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在全球經濟不振、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國民經濟“三駕馬車”中的投資與出口逐漸呈現“乏力”態勢。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消費表現出了較強活力,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其中,一系列新興消費的“異軍突起”更是讓人眼前一亮。那么,新消費到底是什么?有哪些新特點?新消費的大市場該如何發掘?
新消費的貢獻尤為突出
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消費對國民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6.4%,創下15年來的新高,比2014年高15.4個百分點。其中,新消費的貢獻尤為突出。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傳統消費受到一定影響,但以綠色、休閑等為特征的新消費卻增長迅猛,引人關注。
新消費的表現到底有多搶眼?2015年“雙11”和“雙12”購物節,四川成都一家科技公司研發生產的全球首款無屏超級電視遭遇瘋搶,兩天時間銷售額超過1億元。該公司創始人表示,我們強烈感受到消費者對創新產品的渴求。
而這僅是冰山一角。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網絡消費保持高速增長,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2萬億元,同比增長31.6%。綠色環保、智能節能產品銷售旺盛,商務部重點監測零售企業4G手機銷量同比增長75.9%;服務消費加速發展,全國電影票房收入440.7億元,同比增長近50%,全年國內旅游突破40億人次,旅游收入超過4萬億元。
2015年消費市場亮點紛呈,服務消費、信息消費、綠色消費、時尚消費、品質消費等一大批消費新熱點蓬勃興起。
新消費的崛起體現了我國經濟較大的發展潛力,其在防止經濟下滑、穩增長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視,同時有助于進一步增強我國經濟向好發展的基礎與信心。
新消費的多方面新變化
既然稱之為新消費,“新”也自然成為了一大看點。專家指出,我國的新消費正呈現多方面的新變化,消費方式與結構的新趨勢、消費人群的新領軍者以及消費環境的新特點都在改變著我國的消費格局。
我國居民消費已進入新時代,消費升級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新階段。這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一是由生存型消費向發展型、甚至享受型消費轉變;二是由商品性消費向服務性消費轉變;三是由傳統型消費向新型消費轉變;四是由模仿型、排浪式消費向個性化、多樣化、多層次化消費轉變。
“一少一老”將引領未來消費,“80后”、“90后”乃至“95后”正在成為消費主力軍。未來的新消費是“以我為主,個性彰顯”的消費,大規模生產弱化,個性化定制流行。同時,老年人群也是新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養生、保險養老等產業及相關領域將享“銀發”消費紅利。
信息技術正在為消費提供新的支撐。我國新消費的發展與互聯網密切相關,許多新的消費模式、消費業態都是基于互聯網而產生的。現在不僅是網絡購物勢頭強勁,出行等方面的消費也開始依賴于互聯網技術,盛行的網絡打車平臺也已成為不少居民出行的首要選擇。
新消費在各領域“多面開花”
新消費正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醞釀“大動作”。曾經僅被居民當作一項簡單運動的跑步,如今正逐漸帶動大的消費產業,包括智能穿戴設備、轉播、廣告產業。美國每年舉辦的馬拉松賽事超過700場,能完賽“全馬”(全程馬拉松)的人數大概是中國的7—8倍,中國運動市場的發展潛力非常巨大。
城市與農村正“并駕齊驅”推動新消費發展。中國新型城鎮化將釋放巨大的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如果城鎮化率從2014年的54.8%提高到2020年60%左右,將帶來40萬億元人民幣左右的投資空間。
農村市場正體現出消費產品升級換代的強烈需求,譬如大家電正日益成為熱門消費品類。農村消費已經連續3年超過城鎮消費,發展潛力很大。
專家指出,未來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綠色消費、更注重健康的高品質消費、智能設備等科技型消費以及各類時尚消費等眾多領域都將是新消費的“陣地”,新消費將能夠實現“多面開花”。
我國的新消費仍處于起步階段,進一步發展的空間還很大。中長期來看,我國的消費市場與消費能力都很大,新消費的發展趨勢也很強勁。如果我們能夠把握住未來新的消費領域、大力發掘市場并不斷推進供給側改革,新消費巨大的發展潛力將能夠被充分挖掘出來,并能夠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