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浩義
?
立德育人的大手筆
——陜西省中小學慈善教育工作會議綜述
● 趙浩義

2016年3月20日,陜西省慈善協會隆重舉行全省慈善教育工作會議,總結四年來“千校慈善教育”項目實施經驗,表彰獎勵項目實施先進單位、學校和“善行伴我成長”演講競賽優秀學生,部署在全省中小學校全面開展慈善教育。中華慈善總會會長助理陳硯秋到會指導,省上有關部門領導出席會議。省慈善協會會長劉維隆、省教育廳廳長王建利部署工作。市、縣教育局、慈善協會、受表彰先進單位、優秀學校、優秀學生近300人參加會議。
從2012年開始,陜西省慈善協會聯合省教育廳籌資1600萬元,購買《慈善讀本》200萬冊在全省范圍內實施“千校慈善教育”項目,這一項目以中華慈善總會推薦的《慈善讀本》為教材,以課堂教學為抓手,以“善行伴我成長”為主題,用“愛”塑造學生心靈,用“善”培養學生行為,踐行真、善、美。培養學生知榮辱、懂感恩、樂奉獻、勤儉樸素的思想品質。成為中小學校培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要求”“大實踐”。
四年來,各項目學校通過課堂教學、主題班會、社會實踐、小手拉大手等形式,推動教育活動從點到面、從課堂到實踐、從學校到家庭、從校園到社會,取得顯著成效。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贊譽,被譽為慈善事業的“基因工程”“種子項目”。目前,項目學校已發展到2000余所。近200萬中小學生參加了這一活動,成為三秦大地一道亮麗的慈善風景線。
剛剛發布的慈善法第88條決定:“學校等教育機構應當將慈善文化納入教育教學內容,”這對于慈善文化進課堂的先行者——陜西省慈善協會、教育廳無疑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為此,省慈善協會、省教育廳把立德樹人作為慈善、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聯合印發了《關于在中小學校全面開展慈善教育活動的通知》,并決定召開這次會議,總結四年來“千校慈善教育”項目成果,表彰先進。安排部署在全省中小學校全面開展慈善教育,推動陜西慈善文化進課堂“全覆蓋”。
一是教育成果視頻展現。這次會議上,總結四年來“千校慈善教育”工作,未做文字報告。一部《慈善文化進校園——陜西“千校慈善教育”項目紀實》電視專題片回顧了陜西“千校慈善教育”的發展階段,總結了教育形式,展示了教育成果,使與會者感受到了強烈的沖擊與震撼。省教育廳廳長王建利說:“觀看了《千校慈善教育項目紀實》視頻,使我看到了慈善教育在全省中小學生中生根、開花、結果的喜人場景,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了慈善教育對孩子們行為習慣的養成、身心健康的發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使大家對慈善教育的重要意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二是經驗介紹內容豐富,現場演講生動感人。
臨渭區教育局、延安寶塔區東關小學、榆林市第十中學介紹了他們“六納入”“三結合”寓教于樂、寓善于行。“小手拉大手”帶動家長、影響社會慈行善舉的成效和使學校由后進變先進的經驗,與會者深受鼓舞。張俊杰等4位優秀學生演講了自己日行一善、跳水救人、見義勇為、為貧困同學捐衣捐款的慈善故事,催人淚下,臺下掌聲不斷。
三是表彰獎勵覆蓋面大,規格高。在會議上,省教育廳、省慈善協會聯合印發文件表彰了臨渭區等19個市、縣教育局和慈善協會、38所項目優秀學校、 71名“善行伴我成長”演講賽優秀學生。省人民政府原常務副省長、省慈善協會終身名譽會長徐山林等幾位省級老干部親自頒獎。使市縣慈善協會會長們深受鼓舞,臨渭區慈善協會會長周新民說:“省教育廳和慈善協會聯合發文表彰先進,省級領導頒獎,這個獎項規格高、含金量大,表彰面大,令人振奮。”
四是教育部門工作部署扎實。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處處長王彬武宣讀了《陜西省教育廳 陜西省慈善協會關于在中小學校全面開展慈善教育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部署從2016年開始,在全省中小學校全面開展慈善教育活動。
《通知》要求,各級教育部門和中小學要將慈善教育活動與學校德育工作統一安排部署,納入德育工作計劃,將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將教育活動與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要通過有效的形式開展慈善教育活動。以“善行伴我成長”為主題,每月上一節慈善課、組織一次慈善主題班會、寫一篇善行故事作文;每年組織一次慈善征文評選、開展一次慈善文藝活動、組織一次善行演講競賽。課堂教學是教育活動的基礎,要引導課任老師精心設計課程,讓學生閱讀《慈善讀本》,通過講故事,制作多媒體課件等形式提高教學效果。
《通知》規定,各級教育部門、慈善機構要把慈善教育活動作為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任務來抓,要成立慈善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建立分工明確、通力協作的協調機制,確保活動扎實、深入、持久開展。省教育廳王建利廳長要求,要進一步完善慈善教育活動的工作機制。省教育廳將繼續指導和要求全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積極協同各級慈善協會,建立健全分工明確、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完善慈善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及時研究和分析慈善教育推進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全力推進慈善教育活動在更多中小學常態化開展。市、縣各級教育部門也要加強與同級慈善機構的協作與配合,建立起協調共商機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努力把我省的慈善教育活動打造成中小學德育的品牌和亮點。
王建利廳長強調,要切實發揮典型示范的引領帶動作用。臨渭區教育局等三個單位介紹了他們開展慈善教育的經驗,受表彰的學校也有不少好做法,為我們進一步在中小學深入開展慈善教育活動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各級教育部門要認真總結、宣傳、推廣這些好經驗,通過多種形式,在中小學形成重視慈善教育的良好風氣,推動中小學慈善教育不斷走向更高層次,爭取更好教育成效。

五是慈善系統聚氣發力。劉維隆會長在講話中提出三點要求:
1.對中小學生進行慈善教育是慈善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應當擔當的共同責任。中小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是祖國的未來。中、小學生幼小心靈全面健康發展成長,需要從小接受現代慈善道德教育,植入慈善道德理念,埋下慈善種子。百年大計,立德樹人。這既是一項長期的教育任務,也是我們慈善機構義不容辭的光榮使命。
2.堅定不移地推動全省中小學校慈善教育活動。當前,在全省中小學校全面開展慈善教育活動時機成熟。一是我們進行了4年的慈善教育活動試點和推廣工作,經過實踐探索,有了許多成功經驗。這些經驗,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廣泛的社會慈善活動,在實踐中通過關愛他人、服務社會,培養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二是我們的慈善教育活動得到了慈善法的支持。隨著慈善法的宣傳和施行,必將進一步喚起全民對慈善教育的支持熱情。三是省慈善協會與省教育廳聯合設立“陜西省教育科技慈善公益基金”,基金將從高等學校、中等學校、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中募集,用于支持我省教育科技事業發展,同時用于資助貧困學生,救助教育界見義勇為傷殘人士。這對我們開展慈善活動也是一種有力支持。四是我省的慈善教育活動有教育部門牽頭和領導,這是對我們各慈善機構配合做好慈善教育活動的強大支撐。我們應當義無反顧,為了下一代,為了國家民族光明的未來,廣泛動員起來,把學校慈善教育活動更加深入持久進行下去。
3.目前還有半數中小學生和更大數量的規模較小、比較偏遠的學校沒有開展專項慈善教育活動。要實現在全省普及中、小學校慈善教育目標,我們的工作任重道遠,省慈善協會下定決心將全力推動實現這一目標。希望我們各市縣慈善機構,一定要把普及開展學校慈善教育活動,當作傳播慈善文化、立德樹人的大事來抓,作為一項重大慈善項目,列入重要日程,配合教育部門,按學校學期學年編排進度,積極籌劃,精心布置,一個學校一個學校地扎扎實實做好實施。并要下大力氣、用足功夫,廣泛動員和匯聚社會愛心力量,解決經費不足等困難和問題。省慈善協會將會采取以獎代補為主等方式,給予經費方面的幫助。總之,我們全省教育部門和慈善機構,教育工作者和慈善工作者,大家攜手,齊心協力,努力把全省中小學校慈善教育活動再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爭取更大成效,為建設富裕和諧美麗的陜西,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中華慈善總會會長助理陳硯秋同志到會對陜西慈善教育工作作了高度評價,她指出:“陜西不但是最早和中華慈善總會合作開展這一項目的省份,而且率先提出‘慈善文化進校園’項目是慈善組織的‘種子項目’‘基因工程’,把這一項目提高到更深、更高、更恰當的理論高度。在這一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陜西省慈善協會與教育部門合作,創造了頗有高度、深度和影響力的經驗,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一直是走在全國前列的。”目前,全國各地有3300多所學校開展了以《慈善讀本》捐贈為載體的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其中陜西省的學校就有1740所之多,占了全國的一半還多。現在,陜西省又決定把“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覆蓋到全省的中小學,這是“弘揚慈善文化,培育公民慈善意識”的大手筆,是我國慈善事業發展的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舉措。最近幾年,在全國慈善事業的發展中,陜西省慈善協會在許多方面都做出了表率。我們相信,陜西慈善事業的發展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績,作出更突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