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雪梅 張麗君 潘華
【摘要】 目的 探究早期綜合護理在出血性腦卒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88例出血性腦卒中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4例。觀察組進行早期綜合護理。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8.2%,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4.1%(P<0.05)。結論 對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早期綜合護理可以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 早期綜合護理;出血性腦卒中;應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3.170
出血性腦卒中又稱為顱內出血, 是一種臨床上比較常見的腦卒中形式。在其發病早期, 患者普遍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和病殘率[1]。出血性腦卒中的發病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要及時對患者進行治療, 挽救患者的生命。除了要重視治療方法之外, 也要做好對患者的護理工作。護理出血性腦卒中患者對出血性腦卒中疾病的治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者就早期綜合護理在出血性腦卒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簡單探究。現將具體護理方法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經CT、MRI檢查后確診為出血性腦卒中的患者88例,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4例。觀察組男22例, 女22例;年齡52~78歲, 平均年齡(63.75±6.5)歲。對照組男24例, 女20例;年齡53~76歲, 平均年齡(65.42±7.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1. 2. 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如及時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嚴密觀察患者的不良反應等。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飲食護理等, 保持患者室內清潔、空氣清新[2]。
1. 2. 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早期綜合護理的方法進行護理。具體包括:①心理護理。由于出血性腦卒中的發病會使患者出現言語障礙及運動障礙等, 所以患者難免會出現一系列不良情緒, 如緊張、焦慮、恐懼等。醫護人員在對患者進行早期綜合護理時, 應當及時安慰患者并給予耐心疏導, 使患者重燃戰勝病魔的斗志。②康復訓練護理。由于患有出血性腦卒中的患者會出現運動障礙等一系列并發癥, 醫護人員要及時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 幫助患者及時恢復正常。如待患者的病情逐漸平穩之后, 可以適當地為患者進行肩部的外旋并為患者伸展指關節等。也可以采用合適的力度為患者按摩, 使患者的關節逐漸趨于靈活。如對患者的下肢進行康復訓練時, 可以對患者的膝關節和髖關節進行伸、屈練習, 對患者的足部踝關節進行全方位的運動。每次活動時, 應在10~20次左右, 動作相對柔和。③認知恢復訓練護理。由于出血性腦卒中患者會在認知及語言功能方面出現障礙, 在術后, 待患者的意識恢復正常時, 醫護人員應該及時對患者進行認知恢復訓練護理。如從患者的視覺、觸覺、聽覺等多個方面進行恢復訓練, 及時地幫助患者恢復認知功能。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情況進行觀察并記錄。其中包括患者出現的壓瘡、應激性潰瘍、吸入性肺炎以及泌尿系統感染和便秘等。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出現壓瘡0例, 應激性潰瘍2例, 吸入性肺炎1例, 泌尿系統感染2例, 便秘3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18.2%。對照組壓瘡3例, 應激性潰瘍2例, 吸入性肺炎4例, 泌尿系統感染3例, 便秘3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34.1%。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小結
出血性腦卒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急性并發癥, 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高危型, 因此需及時、有效地對患者進行治療和護理[3]。近年來, 各大醫院都在積極探尋有效治療出血性腦卒中疾病的有效方法, 并且也制定了相關的護理方案, 以達到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的目的。而本院采用早期綜合護理的方法對患有出血性腦卒中的患者進行干預護理, 并取得了較好效果。
綜上所述, 采用早期綜合護理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通過對患者進行較為全面的護理, 也體現了人性化護理的護理觀念。
參考文獻
[1] 李玲霞.早期綜合護理干預在出血性腦卒中患者治療及康復中的應用.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5, 18(5):134-135.
[2] 劉國云.早期綜合護理干預在出血性腦卒中患者治療及康復中應用觀察.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5, 9(24):236-237.
[3] 王平.早期肢體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意義.當代護士(中旬刊), 2014, 34(6):34-36.
[收稿日期:2016-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