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亭
[摘要]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質量調節法有利于解決現行考核中的不利因素,大力提升醫務人員的付出與技術難度、風險程度的關聯;對醫院及科室投入的設備、人力、財力、物力的產出進行評估。隨著醫保支付政策的變革,醫療機構必然從過去“創收節支”轉向按出院病人疾病嚴重程度、治療手段的技術含量作為績效評價依據,因此公立醫院績效管理采用質量調節法勢在必行。
[關鍵詞]技術難度;風險程度;護理級別強度;手術分級;質量調節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3115
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質量調節法順應醫療系統的改革而產生,是公立醫院改革浪潮中的鮮明旗幟,是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多年存在問題的突破方向。
1質量調節法的產生背景及意義
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質量調節法,是以工作量為基礎,輔之相應質量指標加以調節,通過組織及個體之間溝通,提高醫院效率、效能、質量的管理辦法。采用《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范(2012年)》中的技術難度、風險程度衡量各醫療專業間的水平;采用護理級別衡量護理工作勞動強度;引進國際通用的手術級別管理概念判定醫務人員的手術服務報酬;引進單項質量考核以代替全面質量的模糊考核;引進綜合目標管理考核中層干部業績,通過城市公立醫院試運行,本辦法實現了公立醫院在醫改新政的要求下,切實提高醫務人員“一切為了患者”的積極性,真正緩解老百姓的“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做到“大病不出市”,提高了管理的價值,通過綜合目標管理考核,間接提高了“兩個效益”,保障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績效管理的核心是績效考核,傳統的績效考核辦法有:360度績效考評法、關鍵績效指標法、平衡記分卡、全成本核算法等。但傳統的考核辦法在醫改新政要求下,已無法適應醫改新政的要求,而質量調節法是通過簡單通俗、易于操作的工具來完成組織目標。
2質量調節法采用的工具及辦法
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質量調節法是通過員工工作較醫院期望值相比較完工百分比法、以相對質量指標修正的手段來干預考核的辦法。
通過研究大量績效考核相關的文獻資料,并咨詢了國內知名的醫院管理專家,結合在績效管理中積累的經驗,采用了簡單易于操作的辦法,在Excel表格中利用函數公式進行測算。
百分比完成法:對技術修正指標實際完成情況與標準之間百分比給予折算系數,以用來控制指標大幅度變動時,縮小績效浮動范圍。
技術風險加權頻次法:將一段時期內,醫療服務者為患者提供的醫療服務按照收費標準所對應的技術難度、風險程度所發生的頻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得出。
在整個項目中,采用通俗易懂、易于操作的分段累進法、百分比完成法、技術風險加權頻次法。分段累進主要用于對工作量的分段,部門或員工的實際貢獻度與醫院期望值的對比。
采用《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范(2012年)》中的技術難度、風險程度來衡量各醫療專業間的水平,具體通過院內HIS運行系統產生技術難度、風險程度,分別對出院患者、門診患者的服務需求量、服務需求質量進行衡量、調節,例:某科室本月各類工作量績效之和×技術難度匯總系數。
質量考核調節法下,選取了有代表性的工作量指標,臨床科室考核通過門診量、出院病人數、實際占用總床日數、手術例數四項指標,在總和的基礎上,采用技術難度、風險程度對科室間患者所提供的服務量加以質量調節,以科學、合理的核算出不同科室不同的績效,以更加精確的對科室或員工對醫院的貢獻度進行衡量。
2015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啟動了“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通過改善流程,要求三級醫院逐步增加用于預約的門診號源,以方便人民群眾便捷就醫、安全就醫、有效就醫,以門診預約率來修正科室工作量。例:某科室本月門診人次×該科室本月門診預約率。
出院病人數的考核,考慮兩個至關重要的指標,即平均住院日和疑難急危重癥患者。平均住院日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每一位出院患者住院時間的長短,是評價醫院效率與效益,技術水平與醫療質量的硬性指標,主要解決發展迅速與粗狂管理、投入不足與效率不高、經費用限與成本控制無效等,需要使病人在最短期限內,得到最優質的服務,早日康復。疑難急危重癥患者占出院人數的比例,是評價醫療衛生機構技術水平高低的直接指標,反映醫院診治病種的直接有效指標,通過恒定的標準,以區分醫院內部各專業的專業水平,出院病人的考核,要通過這兩個指標進行反映。例:某科室本月份出院病人次×(某科室本月平均住院日的完成情況×50%+某科室本月疑難急危重癥患者占出院人數比例的折算系數×50%)。
實際占用總床日數的考核,是體現科室工作量的指標,但過于單一,用護理級別強度來修正此指標。護理級別是根據病人病情的輕、重、緩、急及病人自理能力的評估,給予不同級別的護理,所以用護理級別來修正此標,可以更加科學的衡量界定科室工作量。例:某科室本月份實際占用總床日數×某科室本月護理級別強度折算系數。
手術例數的考核,直接體現醫院手術技術水平的指標,為了更加準確地體現手術的難易、風險,通常采用國際通用的手術分級制度,來衡量專業間的差別。例:某科室本月份手術例數×某科室本月三四級手術級別占比折算系數。
綜合目標管理,是以人為中心,以成果為目標,而使組織和個人取得最佳業績的現代管理辦法。公立醫院的綜合目標管理,旨在通過目標管理,將醫院的戰略目標劃分為各小目標,承載體是部門或員工個人,通過目標管理,監督、激勵基礎目標完成,最終保障戰略目標得以實現。國內外專家及醫院管理者近年來都在目標管理法研究中獲取了大量的有益資料,通過實踐證明,目標管理法為基礎有效的綜合全面的績效管理辦法。
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質量調節法,主要用于解決目前醫療制度改革分級診療制度中,醫療衛生機構醫療人員的基層能力如何提升,醫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如何提高,醫療衛生機構技術水平通過什么樣手段促使進步,這些關鍵性問題在項目中通過細分得以解決。通過對技術難度、風險程度、護理級別強度、三四級手術占比,以質量調節法、百分比完成法對醫院管理進行了綜合的評估。
總之,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質量調節法是以工作量評價為基礎,以醫院戰略目標為導向,統籌效率、質量、成本的績效評價和分配的體系,體現以“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原則,評估以醫療行為為主的勞動強度、技術難度、風險程度的系統工程。
3推廣應用的條件和前景分析
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質量調節法是順應當前醫改形勢而應運產生的結果。2015年12月21日,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四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評價的指導意見》。2016年4月6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確定“2016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讓醫改紅利更多惠及人民群眾”,會議中提出,在全國70%的地市中推行分級診療制度,開展公立醫院在職或退休主治以上醫師到基層醫療機構執業或開設工作室。年底前使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擴大到15%,力爭三級醫院開展臨床路徑管理工作,又提出完善基層醫療機構的績效管理制度,鼓勵試點城市制定公立醫院績效工資總量核定辦法,建立與崗位職責和業績相關聯的分配激勵機制,凸顯醫務人員的勞動技術價值。
4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通過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質量調節法,解決了近年來公立醫院以“收支結余”為主考核辦法的困惑;解決了醫院自主投入與產出的合理性;解決了因國家對服務價格不平衡上帶來的對醫療服務群體不公的問題;改善了醫院多年來戰略與員工分離不能相融合的局面;解決了設備使用率低下,而老百姓在外排隊的現象,所以說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質量調節法,是通過質量調節對醫療服務行為過程監督而取了很大成績,通過合理的資源配置,控制成本,降低費用,最終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故而,此時應用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質量調節法,可以彌補過去傳統考核辦法的不足,可以在以DRGs介入績效考核前期,醫療衛生機構信賴的管理辦法,可以將醫院制定的戰略付諸實踐,督促、監督醫院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楊永生,鄭格林,肖夢熊,等《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范》中西醫項目技術難度和風險程度賦值對比性分析[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4(1):2-4
[2]黃正新護士績效考核標準的建立與實施[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