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摘 要:美術課是高中課程的組成部分,它對于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目前的美術教學,課堂形式單一,教學方法枯燥無聊,再加上學校和老師的不重視,使得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越來越少,學習沒有積極性,甚至覺得美術課是沒有意義的,因此我們的美術教學效果不太理想,教學水平一般。在提倡新課標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必須重視美術教學,創新教學方法和模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新課程;美術教學;創新
高中美術教學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當代教育形勢下,我們要通過美術教學欣賞,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幫助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陶冶學生的情操。同時,在教學中,老師不應該只是局限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大膽創新,改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和教學方法,增強對美術教學的重視程度,加強與學生的互動,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培養學生的學習鑒賞能力。
一、當前高中美術教學的現狀
1.從學生方面來說
通過調查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學生還是喜歡上美術課的,因為美術課相比其他主科來說是比較輕松的,美術課一般不是必考科目,學校也沒有硬性要求,所以學起來很輕松,而且美術課可以利用現代化多媒體進行教學,它獨有的畫面和色彩是別的學科缺少的,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由于美術不是高考科目,雖然學生喜歡,但是多數學生覺得學美術沒用,不想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美術上,害怕耽誤其他學科,在高考的影響下,學生只能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主科上,有時候還會占用美術課的時間。
2.從學校方面來說
對于我們目前的教學形勢來說還是以高考為主的,學校開設的課程也是為了高考服務,大部分學校開設美術課也是非常有限的,一周一般只有一節或兩節,但是許多老師為了提高自己科目的教學效率,通常會占用美術課,學校為了升學率也往往對美術課不是很重視,有的學校到了高三甚至會取消美術課,給其他學科增加課時,這也就導致了學生接觸美術課的機會越來越少。
二、創新教學的具體措施
1.探究式教學,確立學生主體地位
當前的高中美術教學,學生都是被動學習的,基本上都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是主要角色,學生自主參與的機會很少。而在探究式教學中,老師不僅僅是給學生傳授知識,最主要的是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參與,主動學習知識,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開發和提高。因此,我們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探究式教學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例如在教學“現代人物畫”這一課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欣賞幾幅作品,如愛國主義畫家蔣兆和的《流民圖》,這幅畫一共塑造了一百多個無家可歸的勞苦大眾,通過讓學生仔細觀察,對作品的塑造手法、人物的刻畫以及當時的背景下這幅畫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等做出自己的判斷和表達,讓學生自己總結,聽完學生的表述之后,老師再進行補充和糾正。這幅畫通過人物塑造,表達的是對日本侵略者在我國燒殺搶掠,人民苦不堪言,對流離失所的勞苦大眾的深深地同情。通過這種方式,先給學生布置任務,讓他們自己思考,自主參與,不僅讓學生進行了課前預習,還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
2.小組合作式學習,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也在層出不窮,在眾多的學習方法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逐漸被人們采用,也得到了不錯的效果。對于我們目前的高中美術課堂來說,小組合作學習可以促進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也能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中國宮殿建筑”的時候,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人一組,通過閱讀教材,老師可以給學生提一些相關的問題,例如中國古代的皇家建筑是以什么為主的?有什么特點?與當時的朝代和文化風俗有什么聯系?它體現了君主的什么思想?除了皇家建筑群,民間建筑又有哪些特點?等等,讓每個小組成員互相討論,分析思考之后,派出一個代表進行總結和歸納,通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3.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我們傳統的高中美術教學中,老師給學生傳遞的思想就是周而復始不斷地畫圖畫,而且,學生往往都是局限在課本和學校的范圍內,視野受到約束,畫出來的畫總是缺乏靈性,沒有表現力,這就使得學生對美術課的好感逐漸下降,越來越討厭學美術,但是如果采用多媒體教學,通過動態的圖畫和文字,圖文并茂,生動活潑,可以最大程度的把美術教材的內容通過直觀、生動的形象和豐富、炫美的色彩呈現出來,給學生營造一種生動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以“現代人物畫”教學為例,在賞析董希文先生的作品《開國大典》時,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段開國大典時候的視頻,讓學生更加生動的感受開國大典時的壯觀場面,然后讓學生仔細觀察視頻里每個人物的表情、動作,并且發揮自己的想象,揣摩一下當時人物的心理,再結合圖畫作品,對比一下兩者之間的差異,通過視頻和圖畫的相互對比,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當時作者的創作心理和意圖,領會作品體現出的中國新生的氣勢恢宏和熱烈喜慶。因此,通過運用多媒體教學,給學生創造一個生動形象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學生更快地進入創作狀態。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美術課具有它獨特的意義和作用。在新課標要求下,我們一定要及時認識到美術教學的真正魅力,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構建新的合理的教學理念,改變學生的思維定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真正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人才。
參考文獻:
[1]徐寧. 高中美術課改下的美術創新教育[J]. 職業時空,2010,09:134-135.
[2]王丹丹. 課程改革下高中美術創新教學模式研究[J]. 求知導刊,2016,09:135.
[3]林偉立. 高中美術創新性教學的設計與實踐[J]. 美術教育研究,2016,10:129.
[4]王麗麗. 高中美術教學現狀及創新[J]. 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3:132.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