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倩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安全生產逐漸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市政工程建設也在加快,由于市政工程的特殊性,安全施工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重視。本文主要根據當前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的主要特點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了安全管理對策,以實現減少事故的發生,避免生命財產的損失。
【關鍵詞】安全管理;市政工程;政策
隨著企業的快速發展和企業經營機制的逐步完善,市政工程行業對安全生產的管理力度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受到社會和公眾輿論的廣泛關注,安全生產成為穩定社會局面的熱點和焦點。當前,建筑行業施工安全生產事故頻繁發生,特別是重大傷亡事故呈上升趨勢。因此,需要加強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確保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1、市政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機制方面
盡管我國就安全管理方面頒布了一些法律法規,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還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進一步完善。監管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一是安全責任混淆不清,各個主體單位出于應付,對安全生產隱患不能及時有效地做出處理;二是法律法規不完善,缺乏針對性,在安全檢查過程中對違法違紀行為沒有進行及時懲處,缺乏相應的獎懲措施;三是社會輿論監督不到位,未能及時、客觀地報道安全生產事故,甚至出現漏報、瞞報等現象;四是缺乏規范的市場機制,特別是業主不規范的市場行為給建設施工埋下安全隱患。
1.2 執行方面
市政施工企業的一線工人主要是來自農村的臨時工,文化層次較低,公司缺乏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制度,不能很好地堅持崗前培訓,班前、班后教育,定期教育培訓等科學的管理方法,作業工人對本工種的操作規程、機械性能、安全用電常識、防護用品的使用不熟悉,不懂或者不熟悉安全技術操作規范和安全技術措施。多數人沒有市政工程施工經驗,更沒有經過專門的安全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訓,自身安全保護知識缺乏,對不良行為自控能力又較差,加上人員流動性大,缺乏一系列的安保知識教育和安保制度的約束。
2、影響市政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的因素
2.1 意識不到位
目前整個市政施工行業“重生產輕安全”的思想仍然存在著,各級行為主管部門不能充分履行自身的職能,抓安全生產流于形式。企業為了獲取經濟利益只給作業人員安排生產任務,根本不提供安全保障,對于發生的安全事故甚至敷衍了事。尤其在一些規模較為龐大,而且比較復雜的工程項目中,施工方為了縮短工期,擅自加班加點,嚴重影響工人的休息,損害了工人的身體健康,在這種情形下進行施工作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
2.2 施工人員素質不高
在施工現場進行作業的人員主要來自農村,這些工人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其安全意識比較淡薄,在施工過程中缺乏安全操作的技能,自我保護能力比較低,并且這些從業人員的流動性比較大。面對惡劣的施工環境以及高強度的勞動,在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違章作業等現象,進而引發安全事故。因輕視安全生產造成的各種事故都需要我們為之付出沉重的代價。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是,這些原因絕不是構成安全事故的決定因素。
2.3 建立和完善安全監督管理執法隊伍
隨著業主要求不斷提高,導致工程量大幅攀升,其工程的技術含量也逐漸提高,現有的安全監督管理人員的數量、素質早已無法滿足工程項目的需要。
3、提高市政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政策建議
3.1 建立健全安全組織機構與安全規章制度
安全組織機構在市政工程企業安全生產的管理中是一項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安全組織機構的設置應體現高效精干,既有較強的責任心又有一定的吃苦精神;既有較豐富的理論知識、法律意識又有豐富的現場實際經驗;既有一定的組織分析能力又有良好的道德修養。也就是說安全機構不能是框架,不能是迫于形式要求的一個設置機構。
安全規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一部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企業領導的正確決策,有利于規范企業和企業職工行為,有利于指導企業生產一線安全生產的實施。要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加強企業的安全管理,最終實現杜絕或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生存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安全制度的制定依據要符合安全法律和行業規定,制度的內容要齊全,針對性要強,應體現實效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企業性質;應明確界定各級部門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責、權、利;應面向生產一線,貼近職工生活,讓職工體會并理解透徹。
3.2 加強與監理方的溝通,配合監理單位做好安全生產監督工作
在施工過程中,實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在監理工作任務中,根據條例規定安全監理及其責任已經名列其中。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十四條規定的安全監理責任,從法律、法規的角度明確了監理的部分工作目標,同時為如何實施安全監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法律依據。在施工過程中,按照《監理內部安全檢查制度》相關要求,監理人員在監理驗收過程中,依據規定的相關條款,進行逐項檢查和落實,并做好檢查記錄。
3.3 采取安全技術措施
安全技術措施的保證就是要在對施工要求與安排、施工環境、技術設計、監控管理的要求以及相關事故研究的基礎上,針對可能存在的事故要素,通過整理、分析、評價,建立起適應安全生產管理要求的、科學的技術保證措施,以控制或消除施工生產過程中的意外情況發生,杜絕重大安全意外事故和傷亡事故,避免或減少一般安全意外事故和輕傷事故,最大限度地確保建筑施工中人員和財產的安全。在貫徹實施安全技術措施時,要認真進行安全技術措施的交底;安全設施、防護裝置實施應列入施工任務單,責任落實到班組個人,并實行驗收制度;加強對安全技術措施實施情況的檢查,并建立與之匹配的獎懲制度。對于大型體或大面積、結構復雜的重點工程,除在施工組織總設計中編制安全技術總體措施外,還應編制單位工程或分部分項工程安全技術措施,詳細制定有關安全方面的防護要求。
參考文獻:
[1]鐘駿武.淺析市政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08).
[2]孫樂.淺談市政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監督[J].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