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為何強
約翰·斯蒂文森是來自奧克蘭的NBA專家。本賽季分區半決賽結束后,針對殺進決賽的西部球隊勇士、雷霆和東部的騎士、猛龍全是打小個陣容為主的隊伍,斯蒂文森的研究結果顯示,“五小”能成為最強陣容,有以下三大特點:
一是“五小”并非一套陣容,勇士的“五小”主打成員是庫里、湯普森、格林、伊戈達拉和巴恩斯,也可以變換成庫里、格林、伊戈達拉、巴恩斯、利文斯頓,還可變換成湯普森、格林、巴恩斯、利文斯頓和巴博薩。
二是投籃準,三分球命中率高。本賽季投中三分球最多的就是勇士和騎士。庫里一個人就扔進402個三分球,勇士成為NBA史上首支單賽季三分球命中超過1000個的球隊,第二名是騎士。
勇士“五小”成員都有三分球的功夫,其中3人三分球命中率超過四成,這讓他們在進攻端打法靈活多變。騎士也有一圈外線投手群,東部半決賽4比0橫掃亞特蘭大鷹隊,4場比賽投中77個三分球,特別是第二場三分球45投25中,打破NBA歷史單場命中三分球最多紀錄。
三是防守好,運動能力超強,特別是輪轉防守時,由于個子小速度快,防守端可以無限換防,不至于失位,不容易被大個陣容打爆。
此外,《露天看臺》研究出另一特點——“五小”陣容其實不小。勇士除庫里1米91外,克萊·湯普森2米01、格林2米03米、伊戈達拉1米98米、巴恩斯2米01米,均接近或超過2米。騎士“五小”陣容也如此。《露天看臺》編輯蘭迪·亞斯勒說:“碰上同樣打小個陣容的對手時,‘五小會占據上風。和大個子為核心的球隊較量時,‘五小也能夠應付,這是小個陣容最厲害之處?!?/p>
“死緩”逼出最強“五小”

去年從常規賽、季后賽到西部決賽,勇士都使用過“五小”陣容,但并不常用,只是一個常規戰術而已?!拔逍 闭嬲蔀橛率恐苿俜▽毷巧腺惣究倹Q賽,這個戰術幫助他們奪得球隊近40年首座總冠軍獎杯。
上賽季與騎士的總決賽前兩戰,勇士大部分時間使用“一大四小”常規陣容,由身高2米13、體重118公斤的澳大利亞狀元博古特打中鋒。雖然擁有主場優勢,但首戰108比100艱難戰勝騎士后,次戰卻被騎士通過加時95比93搶回一局,失去主場優勢。第三場比賽在騎士主場進行,騎士96比91再下一城。第四場比賽仍在克里夫蘭進行,勇士如再敗,大比分1比3落后,翻身恐怕很難。
科爾果斷變陣成“五小”,讓此前一場都沒有首發的伊戈達拉出場,和庫里、湯普森、格林、巴恩斯一起亮相。“五小”陣容剛開始并沒有占據優勢,隨著比賽進行,場上主動權漸漸回到勇士手中,首節領先7分,半場領先12分。盡管第三節騎士狂追比分,但勇士“五小”在場上刮起速度和投籃命中率神準旋風,騎士只有疲于奔命跟著跑。結果,勇士103比81大勝騎士22分,總比分追成2比2平。
嘗到甜頭的科爾在第五場和第六場比賽中仍重用“五小”,連下兩城,以4比2戰勝騎士,奪得總冠軍,“五小”陣容一舉成名。
科爾自曝提出將陣容變成“五小”的是球隊28歲的助理教練尼克·尤恩。他說:“第三場比賽結束后,尤恩提出將陣容變小,用速度和陣容輪轉上的變化打亂騎士節奏。第四場本來想用大衛·李代替博古特首發,但我們研究后,感覺用小個陣容也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決定采納他的建議,使用小個陣容?!?/p>
賽前,科爾向外界放“煙幕彈”,稱勇士不會改變陣容,仍打“一大四小”。結果,他們的變陣打得騎士措手不及,順勢取得3連勝后奪冠。
“偷師”波波維奇
本賽季勇士用“五小”陣容取得73勝9負戰績,打破了公牛保持的NBA最佳賽季成績。常規賽結束后,科爾說:“上賽季奪得總冠軍,本賽季取得73勝9負,很重要一點是小個陣容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是向波波維奇和馬刺隊學來的。”

科爾在馬刺打過4年球,是波波維奇的得意門生。1999和2003年,科爾幫助馬刺奪得了總冠軍。2003年是科爾作為球員生涯最后一年,他說:“我當時坐在替補席上,一直觀察波波維奇的執教和指揮方法,也許有一天我也能成為一名教練?!?/p>
2014年西部決賽,馬刺對雷霆,科爾擔任TNT現場解說員。他說:“剛開始,馬刺派上鄧肯和斯普利特兩名大個子,但場上并不占優勢。后來,他們主動變陣,讓馬特·邦納進入首發,打起小個陣容,一下拉開了場上空間,提升了比賽速度,這個陣容幫助他們贏得了那個系列賽。這給了我很多啟發,也是我們上賽季常規賽和季后賽前三輪有時使用小個陣容的原因?!?/p>
科爾還說:“戰勝雷霆殺進總決賽后,波波維奇在和熱火的總決賽中把迪奧放進首發陣容,這個小陣容幫助馬刺撲滅熱火奪得了總冠軍。”
去年總決賽改打“五小”后,科爾受波波維奇2014年總決賽用萊昂納德防守詹姆斯的戰術啟發,讓伊戈達拉首發防守“小皇帝”,取得了良好效果,伊戈達拉還獲得了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茽枌Ω窳值闹赜萌〉靡庀氩坏叫Ч?,是學習波波維奇與熱火總決賽上對迪奧的使用。作為組織型大前鋒,格林的潛能在勇士戰術體系中得到充分挖掘。
NBA不少球隊教練都在學習波波維奇的戰術,但鮮有成功者,科爾則取得空前成功。許多專家甚至說,科爾在小個陣容使用上比波波維奇更勝一籌。
誤區之一:沒有防守
提起速度籃球,人們腦海中往往浮現出一群小個在場上如潮般奔跑,進攻端威力無限,回到防守端,水平就大打折扣。實際上并非總是如此。
今年5月26日,NBA公布了本賽季最佳防守陣容,共有49名球員獲得票選分數。按30支球隊計算,每支球隊平均只有1.6名球員,勇士卻有高達6人獲得了分數。其中,大前鋒德雷蒙德·格林獲得130張第一票中的123票,入選了最佳防守第一陣容。克萊·湯普森獲得49分,名列第12位,庫里、伊戈達拉各得13分,并列24位,博古特、巴恩斯也獲得了分數。這充分說明勇士不僅速度快、進攻好,防守也上乘。
有人說勇士復制了菲尼克斯太陽當年的“跑轟籃球”,這個結論并不正確。他們是改良版的“跑轟籃球”,是防守版的“速度籃球”。當年太陽“跑轟戰術”令人嘆為觀止,但他們始終無法獲得總冠軍,原因是防守不好。勇士小個陣容和太陽小個陣容核心不同,有人形象地形容:進攻端,太陽把人打成篩子,防守端被人打成篩子;勇士進攻端把人打成篩子,防守端把人防成傻子。有數據可證,勇士本賽季場均得分高達114.9分,失104.1分,得失分效率值+10.8分,高居NBA首位。
本賽季西部前5名中,只有馬刺和快船擅長大個陣容,勇士、雷霆和開拓者均主打小個陣容。雷霆場均得失分效率值+7.3分,是西部第三位。他們的小個陣容用隨機應變的防守,半決賽淘汰了以大個為主、主攻陣地戰的馬刺,爆出冷門。東部本賽季獲得前7名的騎士、猛龍、熱火、鷹、凱爾特人、黃蜂、步行者,都是小個陣容為主的球隊。

誤區之二:籃板軟肋
雷霆的籃板球成就是主打小個陣容戰術球隊的代表。本賽季他們有5名球員場均搶到籃板球6.5個以上,全隊場均抓下48.6個,對手只有40.2個,高居NBA籃板差首位。他們在西部半決賽4比2淘汰馬刺,其中有5場籃板占優。與勇士的西部決賽,他們有4場籃板優于勇士,另一場不相上下。
勇士“五小”陣容籃板球搶得很好,本賽季場均搶到46.2個,對手只有43.9個。隊中場均抓下5個以上籃板的球員多達5位。
騎士徹底拋棄俄羅斯大個子莫茲戈夫,沒有影響他們的籃板球數量,和對手的場均籃板數是44.5比41。本賽季籃板排行榜前40名,騎士3人入選。
搶到足夠多籃板球后,小個陣容最擅長的速度就能轉換成進攻,甚至直接轉換成得分。西部半決賽被雷霆淘汰后,馬刺大將吉諾比利說:“教練告訴我們,和雷霆這種類型的球隊比賽,籃板是最重要環節,決不能給他們搶到籃板后快攻的機會,那無異自殺。不幸的是我們沒做到?!?/p>
誤區之三:擋拆掩護薄弱

鹽湖城NBA專家約翰·萊斯勒認為,場上缺少優異大個子的球隊執行擋拆戰術力不從心,“這會成為一個薄弱環節,比賽中被無限放大”。
事實證明,這也是一個誤區。
勇士打“五小”陣容時,打五號位的格林經常提到三分線處,為庫里和湯普森掩護。特別是格林利用擋拆延緩對方防守庫里的小個子,對手不得不換成大個子防守庫里,庫里總是果斷出手三分球,命中率極高。
勇士還設計了格林第一道、伊戈達拉第二道、巴恩斯第三道的多重擋拆掩護戰術,形成半場多角度跑位、多重掩護的擋拆格局,眼花繚亂的擋拆掩護戰術令對手防不勝防。勇士季后賽首輪4比1輕松淘汰火箭后,火箭中鋒霍華德無奈地說:“我討厭他們的擋拆,很多時候,我不得不換防庫里,他的三分球對我們造成了嚴重傷害。”
雷霆打“五小”陣容時,打5號位的是伊巴卡,他在場上除兩側定點三分遠投外,另一任務就是提上為杜威二少擋拆掩護。
在克里夫蘭,勒夫、湯普森和“狂人”JR·史密斯等人的場上角色也如此,在三分線附近和詹姆斯、歐文等人的擋拆配合也達到了很高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