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華成
三年前,蘆山嗚咽,地震襲擊雅安。
廢墟中站起,很快,堅強的雅安人民迅速投入到災后恢復重建中。
在這三年里,雅安銀監分局和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一起,嚴格執行各項災后金融政策,創新金融產品,加大信貸資金投放,全力支持災后恢復重建,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傾心服務,戮力前行
地震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關懷指導災區,銀監會等部門相繼出臺金融支持災區政策。分局用盡用好這些政策,督促轄內銀行業機構,為災區送去金融血液。工、農、中、建四家國有大型銀行提供600億元災后重建意向性信用額度,有力保障災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建設,大力支持水電、新材料等產業重建。郵儲銀行省、市兩級分行聯動,向雅西高速、雅康高速、國電大崗山水電站、國電瀑布溝水電站等4個災后重建重點項目授信94億元,累計投放貸款75.78億元。
雅安市商業銀行出臺支持受災區縣恢復重建六條信貸措施,建立信貸審批“綠色通道”,實行優惠利率,加大信貸投放力度。農發行雅安市分行發放糧食輪換及收購貸款1700萬元,幫助企業順利完成儲備糧的輪換和災區救濟糧的發放。名山錦程村鎮銀行創新推出“重建貸”貸款新品種,累計發放2000萬元。在各縣區,農商行及各縣聯社充分發揮支農支小的重要作用,為災區企業和農戶提供了廣泛而重要的支持。
截至2016年3月末,全市銀行業機構累計發放災后重建貸款334.83億元(不包括上級行發放和其他金融服務),有力地保障了災后重建三年目標的順利推進。
在提供信貸支持外,全市銀行業機構還深挖細耕,主動開展金融創新,提供特色金融服務。建行雅安分行作為全省唯一一家國有工程造價甲級資質單位,為地方政府和企業災后重建項目造價咨詢業務。
目前,全市銀行業機構已為災后重建項目提供造價業務約50筆,提供造價咨詢近46億元。中行雅安分行積極聯系海外分行及當地外管部門,為6戶受災中資企業申請短期外債余額指標,成功落地二戶,金額3150萬美元。
情系民生,雪中送炭
“謝謝!謝謝!是信用社的支持讓我住上好房子,過上了好日子!”這是發生在蘆山縣聯社升隆信用社營業室的感人一幕。一大早,村民程曉蓉冒著春寒細雨騎著電瓶車到信用社表示感謝。
地震摧毀了程曉蓉辛辛苦苦打拼的家。2015年2月,升隆信用社工作人員走訪她家,當得知房屋主體修建已用完所有積蓄,還有接近1萬元的工錢沒有籌足,裝修成了奢望時,對其立即授信6萬元。2天后,這筆貸款就已發放。
2015年,雨城區多營鎮災后重建安置小區建設工作已進入主體建設,為保證安置小區的順利完工,多營鎮政府要求安置小區的農戶必須在7月底前,繳清所有小區購房款。為保證受災農戶順利搬遷新家,雅安農村商業銀行克服時間緊、任務重、工作量大的困難,在短短的22天內就為203戶重建戶發放災后重建貸款1015萬元。
在名山區茶葉基地,“金融+產業+農戶”的模式,催生一片片綠意盎然的生態茶園,成為名山區經濟發展獨特的天然資源;信貸支持的基礎設施重點項目——雅西高速建成通車,到漢源花海果鄉、石棉紅色基地由“朝發夕至”變成“一日游”;在寶興磽磧藏鄉,特色藏寨小居令游客流連忘返,村里有網點、自助設備和便民取款;震中蘆山縣大川鄉,農房重建貸款支持農村新居建設,一建就建成了康養基地……
為了讓災區農民兄弟姐妹早日搬進舒適安逸的新家,銀監分局督促全市銀行業機構特別是地方法人機構紛紛開辟農房重建貸款“綠色通道”,優化審批流程,實行限時辦結,執行基準利率6折優惠,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對患病、孤老等特殊困難家庭給予特殊政策,做到應放盡放、即貸即放。災后重建以來,全市銀行業機構累計向5.38萬戶農戶發放農房重建貸款28.31億元。
不忘初心,輸血造血
服務實體經濟,增強經濟的內生動力是銀行業的天然使命。對災區銀行業而言,更是如此,不僅要“輸血”,更要“造血”。雅安銀監分局督導17家銀行業機構從自身定位和特點出發,堅持金融創新,加大信貸投放力度,不斷提升三農和小微的金融服務水平。
郵儲銀行雅安分行積極推進“一縣一品”工程和特色支行建設,根據漢源九襄農副產品、雨城羽絨和名山茶葉的行業特點和市場需求,創新推出農副產品、羽絨行業和茶葉加工行業小額貸款產品。
地震至今,累計發放農副產品小額貸款1545萬元,茶葉加工行業貸款4908萬元,羽絨批發行業270萬元。同時,石棉縣支行成功發放小水電貸款8筆,金額4302萬元,獲得郵儲銀行總行“小水電特色支行”授牌。
雅安市商業銀行量體裁衣打造特色化小微產品,積極探索“銀政”“銀稅”和“銀保”合作,加強溝通協作,形成優勢互補,先后推出“助保貸”“應急轉貸”“稅金貸”“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貸款”和“茶葉倉單質押擔保融資貸款”“動產質押金融倉儲貸款”等信貸業務,有效滿足了全市小微企業多元化的融資需求。
滎經縣聯社采取以“存貨抵押+集體土地使用證房產抵押”的方式對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雅安市一民農資有限責任公司進行信貸支持。一民農資通過建設“莊稼醫院”“農村綜合服務社”“蔬菜示范基地建設”“技術服務農業專業合作社”等,解決就業人數約3408人,帶動農戶46200戶增收。
從“輸血”到“造血”,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截至2016年2月末,全市銀行業機構貸款余額511.84億元,其中涉農貸款余額346.83億元,小微貸款余額340.66億元。
打牢基石,金融普惠
雅安銀監分局在銀監會、四川銀監局的指導支持下,主動拓展服務思路,加大機構引進力度,為金融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和消費選擇。
2014年初,浦發銀行雅安分行開業,實現災區股份制商業銀行零突破。
2014年6月19日,雅安農村商業銀行正式掛牌開業,標志著雅安農信社系統這一農村金融主力軍改制取得初步成功,被省領導高度評價為“貫徹中央精神和符合地方實際兩者相結合的范例”,闖出了一條農信社改制的新路“雅安模式”。
2014年7月16日,由南充市商業銀行發起設立的雨城惠民村鎮銀行開業,間隔57天其蘆山支行開業,在全國創造了成立村鎮銀行總行后設立第一家分支機構時間最短的記錄。
三年來,全市銀行業機構結合政府災后重建規劃和群眾自身需求,下伸網點、下沉服務,主動“接地氣”,服務薄弱領域和弱勢群體,優化網點布局,完善基礎設施,加大ATM、POS、EPOS等自助設備投放力度,積極推廣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等電子銀行業務,方便城鄉居民“足不出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金融服務。
災后重建,既是硬件的重建,更需“軟件”的提升。全市各銀行業機構將持續改進網點窗口服務,提升客戶服務體驗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為金融消費者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
心存善念,傳遞真情
地震無情,人有情。雅安地震后,全國銀監會系統職工踴躍捐款,共捐贈383.62萬元,用于滎經縣福利院老年公寓建設。目前,滎經縣福利院老年公寓已經投入使用,可供100位孤寡老人入住。
全市銀行業機構及員工在監管部門和上級行號召下,也積極行動起來。建行雅安分行在省分行大力支持下,共同開展建設未來“藍絲帶成長計劃——資助蘆山強烈地震災區貧困高中生成長計劃”,三年共資助330名貧困高中學生順利完成學業,資助金額105萬元。浦發銀行募集資金871萬元,選定“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大熊貓科普教育中心”作為捐贈項目。雅安雨城惠民村鎮銀行在開業之初,將向雨城區和蘆山縣分別捐贈15萬元和5萬元,用于資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鳳凰涅槃,是為那一沖驚天的美麗;浴火重生,是為那未來夢想的憧憬。雅安銀監分局及轄內銀行機構將繼續秉承災后重建精神,切實提高金融服務水平,為實現災后重建總體目標、促進雅安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而努力譜就金融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