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善飛
摘 要:白居易說:根情苗言華聲實義。“根情”,“情”是文章的根本,是寫作的基本要求。羅丹也有一句話:“藝術就是情感。”以情感人是文藝作品的共同特征。寫作時離開了感情,猶如蒼白的紙花沒有生命的活力。在近些年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高中生的作文存在一些普遍性的情感問題:感情缺失、矯情造作、冷眼薄情、憤世嫉俗……造成現在千篇一律,無病呻吟之作泛濫成災。可見強化情感教育在寫作教學中不容忽視。
關鍵詞:高中作文;情感教育
作文是知識、能力和感情三位一體的精神產品,但三者的關系又不是平行的。當我們把“情”放在一個大的范圍來考察,就可以發現“情”有著更特殊、更重要的地位。發諸真情,訴諸筆端,古今中外皆然。文章總要打上思想感情的烙印。高中語文作文過程中思想感情始終起主導作用。學生的思想水平、認識問題的思維尺度,對待生活的態度,直至他們的歡樂、苦惱、心靈深處的“悄悄話”,都會在作文中透露出來。那些貼近高中學生現實生活、符合高中學生心理特征的作文題,更能撞擊學生心靈上的火花,喚起他們的情思。思想情感是立文之本,思想水平的高低制約著作文思想立意的高低。
一、利用經典激發情感
曾經有哲學家說過:如果要感受上帝的存在,最好的方法就是接近他。對于寫作也一樣,要保證學生能夠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就需要學生深入到作文深入進行探究了解。為了讓學生了解作文的本質,就需要讓學生對需要經典優秀的文章來進行品讀,在對經典文章進行品讀的時候,首先是從詞語、句式以及謀篇布局的上來進行思考,讓學生在對文章品讀結束之后要產生一種煥然大悟的感覺。最重要的是,是讓學生對文章中所表達的情感思維進行體驗,讓學生通過對文字進行閱讀內心會產生一種感同身受的感覺,然后在進行作文寫作的時候,就會注重文字中情感力量的表達。比如教師讓學生對《我與地壇》這篇文章進行欣賞,在欣賞的時候,讓學生透過文字來表達作者一種對生活的無奈之情,面對突如其來的疾病的時候,作者是如何來對內心情感進行表達的。學生在欣賞的時候就會將自己在面對挫折時候的情感結合起來,而作者在生活面臨變故的時候,母親對自己依舊不離不棄,作者也會聯系到自己的親人對自己默默付出的情感。此后,教師讓學生以“無言的等待”為話題進行寫作的時候,學生就會聯系到《我與地壇》中情感表達的方式,在進行寫作的時候就會運用一些樸實的語言來表達真實的情感,避免浮躁沒有營養的文章的出現,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也提升自己自身的思想深度。
二、要深入生活感受生活
生活是文學創作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離開了生活就如同無水之舟寸步難行。魏巍在談到《誰是最可愛的人》時說:“在現實生活中的深入感受對寫作的人是多么的重要!你感受的深了,寫出來也就必然有那么股子勁,人家讀了也就感受的深,你感受的淺人家從這感受的也就淺。你根本沒有感受呢,那就用不著說了。”人生是一部大書需要教師教育學生來讀,讀親人的溫暖讀朋友的情誼,讀老師的關心和愛護讀社會生活的千變萬化。學生只有對這些生活現象認真地思考、感悟,才能說出真話才予出真情,寫出有血有肉有境界的好文章來。
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態度處理生活素材。在現實生活中肩光明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既有正面池有反面。作為客觀現實反映的文章當然也可以寫生活的陰暗面或反面,關鍵是抱著什么樣的心理,采取什么樣的態度來寫。作為語文教師要教育學生用積極樂觀的態度、發展辯證的眼光來抒寫生活。如2010年山東省高考作文題人生的一切變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陰影構成的。要求考生根據讀后的感想寫一篇文章,考題直指社會中的亮點、瑕疵與不和諧因素,要求考生正確的對待現實中的一切。
三、師要注重多種情感教育以傳統美德滋潤學生的寫作心靈
首先,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愛國愛家的情感教育。燭之武憑借他的智與勇說退秦軍;藺相如以他的機智與英勇保護了趙王的顏面。劉和珍、張靜淑、楊德群等為中國的前途欣然前往政府請愿在彈雨中相互救助雖殞身不恤;以水生嫂為代表的一群婦女為了保衛家鄉,毫不畏懼,拿起槍桿打擊日本鬼子……這些都是愛國愛家教育的好素材。
其次,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真情感恩的教育。有真情才能寫真心。“知恩圖報”、“生當隕首,死當結草”、“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與地壇》中母親無私的愛《祭十二郎文》中失去親人的痛苦呼喊,《陳情表》中祖孫二人更相為命的感人親情,《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偉大的革命友誼《孔雀東南飛并序》中劉蘭芝和焦仲卿用自己的生命來捍衛的愛情。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教學中教師若能適時引導學生將從中感受到人間美好的真情,可以使他們用心靈感悟親情、珍視友情,從而懂得珍惜生活。
再次,教師應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人生、關注社會做大氣澳然、才氣沛然的“大我”:像李清照“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像岳飛“待從頭收拾舊河山朝天闕”;像毛澤東“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強化學生在社會舞臺的角色意識,培養他們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走出“小我”學生就不會沉迷于身邊的瑣事,所思所寫的就不只是一己之悲歡,而是到社會大舞臺中展示自我的個性和風采。
四、包容異見疏導情感
盡管說高中生已經逐漸形成自己的個性思維,但是畢竟心智還沒有成熟,在看待事物的時候還是懷著一種偏見的眼光,往往會事物評判的時候會具有一定的主觀性,而面對別人的意見的時候會懷著一種排斥的心理,這就容易造成作文中所體現出的思想情感過于主觀。因此教師就需要對學生的情感進行疏導,但是疏導的過程需要經過循序漸進的過程,尊重學生,傾聽學生讓學生自己認識到自己的認識是存在問題的,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才會吸引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作文教學也不例外。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為教師了解、分析、掌握學生的思想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機會。因為學生在作文中反映的思想,表露出的認識水平,是教師平時很難捕捉到的。教師可以抓住這個良機,培養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美的思想情感,從而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情乃作文之生命。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應該把人和人的思想情感作為出發點,要培養知、能、情統一的全面發展的人。教師要利用一切手段,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思想情感,從而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只有如此,作文教學才能真正提高效率、開創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