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民田間學校是培訓農民的新方法,在農村土地適度規模化的形勢下,農民可在田間學校學習到真正的科學知識,使農民看得到,摸得著,真正提高農民的科技種田水平。
關鍵詞:農民田間學校;培訓;新方法
中圖分類號: ? G725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 ? ? ? ? ? ? ? ? ? ? ?DOI編號: ? 10.14025/j.cnki.jlny.2016.02.012
農民田間學校是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倡導農民培訓方法,以農民培訓為中心,通過組織農民參與分析、研究和解決農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從而提高農民自信心和決策能力的新型農技推廣方式。
農民田間學校培訓的中心是農民,落腳點是建立和發展以農民為中心的技術推廣社區。彰武縣農業田間學校成立4年來,培訓農民上千場次,培訓農民過萬人次,在全縣各種優秀技術的集成展示中,讓農民看到實實在在科技進步帶來的好處,對比與差異。效果讓農民大開眼界,增長不少科技知識,為彰武縣農民的整體素質提升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2012年粘蟲災害爆發,全縣24個鄉(鎮)200萬畝玉米田無一幸免,在這一場天災面前,農民防治十分被動,但彰武縣農業中心推廣“綠保米玉米整體解決方案”,在玉米苗6月份進行推廣整體噴施玉米整體解決植保方案,農民不僅未受損失,而且產量增加明顯,而相鄰地塊減產八成或絕收,針對這一特殊案例,彰武縣農業中心組織大量學員在房申村開展了幾十場農民培訓。在田間地頭,由彰武縣農業中心副主任曹友文親自講課,對農民從播種到秋收管理過程中農民缺失的田間管理植保方面,惡補知識短板,使農民感到自己種幾十年的地,跟不上現在的科學形勢,科學技術是必不可少的致富手段,在隨后的幾年生產實踐中,農民把專業的農業植保知識深入田間管理觀念中,農民學會了真正田間管理。
2013年,彰武縣農業中心大力推廣水稻綜合高產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四合城馬連侵村楊廣學水稻合作社,通過農業中心取土化驗,計算氮磷鉀用量,加入中微量元素、生物菌肥等綜合配肥,在秋季水稻測產中,畝產達到550公斤,而這個地區水稻產量常年在畝產400公斤左右。彰武縣農民田間學校抓住這個典型案例,召集全縣水稻種植戶,積極參與到水稻配方施肥計劃當中,并由專家講解水稻苗期病蟲害防治,如立枯病、青枯病等防治方案,農民減少了損失,在全縣水稻種植戶中產生很好的口碑與社會效益,現在農民種植水稻離不開農業中心的配方施肥和病蟲害防治方案等技術。
2014年,彰武縣農民田間學校積極參與液態膜與納米有機肥綜合應用項目,對五峰、葦子溝、四合城等風沙大的區域農民進行培訓,積極講解液態膜應用帶來的好處,在五峰火石嶺子花生合作社,通過液態膜的應用,起到防風、提高地溫、提高除草劑的除草效果,花生增產幅度大。玉米在四合城低洼地塊玉米出苗率達到90%,播期提前7天,玉米活稈成熟,增產明顯。通過這些案例,農業中心組織優秀農民到四合城劉家村田間地頭參觀,由高級農藝師講解各種先進的、有推廣潛力的液體薄膜等新技術,農民大開眼界。
2015年,彰武縣提出種植結構轉型的過程中,彰武縣農民田間學校積極組織農民到二道河子鄉“豇豆套辣椒”、“配方施肥高產區”、“美來土地托管標準田”參觀。在農業中心高級農藝師的講解過程中,農民知道他們的種地差距,并面對面進行知識問答,讓有經驗的農民參與,以身示范,積極推廣他的做法,農民積極回答之后,由農業局高級農藝師專門詳細講解土肥知識,植保知識,種子知識,農機知識等,農民受益非淺。通過這樣的講解,農民發現平時錯誤的種地方式,并及時得以糾正。
2015年,彰武縣農民田間學校在指導西瓜種植戶時,積極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植保方案,在四堡子、豐田等西瓜產區,在雨季來臨時之前,組織農戶參觀學習,積極用二氰蒽醌、咪鮮胺等藥劑治療西瓜炭疽病和陰皮病,在授粉后積極采用美國世多樂先進管理經驗,采用“果多樂”營養方案,讓農民西瓜授粉率提高20%,瓜產量與品質提高明顯,農民受益匪淺,現在彰武縣農民種植與管理西瓜,農民田間學校都會把西瓜種植與管理專家請到彰武,在西瓜地頭田間為農民服務,效益增加明顯,農民相信科技知識,一有田間學校瓜農都會積極參加。
通過幾年的開展,彰武縣農民培訓由過去的被動變為主動,農民都積極要求參與到農民田間學校,主動學習,參觀新型農民組織,大家共同建立一個農民現代技術微信群,有新消息時及新技術時大家共同參與評論,共同發表意見與建議。為農民田間學校更好地服務農民起到實際的指導意義,通過幾年的培育,彰武縣己經培育成一大批新型職業農民,他們分布全縣180多個村中,為本地區新型農業技術的推廣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在農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成為一顆火種,必成為星火燎原之勢,成為彰武縣農業不可替代的新生力量。
參考文獻
[1]徐春暉.推廣“農民田間學校”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安徽農業,2004,(01).
[2]王山.農民田間學校模式的特點和創新[J].中國農技推廣,2005,(10).
[3]王明勇,包文新.農民田間學校的培訓發展與創新[J].中國植保導刊,2005,(11).
作者簡介:郭亞光,本科學歷,彰武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