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 昕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
■ 于 昕
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這是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的重要制度籠子。制度的生命在于執行,執行制度關鍵在人。問責條例能否真正起到“利器”作用,關鍵在于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敢不敢較真,能不能碰硬,有沒有戰斗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明確提出:“問責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有憐憫之心,要‘較真’、‘叫板’,發揮震懾效應。”因此,確保問責條例發揮實效,必須言出紀隨,強化執行力,直指抹不開面子、壓力傳導不下去等突出問題。要建立健全問責典型案例問題通報曝光制度,克服好人主義等錯誤認識,改變“上級領導有批示、巡視整改有要求、相關部門有督辦才去被動問責”的現象,提升問責公信力,防止“制度空轉”。

如果沒有問責相配套,擔當就容易成為一句口號;如果沒有實際行動,問責的擔當也會成為一句口號。問責條例把問責的責任不僅落實到黨委(黨組)、紀委(紀檢組),也分解到組織、宣傳、統戰、政法等工作部門,體現了細化責任,層層傳導壓力。黨的十八大以來落實“兩個責任”的成功經驗表明,壓實問責責任也要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要適時對問責條例實施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將之納入巡視巡察、執紀監督等常態工作中,促使各級黨組織瞪起眼來真問責、嚴問責。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問責一個,警醒一片。總之,就是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對那些不敢、不愿、不會擔當的黨員領導干部,或扯扯袖子,或大喝一聲,督促他們增強黨的意識,增強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真正把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扛起來。
繼5月11日山西省紀委通報4起落實“兩個責任”不力受到責任追究的典型問題后,不久前,山西省紀委又通報了4起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力的典型問題。分別是:
1.山西能源交通投資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兼物產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榮建民,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董事趙鐵貴因下屬三個公司發生嚴重違紀問題被問責。2016年2至5月,物產集團民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紀委書記、總會計師等6人,進出口公司原總經理等4人,木材公司原總經理,共11人分別因挪用公款、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等原因受到黨政紀處分。2016年5月,因履行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不力,榮建民和趙鐵貴均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2.運城市公安局調研員張立強因原單位人員嚴重違紀違法問題被問責。2013年至2015年間,臨猗縣公安局法制室原主任陸某以各種名義向本局部分民警和有關社會人員借款300余萬元,大部分借款期滿未還;2015年1月起,陸某未繳納黨費、未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且無法聯系。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有關規定,2015年11月16日陸某被所在黨支部除名;根據《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有關規定,2015年12月1日陸某被開除公職。目前,公安機關正在對陸某詐騙案立案偵查。2016年5月,因履行主體責任不力,運城市公安局調研員、時任臨猗縣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張立強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3.石樓縣衛計局局長溫建宏等人因下屬單位長期違規使用辦公用房問題被問責。石樓縣衛計局下屬羅村鎮衛生院先后兩任院長劉某、梁某長期超標準使用辦公用房。劉某、梁某均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2016年5月,因履行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不力,石樓縣衛生系統黨總支書記、原衛生局局長史建平,衛計局局長溫建宏和紀檢組長王文珍均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4.山西煤炭運銷集團益德煤業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路慶威,紀檢書記王旭亮因單位人員違規使用公車問題被問責。2016年元旦期間,經路慶威同意,該公司董事杜某駕駛公車回鄉過節并報銷相關費用共計4000元。杜某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處分,并退賠公車私用全部費用。2016年3月,因履行主體責任不力,路慶威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因履行監督責任不力,王旭亮被誡勉談話。
通報同時要求,全省各級黨組織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向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看齊,較真碰硬,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用實際行動詮釋對黨忠誠。各級黨員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負責人要強化對黨員干部的日常管理,抓早抓小,動輒則咎,對各種歪風邪氣要敢抓敢管、堅決抵制,切實維護黨規黨紀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真正把紀律立起來、嚴起來。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把問責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堅持“一案雙查”,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通過問責倒逼責任落實,使管黨治黨真正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
(責編:于晉芳)
鏈接:
今年以來,山西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決貫徹全面從嚴治黨部署要求,不斷強化監督執紀,加大問責力度,有力地推動了“兩個責任”落實。2016年1至6月份,全省共查處落實“兩個責任”不力問題676件;被責任追究的黨員領導干部846人次。其中給予黨政紀處分456人次,組織處理227人次,其他責任追究方式問責209人次。因落實“兩個責任”不力受到責任追究的廳級領導干部就有1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