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渝
摘 要:速寫,是快速概括地描繪對象的一種繪畫手法,也是培養形象記憶能力與表現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在美術教學中,速寫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可以為學生打下良好的繪畫基礎,還可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初中美術;速寫教學
在大談素質教育的當今社會,學生的教育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文化課的學習,美術學科也被社會更多地關注。然而,由于城鄉的差異,農村學校的美術教學受到社會觀念、學校條件、學生經驗的限制,仍然存在美術學科地位不高,師資力量薄弱,學生在美術表現能力與城市里的孩子有較大的差距等問題。再者,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新的課程改革的深入,我國中小學美術不再以繪畫為主,設計、版畫、雕塑、手工制作、攝影等都搬上了美術教科書,這就使城鄉孩子美術學習的差異就表現得更加明顯。
速寫屬于素描的一種,同素描一樣不但是造型藝術的基礎,也是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它是在較短的時間內,用較快的速度,扼要地將生活中常見的所見所感,用繪畫的方法來表現、記錄的一種寫生樣式。現代教學中速寫常作為造型藝術中基本功訓練的一種方法,是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能力的一個很好的途徑。長期以來,在中學階段速寫一直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只是被當作造型基礎訓練的一種方式。其實速寫也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是積累創作素材的重要手段。它有著其他藝術形式不可替代的藝術價值,有其自身獨特的審美特征和藝術感染力。而且,速寫是最不需要條件、最方便的訓練手段,可以不計場地,不需要完整的時間和復雜的條件,一支鉛筆,一個小本就能隨時隨地進行。這一點,在缺少資源的農村美術教學中是極為方便適用的。
一、速寫的方法
農村中學的學生由于條件的限制,美術基礎普遍薄弱,有的學生甚至沒有上過真正意義上的美術課。速寫對于他們來說,是一門陌生的技藝,那么如何引領他們進入藝術的殿堂呢?作為初學者,學習速寫要遵循的規律是,由慢到快,由靜到動,由繁到簡,由細到放,由單人到多人,由局部到場面,循序漸進。
1.由慢到快,由靜到動
速寫,速就是快,就是要快寫快畫。所以,很多初學的學生都是一味地追求快,生怕慢了,所畫的對象走了,或者動作變化了。但快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要記錄可視對象。如果造型能力較差,速寫畫得很少的人,一味追求快,而沒有達到記錄形象的目的,那快是沒有意義的。對于寫生能力不強的人來說,想快也不可能。因為面對對象,腦子雖然想快,可手卻不聽指揮,跟不上大腦思維,將對象畫得面目全非,把握不了形象特征,同樣是一點用處也沒有的。初學時,教導學生從慢開始,將速寫的速度放慢一些。選材要先畫靜態,后畫動態,如躺著休息,坐著寫字,站著說話等。開始可在學生中挑選模特擺出特定的動作進行訓練,待熟練后,再到生活中去畫自然狀態下的靜態形象,然后逐漸加快速度,加大動作,最后進行畫快速動作的訓練,如畫走、跑、跳等各種運動動作。由慢到快,循序漸進,這是造型訓練的必然過程。
2.由繁到簡,由細到放
速寫是記錄收集生活素材的重要手段,需要高度概括與提煉。這種能力,也要由易到難進行訓練。初學速寫時,教師應注意指導學生,要把畫面盡可能畫得精細一些,繁復一些,內容多一些。如果一開始就草草幾筆,必然使得形象失去控制。因此一定先收得住,等熟練之后再逐漸放開手。只有長期培養深入細致的功夫,再放開畫,才能簡而有物,放中寓精。
3.由單人到多人,由局部到場面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場景都是人與人、人與景物交織的畫面。學生初學速寫,見到稍微復雜的場面,往往不知如何下手。所以教師在訓練中,可先選取單個人的場景來畫,等到熟練后,再逐漸增加人數,雙人組合,多人組合以及人與景的組合。這樣學生由易到難,對于場景的把握就比較容易了。
二、速寫的步驟
我們畫速寫并不是隨心所欲地亂畫,在畫之前先要觀察,然后要動腦筋構思一下,還要加上想象和記憶的功夫。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發現有的學生什么都看,什么都想兼顧,結果什么都沒有抓住。所以教師一定要注意引導,觀察速寫對象時一定要抓住對象的形象特征、動態及神情。而一般的比例、位置、結構等,要靠平時對人體知識的掌握,尤其是運動規律的掌握。觀察時要抓特點略一般,抓主要形象略次要形象。學習繪畫是一種艱辛的勞動,畫速寫決不是照抄對象,所以在速寫寫生中應注意多動腦筋,結合優秀示范作品認真對照思索,把觀察到的形象的主要特征、神情動作盡量記下來,這樣才能在對象脫離視覺范圍的情況下,依靠記憶去完成速寫。畫速寫記憶力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記憶中的形象卻往往是支離破碎的,所以我們需要去修補它,美化它。這個時候就需要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對記憶中的速寫對象進行合理的聯想和加工,使得畫面更加的生動,形象更加的鮮明。
三、速寫的原則
速寫訓練除了要有以上的藝術規律和科學的方法必須遵循,還要有一套基本原則需要遵守。
1.整體觀察,主次分明
一幅好的作品,也是一幅好的構圖,要在變化之中尋求統一,使得整個構圖和諧。而初學者很容易由著自身的喜好去觀察一些細微的東西,從而忽視了整體的布局。或者有的學生又生怕畫面不夠生動,想要面面俱到,把他看到的所有細節都表現出來,以為這樣作品才豐富。其實這樣的想法都是錯誤的。教師應該教導學生,構圖時一定要從整體著眼,抓住主要的動勢和重要的地方,不能只摳細部,無論你怎么看對象,都要堅持從大局出發,主次分明。這樣才能使作品松弛有度,統一均衡。
2.用筆沉穩、準確
速寫對許多初學者來說很難掌握,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于“速”字的理解偏頗。有些人認為畫速寫畫得越快越好,這是一個理解的誤區。實際上,越是快速度越要求穩,心浮氣躁,心手不相應,就會錯誤百出,欲速不達。所以心一定要靜,手一定要穩,全神貫注,才能下筆準確,少出錯誤,提高速度。
準確,是速寫的關鍵,只有在準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追求形象的變化。有些學生急于求成,還沒有畫準的能力,就急于講趣味要變化,這是過不了造型關的。所以,基本功的踏實才是創作出優秀作品的前提和基礎。
總之,速寫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雖然有其局限性,卻也有著它獨特的魅力,在缺少資源的農村美術教學中也是很容易推廣的。作為一名農村的美術教師,在我們的藝術基礎教育中應該因地制宜,不遺余力的推崇速寫訓練,使學生加深對生活的感悟,從而真正提高其藝術表現力和藝術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