從點菜到買單,服務全程無聲。這樣的美好叫安靜,這樣的事業叫自強。
也許有人信奉現在是一個“看臉時代”,但是,人生路漫漫,最后勝出的,總是那些靜修人品學識、奉獻力量才干的人。急功近利,心浮氣躁,才會熱衷“山寨”。“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我們需要的是培植并呵護寧靜的能力,寧靜得智慧,智慧育創新。
山高神秘,潭深奧妙。求索的道路,前行的方向,幽邃遙遠。胡適先生教誨我們:“怕什么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牽手寧靜中積蓄的力量,邁開腳步,走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