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雅青
[摘要]職業院校創業教育的重點是對學生創業能力、創業品質、創業精神和創業意識的培養。職業院校應加大對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視力度,并以此來建設良好的院校創業文化,通過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大工程,是對課堂中理論知識的創造性實踐運用。文章分析了我國職業院校創業教育中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針對職業院校在創業和就業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以及學生創業能力的不同進行了探討,希望為改進和加強我國職業院校創業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職業院校;創業素養;創業教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3279
1職業院校的創業教學中所存在的誤區和問題
11對職業院校學生創業教育理論研究不足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教育的發展都會碰到不同的問題,應當根據當前社會發展進行不斷協調和改進。針對培養學生創業素養這個嶄新的問題,職業院校和教育研究部門都應加強對相關理論的探討和研究。當前對于職業院校創業教育的研究,只是剛剛起步。薄弱的系統理論和淺層的創業實踐總結并不能發揮出對學生實踐創業的指導作用。
12創業教育和專業學科脫離,創業教育沒有系列課程
當前職業院校的創業教學并沒有融入到學校的學科教學體系中,創業教學和專業教學的脫節導致學生只能利用有限的課余時間來進行創業知識學習,學生在創業教學中并不能利用其本身的專業優勢。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者必須明確創業教育聯系專業知識教育的重要性,因為學生的創造性是需要通過人文知識和科學知識所包含的文化精神潛移默化的熏陶而成。對學生創業素養的培養和文化教育并不沖突,相反,對專業和知識教育更加依賴,職業院校所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如何有機結合創業教育和教學內容。創業教育在西方的教育中比較受重視,比如,美國一些學校已經開設了“企業精英計劃”等專業,法國則有“企業創辦學”等專業??v觀我國的創業教學課程,僅有少數高校開設了試點,而且試點并沒有開設系統的創業教學課程,這很難提升職業院校學生的創業素質。[1]
13職業院校缺乏優質的創業教育教師隊伍
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業素質,教師首先應具備創業創新思維和意識。目前大部分仍采用“傳習式”教學方式,目的是培養“知識性”人才。教師普遍認為,只要學生的學習成績良好就是優等生,忽視了對學生自主創業能力的培養。這不僅是教師缺乏創業精神、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和創業知識的體現,而且體現了教師害怕承擔責任的心理。所以,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要從“傳授型”“知識型”轉化為“全面型”“創新型”和“智能型”。職業院校應采取有效的激勵機制,從而激發教師的創新教學積極性,力求培養一支創新意識強的教師隊伍,通過創造各種物質條件,來提升教師的勇于探索和創新的精神。缺乏具有創新素質教師的創業教學只能算是空中樓閣。[2]
14缺乏濃厚的校園創業文化
完善而系統的創業教學環境是提升學生創業能力的基本。校園文化不僅在學校的物質和制度環境中有所體現,其對學生的創業素養提升還具有塑造和引導的功能,可以對學生的觀念進行點滴滲透和耳濡目染。校園文化中的創業氛圍可以對學生產生深入和持久的影響。我國職業院校需要形成濃郁的、健全的、完善的創業文化氛圍,校園內部的評價體系、激勵導向、培養目標和文化氛圍需要向對學生的創業素養培養傾斜。[3]
15創業教育指導思想不明確
我國當前職業院校的創業教育仍然落后,各院校缺乏對創業教育的科學指導。對于“創業教育究竟是什么”目前仍沒有定論,許多院校把創業教育和創新教育、就業指導相混淆。比如,有的職業院校把創新教育重新修改包裝一下,就把原有的素質教育變為創業教育,指導思想的模糊導致職業院校的創業教育難以良好的發展。事實上,創業教育和素質教育、就業教育還有創新教育有著很大區別。又比如,創新指的是建立新的理論、想出新的方法、做出新的東西,其過程是從無到有的。而創業是對創新和創造成果的實踐發揮,因此,創業教育不等同于創造教育、創新教育和就業指導。
2培養職業院校學生創業素養的策略
21積極營造良好的創業文化,廣泛推廣創業教育
創業需要六方面個人社會能力的支持:談判和推銷能力、企業形象策劃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我約束能力、承受挫折能力、適應變化的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顯而易見,創業教學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內涵。職業院校應遵循尊重創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的方針,培養學生的“公平正義”和“創業光榮”的社會價值觀。要建設校園創業文化,首先需要明確創新文化理念,這是建設校園創業文化的基礎。為了激勵學生脫離貧窮、追求財富的沖動和欲望,使創業成為職業院校學生的普遍追求和理念,各院校需堅持弘揚和繼承領導創新、艱苦創業等優秀的創業精神,優秀的創業文化是創業者和企業家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發展事業的發動機和精神動力。
要建立一個良好的創業環境,社會各界必須要積極扶持和關心創業者和企業家,寬容和理解他們的失敗,同時不能把創業文化的建設停留在文件和口頭,必須在創業實踐中建設和發展創業文化。
22以培養學生的創業心理素質和創業意識為重點
創業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敢創業、愿創業和會創業,即以創業精神、創業能力、創業意識為中心的教育。想要創業成功,那么要求學生首先敢創業和愿創業。創業意識指的是創業者創業所必需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意志、動機和需要等心理因素。創業意識對創業者的創業行為起著支配的作用,同時規定了其創業行為的行動力度和方向,具有很強的能動性和選擇性。以合作性、適應性、克制性、合作性、果斷性和堅韌性為中心特點的創業心理素質,不僅有效地推動了創業的成功,同時也是新時期德育教學中必不可少一部分。[4]
23結合地區經濟,培養學生服務社區的意識
創業社區文化,主要依托于不同的正式的公司、非正式組織和中介服務組織,是校園文化連接社會經濟的樞紐,可以為創業者的創業活動提供專業有效的支持,在保護創業者的同時,促進了社區的經濟繁榮。諾丁漢大學的“學習商業”的項目是一個經典的例子,東米德區畢業生的嚴重流失問題長期以來困擾著諾丁漢大學,為了解決這個難題,諾丁漢大學和東米德蘭區發展協會進行了密切合作,將合作目的定為留住大學畢業生。兩方合作開展了名為“學習商區”的教學項目。這個項目提倡在研究生和本科生中建立創業文化,通過給予畢業生必要的資金和管理支持,幫助畢業生創業,使畢業生更趨向于留在當地,最后促進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
3結論
總之,職業院校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業素養的研究和探索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創業教育需要多方面教學資源的共同合作,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從學校外部來說,如果想形成真正的學生創業熱潮,為全社會的學生創業營造出火熱的創業氛圍,職業學校應積極和企業聯合辦學,并建立學生創業啟動基金,以解決學生的創業投資問題。從學校內部來說,學校應明確創業教育的目的、建立一個高素質的創業教學教師隊伍、加強對學生創業理論的研究并注重對學生的實踐教學。通過培養學生的創業素養能夠使其去除學習中的被動心態,充分激發其創業知識自學意識,并提升其綜合素質,最終在創業道路上取得成功。
參考文獻:
[1]連城從當前就業形勢看大學生的創業教育[J].職業時空,2015(1):44-45
[2]韓云霞美國創業教育的發展與啟示[J].上海教育,2014(5):11
[3]王世華職業院校創業教育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2):22-23
[4]孫興洋關于構建職業院校就業指導新機制和能力建議[J].中國成人教育,201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