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海艷
高中階段的視唱教學是音樂生理論教學的基礎內容之一。它是音樂基礎知識和各項技能訓練的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視唱能力的提高對學生感受音樂、理解作品、表現及創(chuàng)造音樂起著重要的作用。
然而就目前狀況來看,視唱教學卻不容樂觀。根據我多年教學實際調查,學生的普遍反映是對視唱教學感到畏懼、覺得枯燥、不愿意主動學習,很多學生甚至到畢業(yè),連一些非常簡單的曲譜也視唱不了。原因何在?該采取怎樣的對策?帶著這個問題,我作了調查研究。
一、音樂教師的備課有待研究
1.對高考視唱教材進行研究。教材中的視唱曲一般都缺少流暢性。學生想要練好視唱,既對曲目要求上口還要簡單易記,歌曲旋律的重點或難點要讓他們容易掌握。所以,我在備課時,除了認真鉆研教材之外,還額外找了很多適合學生的曲目,以此來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以保證學生在視唱教學中能夠認真練習,偶爾,我還會選擇一些流行歌曲的曲譜讓學生們邊唱邊分析是誰的作品,這樣極大的豐富了我的課堂內容,也提高了課堂效率。
2.研究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視唱學習我認為可以分為三個過程:一是認識曲譜,首先必須要瞬間認清曲譜,不能唱譜的時候有遲鈍狀態(tài),這來自于學生識譜的基礎,一定要循序漸進,熟練最基本的音位節(jié)奏。二是對曲譜的整理、加工,唱譜時候要加入跟唱歌一樣的情感,不能單純的唱譜。三是完整的表達。用歌唱的形式表達出來作品要表達的情感,注意強弱記號和各種表情記號。
3.研究課堂教學流程。想要上好每一堂課,就要認真琢磨每一個學生的心理,了解他們的每一個主觀意愿,接受他們每一個建議,只要是學生樂于學習,那么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然我們再怎么備課都是無濟于事的,所以,要認真研究課堂上的流程,該先激趣,然后引導,后是傳道授業(yè)解惑。
二、課堂的教學結構安排還有待改進
應該要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我認為核心是首先優(yōu)化學習的過程,這也是省教育教學專家們的共識。應該重視以下三個方面:㈠注意激發(fā)學習興趣;㈡注意引導了解樂曲的內容;㈢多讓學生練習。這三點是必須要做到的。
1.激發(fā)興趣要到位。既然知道學生害怕視唱,不喜歡視唱,就要想辦法讓學生不怕,讓學生喜歡,那么該怎么做呢?我總結就是,別把他們當成是高中生,應該把他們當成孩子,課堂變成游戲的樂園,寓教于樂永遠是最好的教學方法。用比賽的方法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的自尊心決定他們不甘于落于人后,必然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2.理解樂曲要到位。每一首視唱曲都有其自身的特點,有其想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不能千篇一律,絕不能讓學生把自己的嗓子當成一個傳聲機,只負責唱出旋律,不考慮情感的表達,都要當作一首歌曲去表現。學生通常唱歌時候感情到位,有時甚至過了,但在視唱時就是一個沒有靈魂的歌者,怎么唱都是行尸走肉,所以,要靠平時一點一滴的引導,積累,啟發(fā),爭取慢慢改變學生的視唱狀態(tài)。
3.練習要到位。(1)單小節(jié)聽唱。(2)一個樂句聽唱。(3)一個樂段聽唱。(4)師生共唱。這些都是要一步步的做好,不能激進,不能毛躁。
在人類社會中,音樂是代表著時代精神而產生的,音樂能讓人精神愉悅,心境開闊,并且能夠延年益壽,有關醫(yī)學專家研究證明,音樂不僅能對神經系統有個良好的刺激,而且對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都有著良好的作用,音樂還可以改善記憶能力,深化記憶。音樂還能改變人的情緒,使人常保青春。
我會在我的課堂中,不停的告誡學生,學習音樂有無數的好處,讓他們從心靈深處喜歡音樂,讓他們每天都能唱一唱,想一想,自己是懂音樂的人,該怎么樣讓音樂存在于自己的生命中,怎么樣能讓音樂發(fā)揮超強的能力,讓自己變得與眾不同。
多年的音樂教學告訴我一個真理,用心研究每一個學生,用心備好每一節(jié)課,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才能配做一名好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