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少波 馮于冬
摘 要:近幾年,國民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建筑行業的發展,建筑項目正在呈逐漸增加的趨勢,然而,在大規模建筑項目增加的同時也反映出了一些弊端,這些弊端使工程建筑的施工質量受到影響,給人們的出行及居住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文章對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檢測技術進行探討,并將在施工中的注意事項一一列舉出來,以期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
關鍵詞: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檢測技術
中圖分類號:TU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18-0026-01
鋼筋混凝土厚度的檢測目的是確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是在施工竣工后強制檢測的一項內容,并且這項檢測內容被推廣到了全國的建筑行業之中。鋼筋和混凝土是建筑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鋼筋抗拉伸強度大,混凝土抗壓力大,二者是柔與剛的和諧統一;鋼筋與混凝土通過凝結作用,將建筑構件連接在一起,再通過機器的加工,讓建筑構件更加牢固,以此來增加建筑構件的承載能力,這種鋼筋混凝土結構是現代工程建筑中普遍采用的建筑方式。因此,鋼筋的混凝土厚度檢測是保證建筑構件安全的重要環節。
1 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的概念及其要求
混凝土保護層的含義是指整個鋼筋混凝土建筑構建中,混凝土上相對較小的一部分墊層,被上端的鋼筋用混凝土保護起來,避免鋼筋直接暴露在空氣中;另外,保護層的厚度還能夠加強混凝土構件的耐久性和固定性。
在鋼筋混凝土的建筑構建中,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對鋼筋混凝土構件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厚度相對越大,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與混凝土結合的更好,其使用性能也就大大提高了,但是,如果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厚度太厚的話,則會加大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受力,使其產生較大的寬度,影響鋼筋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因此,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此類情況,既增加了建筑構件的安全性能又節約了施工成本。
2 鋼筋混凝土厚度檢測技術及其原理
2.1 檢測技術的方法
根據國家政策規定,鋼筋的混凝土厚度檢測方法分為兩種,其一是無損傷的混凝土厚度檢測即利用先進的科學儀器(包括探測儀、雷達儀等)進行檢測,這種檢測方法一般不會對建筑結構有所損害,但是也會因為外界環境或是儀器本身等因素的影響,對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造成影響。
為了提高檢測的準確性,可以增加檢測的點有:一是綜合分析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的數據;二是采取局部破壞的方法,也就是借助機器進行鉆孔等方式直接接觸到鋼筋表面進行檢查,而這種方式容易損壞鋼筋,對人力、物力的要求比較高,不適合大規模應用,因此,在檢測過程中可以二者相結合使用,以提高檢測的精準度。
2.2 檢測技術的原理
鋼筋的檢測儀器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探頭,另一部分是主機。在探測儀的探頭上有兩組線圈,在進行鋼筋檢測的時候,兩組線圈發生磁場感應,并產生電流變化;主機通過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并根據感應電壓的變化來確定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現今的絕大多數建筑工程中都采取這種檢測方法。
3 鋼筋混凝土厚度檢測準確度的影響原因
混凝土厚度的檢測儀器是根據電磁感應制成的,因此在進行檢測時,鋼筋排列密度的不同會影響混凝土保護層的檢測精準度,另外,鋼筋混凝土結構表面的平、檢測探頭的不同都會地其檢測結果造成誤差。因此,在檢測過程中需要做好一系列的準備,以確保測試數據準確。
儀器檢測是為了更好的保證施工質量,但是在施工過程中的監督施工環節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施工過程中,往往監督部門的監督執行力不足,沒有深入到工程施工的各項工序中,放任了施工操作中的不良施工情況,降低了工程施工構件的質量標準,將不合格的構件應用到建筑工程后會降低鋼筋混凝構件的耐久力、穩固性,進而縮短建筑的使用壽命,給施工工程埋下了質量問題,威脅了人民的人身財產安全。
4 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檢測技術
4.1 前期準備
在進行檢測前,要做好以下準備:第一,技術準備。事先要對建筑工程的施工設計和圖紙進行詳細了解,確定鋼筋的具體位置,制定詳細的檢測計劃;第二,檢測儀器的準備。對于混凝土保護層的檢測,儀器要經過預熱、校準等工作過程,保證檢測前的數據為初始數據,不會對后期的混凝土保護層檢測造成誤差;第三,檢測人員的準備,做為檢測人員一定要熟知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構成,對于整體建筑的結構概念要清楚,而且還要有臨場解決突發意外的能力;第四,檢測現場的準備。施工現場的環境是極其不確定的,因此,在準備檢測的時候要提前通知施工方,讓施工方準備好相應的資料,例如,施工圖紙,參加檢測的人員等,最重要的是對檢測的施工地點進行清理,避免因為雜物影響檢測的準確度。
4.2 現場檢測
首先,在進行檢測的時候要準確輸入鋼筋的直徑值,以便在檢測時更加準確的測量出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減少檢測儀器的誤差,精準檢測數據值,保證建筑結構的穩定性以及建筑構件的安全性。
其次,對混凝土保護層的檢測地方先進行簡單的探測,以畫出檢測地點的大體網絡,再根據整體的圖像分段進行檢測,增加混凝土保護層的檢測數值的精準性。
再次,在檢測的時候,不能過快的檢測保護層表面,但也不能過慢的檢測。簡單的說,在鋼筋偏少的地方可以加快檢測速度,在接近鋼筋上端的時候要減慢檢測速度,最好是采取往返移動的方式來精確檢測數據值。
最后,檢測的探頭要始終保持與鋼筋的軸線平行,減少因為探測角度的改變,給檢測結果帶來誤差;為更加精確的得到檢測結果,對于無法確定的鋼筋位置可進行破損檢測核實。
4.3 數據分析
根據我國的法律規定,混凝土保護層的鋼筋檢查數據要達到90%以上,才能夠判定整體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為合格產品,如果檢測結果少于80%,就需要重新的對建筑構件進行抽樣檢測,同上一次的檢測結果綜合計算合格率為90%的可以認定為合格產品。
5 不合格的鋼筋保護層厚度的處理方法
5.1 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過薄的處理辦法
第一,應該對過薄的保護層表面進行清理、打磨,讓構件表面變得粗糙,這樣更加方便對建筑構件進行粘接,再進行抹灰,降低因粘接的建筑構件而引起后期開裂的情況;另外,還可以在建筑構件下鋪設一層鋼絲網,以提高建筑構件的抗裂性能。
第二,因為構件的保護層厚度不足,對于粘接后期的抹灰工作會比較困難,所以,可以使用機器設備對粘接處進行高壓噴漿,以加強混凝土構件的穩固性。
5.2 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過厚的處理辦法
鋼筋混凝土構件過厚的地方,要及時與設計人員溝通,并進行重新計算,這樣才能對不合格的構件進行更改;對于構件承載力不合格的不穩,要申請返工,重新進行建造,尤其是比較重要的建筑構件,要更加重視,避免出現施工質量問題。
6 結 語
鋼筋混凝土構件是現代建筑中最普遍的建筑方式,因此,鋼筋混凝土保護層的質量是保證建筑結構耐久力和安全性的重要環節,要提高鋼筋混凝土的質量,不僅要合理設計施工圖紙,運用高科技的儀器檢測施工質量,更要參與到施工地內部,監督鋼筋混凝土保護層施工過程,爭取從根本上提高鋼筋混凝土保護層的質量安全,延長工程建筑的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 羅居剛.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檢測技術探討[J].治淮,2011,(8).
[2] 謝梅芳.建筑結構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技術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 設計,2013,(2).
[3] 文小全.闡述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檢測分析及研究[J].科技與生 活,2010,(21).
[4] 王賢濤.試論關于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技術的探析[J].建筑工程技術 與設計,20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