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波 李毅
[名優名片]
夾江陶瓷
2003年底,夾江建陶企業110家,產值43.6億元,成為中國西部最大的建陶生產基地。
2004年,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協會和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聯合授予夾江“中國西部瓷都”榮譽稱號。
2015年,夾江縣被工信部授予“全國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陶瓷產業試點地區”,成為全國37個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中目前唯一的陶瓷產業集群。
供給端發力:
夾江縣已建成夾江經濟開發區、樂山夾江高端陶瓷產業園,把產業發展向園區聚集,實施創新驅動,引導和鼓勵企業進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夾江陶瓷產業轉型升級創新,已經成為中國西部瓷都夾江發展升級的增長點。
2016年5月8日, “中國西部瓷都·四川夾江推薦會”在北京舉行。
傳承陶瓷行業工匠精神,打造中國西部瓷都夾江陶瓷區域品牌,促進夾江陶瓷產業轉型升級,壯大產業集群,夾江陶瓷再出發。
如今,夾江已與廣東佛山、山東淄博等產區并列,成為全國重要陶瓷產區。
至2015年,夾江縣集聚了各類陶瓷企業78家,擁有各類產品生產線148條;陶瓷產業集群銷售收入突破230億元,同比增長15%,產品除占據西南、西北8個省、區以外,部分產品還銷往俄羅斯、中東、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夾縫中轉型
夾江因瓷而興。
自1987年夾江縣第一條陶瓷生產線建成以來,經過29年的發展,夾江陶瓷產業形成了中國西部最大的陶瓷生產、銷售、配套中心和“東陶西移”的重要承載地。
近年來,夾江陶瓷產業發展成就斐然。但隨著陶瓷市場的日漸飽和,再加上受資源、能源、環境等因素的制約,當前整個陶瓷行業都處于優勝劣汰的“洗牌”階段,產業轉型升級刻不容緩。
這對于夾江陶瓷產業來說,既是機遇,更是挑戰。
要想轉換發展動力,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創新。一直以來,夾江縣不斷加大對夾江陶瓷企業扶持力度,鼓勵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積極推動夾江陶瓷產業不斷轉型升級,這一系列的措施也為夾江陶瓷產業向高端轉型,延伸打造科技研發、綠色生產的綜合發展鏈條打下堅實的基礎。
科技,科技,還是科技
緊跟夾江陶瓷產業轉型發展規劃,夾江陶企在創新驅動、產品革新之路上不斷探索,以滿足市場需求,提高“夾江造”陶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此景之下,先后涌現了大批科技創新本土企業。其中,成都盧高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個典型代表。該公司經過多年的產品研發,推出了多種高效節能的功能性地暖陶瓷,在夾江陶瓷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也是本次全國推薦活動的重點代表。
面對嚴重的產品同質化大環境,的盧科技打破常規,將瓷磚產品與地暖、碳纖維產品創造性地進行跨界結合,這樣的創新探索無疑具有很大市場想象空間,并憑借其顛覆性的產品設計在日趨同質化的陶瓷市場中脫穎而出,受到廣大業界人士的關注。
進軍中高端
目前,夾江陶瓷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并遠銷美國、西班牙、巴西、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西部瓷都的龍頭之一……這一次活動,夾江縣及時重拳出擊,以高規格的產品質量、豐富的產品形態向來自全國的業內人士展示夾江陶瓷產業新風貌,助力夾江陶瓷區域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提升。
近年來,夾江縣委、縣府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及時科學扶持和引導陶瓷產業升級發展,始終堅持在創新產品、技術、工藝上下功夫,在新品研發、產品結構豐富、產業鏈延伸、新能源利用等方面碩果累累。
近3年,夾江縣技改新建陶瓷生產線項目36個,總投資60多億元,淘汰落后生產線28條,新建生產線勞動生產率提高40%,綜合生產成本降低20%,綜合能耗下降8%。目前,年產能達5億平方米,穩居中國西部地區榜首,是全國建陶行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產區。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追求產品品質,就是夾江特有的陶瓷工匠精神。”中共夾江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朱璋在臨近采訪結束時表示,在陶瓷產業規模發展壯大的同時,陶瓷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更需要延伸產業鏈條綜合配套,及時科學地把握住市場供需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