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秀芹
摘 要: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注意保護視力,近視一旦形成,將影響學生身體健康和一生的發展。因此,每位教師要有強化訓練學生,養成良好書寫習慣的責任意識。
關鍵詞:預防近視;書寫習慣;審美習慣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自1996年以來,每年的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宣傳活動日。愛護眼睛,預防青少年近視的呼聲不斷,可是全中國、乃至世界的近視患病率逐年上升并且日益呈現低齡化,甚至已經發展到幼兒階段,這已經是很多大城市兒童醫院面對的突出問題。為此,我們課題組對隴西縣小學低年級至高年級不同年齡段,從城市到鄉村的學生做了一系列調查,現在僅從學校教育這一方面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究,認為近視預防的最佳時期是在學齡兒童入學的最初一年內。因為到中、高年級時,錯誤的姿勢已經難以更改,并且有的已經傷害到了眼睛。所以,只有在學齡第一年內養成正確、良好的書寫習慣,孩子有了用眼衛生的認識,才可以從根本上有力扼制近視的發生和發展。那么,究竟該怎樣做到呢?
一、制定統一、規范的行為標準
在教學工作中,我們一直教育學生寫字要做到“一尺一寸一拳頭”。但是在具體的寫字執筆練習中,六、七十個孩子的坐立、書寫姿勢是六、七十個樣子,并且說話的、扭動的、站著的,不一而足,根本找不到一個像模像樣的。通過這次課題研討活動,我才發現除了古人握毛筆的姿勢很規范外,根本沒有一個權威的握鉛筆的規范。比如握筆時,有的資料顯示拇指、食指、中指握住筆桿后,食指、中指要在一寸遠的環行線上,筆桿與紙面呈60度角;有的則顯示,拇指要在食指靠上點的位置,筆桿與紙面呈45度角……所以,書寫、坐立的姿勢,教育部必須要有一個科學、規范的標準。讓老師、家長可以有據可循。
二、真正以“生本教育”為核心,建立并執行科學、規范的學生健康檔案
教育的目的是促進人成長。“學生手冊”上雖然刊印有許多素質教育的細化條款,也有視力、體重等項目,但是我們所走訪的學校,沒有一個按要求填寫所列條款以告知家長的。學生的體檢檔案只有中心小學才有,并且體檢時間緊,草率且沒有科學性。所以,學校必須每學期安排科學、正規的健康體檢。真正意義上配備完善、科學的學生健康檔案。
三、一年級開設專門課程,進行美學教育
為了讓所有生命都自然、健康地成長,孩子們入學后,應該對他們進行審美性、紀律性、日常行為規范性等方面的教育,為了讓他們理性而健康地成長打下扎實的基礎。比如:握筆距離不夠一寸,手型不好不僅不利于把字寫美觀,而且會影響腦袋的高度和腰椎的姿勢;坐立姿勢不端正不僅難看,更是近視眼產生的首要因素。所以一定要通過反復教、反復練、及時糾正不準確的握筆或坐立姿勢,在一年級就形成規范、正確、美觀的儀態,以防止在后續學習中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糾正錯誤。
四、各學科教師統一認識,齊抓共管
學齡兒童一入學,不僅要開始學習文化科學知識,還要學習遵守學校紀律、講文明禮貌、講衛生、講道德、愛護自己的身體。
加強鍛煉身體,是近幾年來國家“陽光體育”教育的要求,也是學生后續學習的保證。其中視力健康也是重中之重。近視形成的原因很多。有先天的,有后天的,有身體素質的;有光線環境造成的,有長時間用眼致使疲勞造成的。只要各科任教師深刻認識近視對學生終身發展的危害,高度重視保持正確姿勢這個瓶頸,齊抓共管,全面預防;及時矯正,防微杜漸。
五、密切家校聯系,提高家長的認識
很多家長,對初入學兒童寫字姿勢無所謂,對近視患病率升高的環境影響更不了解。為此,學校要印發“兒童眼睛隨年齡增長逐步成熟”的知識宣傳材料,告訴家長燈泡的過強或過弱,看電視距離太遠或太近、時間超過40分鐘,發現眼疾及時就醫等用眼衛生知識,并指導家長半年為孩子檢查一次視力。
“教育不是控制生命,而是要激揚生命”。讓我們從基礎教育的早期就關注孩子的終身發展,重視其健康問題,為學生自我發展扎好底子。沒有理由不相信,端正的坐姿、優美的書寫姿勢和整潔的書寫習慣不是教育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完成的教學細節。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2]《關于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
[3]《基層醫學論壇》 弓美琴 2009年 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