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木魚
大學畢業(yè)后,我應聘到一家物流公司做客戶專員。這家公司成立時間不長,公司經理是我們學校前幾屆的校友,當年也算得上校園里有魄力的風云人物。和我一起應聘的還有五六個年輕人,經理面試時,問我們?yōu)槭裁磿x擇一家沒有名氣的公司,記得我當時的回答是除了人情因素外,最吸引我的還是公司大膽的用人策略。
有一次,公司來了個大客戶,經理詢問尚處于試用期的我們:“誰有勇氣一試身手?”其他老員工都以為經理瘋了,這不是拿公司的前途開玩笑嗎?話雖如此,但對于經理的決定,老員工們卻敢怒不敢言,而我們幾個雖心癢難耐,卻顧慮頗多,生怕這單業(yè)務砸在自己手里,那樣會加速拍屁股走人的過程。
想到經理雖年輕卻傳奇的人生,他也是一個人打拼出來的,迎著經理期待的目光,我大著膽子站出來:“我想試一試。”“好。成了,賞;砸了,也不罰。”經理的話擲地有聲。對方是某家影視公司的道具主管,為某部新戲特意趕制了一批道具,目的地是浙江橫店影視城,全程約1500公里。回家后,我立即翻出以前旁聽的影視表演系的課程資料,又上網查找關于道具、服裝的要求與各種注意事項。見客戶那天,我從專業(yè)的角度想客戶所想,直接道出了客戶的擔心,再適時地加上我對公司規(guī)模和以往經驗的宣傳,并著重介紹了我們對突發(fā)問題的處理措施。直到客戶露出滿意的笑容,我才長舒了一口氣,緊懸著的心才落下來。
經理對我的表現(xiàn)很滿意,破格提拔尚處于試用期的我為客戶經理。后來,我又接連做成了幾個大單,公司的效益和規(guī)模也在經理帶領下扶搖直上。誰也不知道,更大的挑戰(zhàn)還在后面。有一天,經理召集大家開會,說想拓展在非洲的市場,問有沒有人主動申請去拓荒。會場上,各人自有打算,一時間氣氛凝重,一陣難堪的沉默后,我站起身:“我……,想去。”盡管底氣不足。
散會后,經理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語重心長地說:“美國名將麥克阿瑟曾經感嘆,人才有用不好用,奴才好用沒有用。新員工想做一匹千里馬,可惜小馬兒乍行嫌路窄;老員工滿足于做一頭老黃牛,寧肯俯首甘為孺子牛。公司目前正處于起步階段,卻沒有人敢站出來。”經理指著辦公桌上的魚缸繼續(xù)說道:“看到這個魚缸了嗎,知道什么叫闖缸魚嗎?”我搖搖頭。“金魚買來先要開缸,開缸就是在新缸里逐漸培養(yǎng)起有益菌系統(tǒng),而闖缸魚就是新缸養(yǎng)水過程中放入的第一批魚。你,就是我們公司的闖缸魚,盡管放手大膽去做吧!”
兩年后,由于業(yè)績突出,經理欲調我回公司總部出任公司副總。我毅然謝絕了,直到公司宣布開拓一個新的市場時,我才回國。我是職場一條闖缸的魚,把一個前途未知的試驗品做成精品,是我莫大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