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虎
【摘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高層建筑飛速增多。在如此密集的建筑物中生活和工作,安全是必須考慮的首要問題,防止火災的發生,減少火災造成的損失就是人們普遍關心而深入研討的永恒主題。因此,預防建筑電氣火災,加強建筑電氣防火設計就成為建筑安全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檢查;電氣設備;故障;維修
1.初步檢查方法與維修
1.1 直觀法
所謂直觀法就是通過看、聽、聞手段對于電氣故障外部表現進行檢查判斷的一種方法。檢查人員要對操作者與現場人員進行調查,調查的內容有故障外部表現、在故障發生時環境情況、有沒有接觸明火、熱源、異常氣體、是否有腐蝕性氣體進入、是否遇水、是否有人進行過修理等等,了解完基本的信息狀況后,開始進行初步的檢查,損壞部位是否在電氣外部、連線處是否有斷路、燒焦、熔斷指示器在螺旋熔斷器中是否跳出,電氣內部是否進水、進油,開關位置是否正確。電氣的動作程序是否和電氣設備的原理圖一致,檢查完畢后,確定發生電氣發生故障部分。
1.2 觀察火花
電氣出現火花在三種情況下:電器的觸點在閉合、分斷電路或導線線頭松動。檢查電氣的故障可以根據火花來進行,例如火花有無、火花大小。一般情況下緊固的導線與螺釘如果出現火花是因為線頭松動或是接觸不良。電路通的時候,電氣的觸電在閉合或是分斷電路跳火。接觸器主觸點在控制電動機中兩相有火花,兩相都有火花表明接觸良好,電路處于正常工作中;一相沒有出現火花,說明這一相電路斷路,如果三相中兩相火花大于正常,而另一相小于正常,說明是短路或是電動機接地;要是出現三相火花都大于正常現象,可以判斷為電動機超載。對于電氣的輔助電路在接觸器線圈電路通電后銜鐵不吸合,按動啟動鍵,出現閉合的輕微火花,說明通路,故障應該出現在接觸器機械部分,維修人員一定要判斷清楚是斷路還是接觸器的機械部分,根據觸電火花來判斷。
2.做好防火分隔與安全通道設計
2.1防火間距。為防止火勢通過輻射熱等方式蔓延,建筑物之間應保持一定間距。建筑耐火等級越低越易遭受火災的蔓延,其防火間距應加大。一、二級耐火等級民用建筑物之間的防火間距不得小于6米,它們同三、四級耐火等級民用建筑物的防火距離分別為7米和9米。高層建筑因火災時疏散困難,云梯車需要較大工作半徑,所以高層主體同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物的防火距離不得小于13米,同三、四級耐火等級建筑物的防火距離不得小于15和18米。廠房內易燃物較多,防火間距應加大,如一、二級耐火等級廠房之間或它們和民用建筑物之間的防火距離不得小于10米,三、四級耐火等級廠房和其他建筑物的防火距離不得小于12和14米。生產或貯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廠房或庫房,應遠離建筑物。
2.2防火分區。建筑中為阻止煙火蔓延必須進行防火分區,即采用防火墻等把建筑劃為若干區域。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長度超過150米要設防火墻,分區的最大允許面積為2500米2;三、四級耐火等級建筑的上述指標分別為100米、1200米2和60米、600米2。一、二級防火等級的高層建筑防火分區面積限制在1000米2或1500米2內,地下室則控制在500米2內。防火墻應為耐火極限4小時的非燃燒體,上面如有洞口應裝設甲級防火門窗,各種管道均不宜穿過防火墻。不能設防火墻的可設防火卷簾,用水幕保護。
2.3安全疏散通道出口。為減少火災傷亡,建筑設計要考慮安全疏散。公共建筑的安全出口一般不能少于兩個,影劇院、體育館等觀眾密集的場所,要經過計算設置更多的出口。樓層的安全出口為樓梯,開敞的樓梯間易導致煙火蔓延,妨礙疏散,封閉的樓梯間能阻擋煙氣,利于疏散。防煙樓梯間因設有前室,更有利于疏散。高層建筑須設封閉的或防煙的樓梯間,樓梯間應布置成有兩個疏散方向。超高層建筑應增設暫時安全區或避難層,還可設屋頂直升飛機場,從空中疏散。疏散通路上應設緊急照明、疏散方向指示燈和安全出口燈。
3.強化報警系統和滅火裝置設計
設置自動報警裝置和自動滅火裝置。前者的探測器有感溫、感煙和感光等多種類型;后者主要為自動噴水設備,不宜用水滅火的部位可采用二氧化碳、干粉或鹵化烷等自動滅火設備。設有自動報警裝置和自動滅火裝置的建筑應設消防控制中心,對報警、疏散、滅火、排煙及防火門窗、消防電梯、緊急照明等進行控制和指揮。考慮到高層建筑以自防自救為主,室內消防用水量比室外的要大些,室內消火栓用水量為40l/s(住宅樓為30l/s),即消火栓用水量70l/s(住宅樓為50l/s),是規范規定的建筑物消防用水的上限值。一般情況下,超高層建筑具備兩種及兩種以上使用功能。因此,其火災延續時間為3.00h(住宅樓為2.00h),考慮到市政給水狀況,由此可確定是否設置室外消防水池及其容量。
(一)室內消火栓的設置范圍:(1)高層建筑的主體及裙房內;(2)消防電梯前室或與防煙樓梯間的合用前室內,方便消防隊員盡快利用消火栓向火災發起進攻和開辟通道;(3)避難層內設置用于人員自救保護;(4)屋頂或直升飛機停機坪處,用于檢查消火栓壓力和防止火災蔓延至頂層及保護人員的作用。(5)室內消火栓箱內應設消防卷盤,用于非消防專業人員撲救初起火災。
(二)室內消火栓設置的技術要求:(1)消火栓充實水柱需經水力計算,且不小于13m,以避免濃煙高熱對滅火工作的影響,又能保證消防隊員正常使用;(2)消火栓間距在高層內不大于30m,在裙房內不大于50m,保證兩股充實水柱同時到達同層內任何部位;(3)采用分區給水系統,有串聯供水和并聯供水兩種方式,當消火栓栓口處的出水壓力大于0.5Mpa時,應設減壓裝置。(4)屋頂水箱。為了保證初起火災時消防用水量和消防水壓的要求,超高層建筑屋頂水箱設置高度應滿足最不利點消火栓靜水壓力0.15Mpa。不能滿足時,應設氣壓水罐或穩壓泵等增壓設施。如是并聯給水方式,其分區消防水箱的容量應與高位消防水箱的容量相同,發生火災時,消防水泵供給的消防用水應進入高位水箱,而串聯給水方式中是允許的;(5)水泵接合器。在消防車供水壓力范圍內的各個分區均需分別設置水泵接合器。也就是說,根據現有或將有的消防車供水能力,確定各個分區是否應設水泵接合器。(6)消防管網采取防超壓措施。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流量一揚程曲線平緩的消防水泵,設置安全閥、泄水閥門等,避免超高壓造成給水系統的破壞。
4.結語
通過本文的分析,建筑電氣設備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著,電氣設備的故障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做好電氣設備的安全運行和使用,不僅保障建筑使用質量,同時也保障我們的生活質量。作為電氣維修人員,提高日常電氣設備的檢測維修水平,對于存在的問題要及時弄清故障,然后對癥下藥,確保電氣設備的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