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
[摘要]自從2001年中國加入WTO之后,市場競爭就更加激烈。企業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都在努力提高物流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文章將中國物流現狀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企業物流運作模式進行對比,提出了中國企業物流發展戰略。
[關鍵詞]企業物流現狀;運行模式;發展戰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3.019
1中國企業物流的運作現狀及弊端
物流戰略是很多企業總體戰略中必須考慮到的一個重要因素。為了在市場中提升競爭力,企業不斷在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水平上下工夫。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市場上,都最大程度上地降低成本,同時又不降低服務水平,獲得競爭優勢。
企業物流的管理整體上來說還是處于不完善的階段。比較先進的企業已經配備了電腦,但是依舊沒有形成系統的體系和網絡。EDL、個人電腦、人工智能、專家系統、通信和掃描等先進的信息技術還未在物流運作中廣泛地運用。但是,物流是一種新型的管理技術,涉及領域寬廣。因此,物流管理人員要熟悉掌握企業內物流及其延伸的整條供應鏈的管理知識,掌握整個工藝流程,精通物流管理技術。而我國現在十分缺乏具備綜合物流知識的管理和技術人才,難以滿足企業物流現代化的需求。
2中國企業物流的發展戰略
1990年以來,在國外,物流已經成為了一個國家一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但是在中國,物流才剛剛起步。企業之間在生產經營、市場運行的各個方面展開競爭。具體體現在技術、人才上包括了物流和供應鏈。在競爭如此激烈的背景下,企業進入了一個微利時代,產品的成本和利潤變得十分透明。而這種競爭還會不斷加深,變得更加激烈。
3發展物流為當務之急
社會的經濟環境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之中,這就要求中小企業從戰略發展的高度出發去思考物流的發展問題。在大企業實施物流戰略的同時,作為靈活的反應者,中小企業在市場中也積極采取了行動,希望通過積極的物流戰略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信息技術的發展前景大好,經濟貿易高速發展,物流業已經顯示出了蓬勃的活力和蘊藏的無限商機,物流服務正逐漸成為中國企業中最為經濟合理的綜合服務模式。中國進入WTO的時間還不算長,我國的中小企業應該及時把握住這一機會,在物流市場競爭比較不激烈時加入物流領域,迅速地占領一定的市場份額。但是如果中小企業不作為,等時間再長久一些,將會失去發展物流的優勢。
4從戰略角度發展物流
我國的許多中小企業還未意識到物流戰略以及控制物流成本的重要性。中小企業應當認識到物流戰略是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并且重視自身物流系統地建設,將物流系統的建設上升到戰略高度。事實上,企業物流成本是除了原材料成本之外的最大成本項目。在發達國家,它們的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而我國的現狀就不太樂觀。我國物流成本一般占總成本30%~40%,鮮活產品占60%左右甚至更多。我們應該看到的是,系統完善的物流管理可以節省15%~30%物流成本,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庫存和運輸成本,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技術上和產品質量都比不上大企業。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中小企業產品價格更加受消費者青睞,市場需求反應更加靈活迅速。一旦中小企業將物流上升到戰略高度,利用先進的物流管理模式,就可以大大節約產品成本,進一步發揮自身的優勢。
想要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屹立不倒,謀求更加長遠的發展,中小企業就要把物流放到企業經營管理的戰略高度上進行思考。除了考慮要怎樣解決倉儲運輸和商品配送這些物流的基本問題,還要思考怎樣把采購、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的物流活動的有機結合。做到以業務流程為基礎,實現物流的一體化,最終使企業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
我國的中小企業只有突破地域限制、行業的局限,放眼國內外,才能說真正意義上做好了戰略制定,最大限度地把握住了機遇,有效規避風險。具體來說,就是首先著眼于當前的地域市場的開拓,在獲得了本地競爭的優勢之后,輻射全國,放眼全球。
5重視物流系統的全面改造
發展物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步步地推進。因此中小企業要注重制定詳細的物流重組的長期實施計劃和發展策略。物流重組需要從物流業務流程、組織機構、企業資源管理系統等方面展開,這樣才有可能慢慢實現企業物流向供應鏈管理的“橫向一體化”,從而達到降低生產、庫存、運輸等環節的成本,最終給客戶帶來更大的效益,給消費者帶去更大的實惠。
與此同時,企業的經營者應該打破傳統的觀念,不再只是局限于投入產出管理問題,如流程再造、壓縮成本、加強培訓以及有限資源的合理配置問題。企業的經營者應當認識到物流是企業市場營銷的基礎,從戰略高度去思考物流運營成本與市場拓展需要、物流顧客服務的特殊要求之間的動態平衡,做到將物流系統與營銷戰略有機結合。
現代化的物流在國際上又被稱為一體化物流、供應鏈管理、銷售鏈管理等等。不同于傳統的物流,現代物流包括了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回收等功能。對于我國的中小企業來說,發展物流必須重視物流系統的全面改造,以物流供應鏈思想作為指導,注意對物流管理的強化,積極運用有效策略,全新打造物流的運作與管理體系。
6從服務角度發展物流
在國外,普遍認為物流業屬于服務業。但是,現代物流在中國還是新興產業其發展緊密伴隨著企業經營管理理念而在發展。當代企業和政府對物流管理的認識也逐漸提高到了企業和地區的戰略理論的高度。當代企業經營管理理念的核心正在從產品制造轉向產品銷售再轉向現代營銷和客戶服務,并且提出了“一切為客戶創造價值”的現代經營理念。人們對于物流的認識早已經從企業自身的“功能性活動”上升為“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的”“努力為客戶創造價值,盡力增加顧客讓渡價值”的“從供應到消費的運動、儲存和配送的計劃、執行和控制”的管理過程。消費者的需求不僅僅是商品。以企業的經營和發展的角度來看,物流等同于服務,服務也是物流的物品之一。物流是企業所提供的服務,“服務的實質上也是一種商品”,但是這一點卻常常被人們所忽視。
7引入專業物流管理咨詢公司
中小企業自身的專業力量不足,因此要懂得借助相關的管理顧問公司以及研究機構來科學規劃企業的物流戰略、實施戰略和管理體系。要去了解先進物流企業的運作以及這樣運作的原因所在。在這一過程之中,它們的物流服務理念是如何變化的,如何做到滿足客戶需求和市場競爭,企業經營戰略相銜接。只有這樣,我國的中小企業才有可能成功地進入一個新的市場領域,在現有的市場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服務水平,拓展市場份額。
許多企業在管理咨詢方面下了許多的功夫,用以探索新管理方式和學習物流技術的運用。中小企要想全面提升企業的物流運作以及管理的水平,更加迅速地構建起一個先進的物流系統以及管理平臺,就應當充分利用專業管理顧問公司的優勢能力。
8結論
戰略性的規劃、投資以及技術開發是最近幾年促進物流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因素。企業急需解決的不僅僅是倉促運輸以及商品配送等最為基本的物流問題,而且最重要是為了解決如何才能在在變化莫測的市場競爭之中謀求生存與發展這一問題。因此企業必須將物流放在企業經營管理這一戰略高度上去考慮,將采購、生產和銷售等一系列過程與物流相結合,從而形成以業務流程為基礎,實現物流一體化,達到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的目的。物流已然是企業市場營銷的基礎。作業企業的經理,在物流決策方面應當從戰略高度去考慮物流運營成本和市場拓展需要、物流顧客服務的特殊要求之間的動態平衡,仔細思考如何才能把物流系統與營銷戰略以及企業的總體戰略靈活結合,而不再像傳統上那樣只注重如何解決流程再造、壓縮成本等投入產出的管理問題以及有限資源的合理配置問題。
參考文獻:
[1] 劉鐵鋼 . 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現狀與運作模式探討[J].湖南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5(1).
[2]邵晴. 我國企業物流發展現狀及問題與對策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 2012,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