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志
?
選擇性肝動脈栓塞治療創傷性閉合性肝臟破裂出血患者的臨床療效
曾令志
【摘要】目的 探討選擇性肝動脈栓塞治療創傷性閉合性肝臟破裂出血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0年2月至2015 年2月云浮市云城區人民醫院收治的70例創傷性閉合性肝臟破裂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將其分為藥物組和栓塞組,各35例。栓塞組患者接受選擇性肝動脈栓塞治療,藥物組患者單純給予藥物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外周血血紅蛋白(Hb)、血細胞比容(HCT)、白細胞(WBC)計數水平。結果 栓塞組患者的中轉外科手術率、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藥物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藥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栓塞組患者的Hb、HTC水平均明顯高于藥物組,WBC計數明顯低于藥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選擇性肝動脈栓塞術具有創傷小、止血效果確切、住院時間短及并發癥少等優點,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選擇性肝動脈栓塞;創傷性;閉合性;肝臟破裂;出血
云浮市云城區人民醫院,廣東云浮 527300
在閉合性腹外傷中,肝臟是最常見的受損器官之一。創傷性肝臟損傷大多伴有嚴重出血,稱為創傷性閉合性肝臟破裂出血[1-2]。若不及時處置,易發生各種嚴重并發癥,甚至病死。而選擇性肝動脈栓塞治療創傷性閉合性肝臟破裂出血臨床效果明顯。本研究就選擇性肝動脈栓塞治療創傷性閉合性肝臟破裂出血患者的臨床價值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創傷性閉合性肝臟破裂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齡20~60歲,平均(36±10)歲;肝臟損傷程度:Ⅰ級12例,Ⅱ級22例,Ⅲ級28例,Ⅳ級8例;受傷原因:交通事故44例,高處跌落14例,撞擊傷8例,其他4例。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將患者分為藥物組和栓塞組,各3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經CT臨床確診[3-4];②腹部閉合性外傷;③血流動力學穩定;④有相關手術指征,且能夠耐受;⑤謹遵醫囑,依從性較高;⑥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⑦患者自愿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腹腔臟器損傷;②病情嚴重,生命垂危者;③精神異常,或無法正常交流者。
1.3 治療方法
1.3.1 藥物組 本組患者均給予止血、護肝、抗感染及其他對癥治療等藥物治療;囑患者注意臥床休息,腹帶加壓固定,靜脈輸液等,適當給予輸血。
1.3.2 栓塞組 患者采用選擇性肝動脈栓塞進行治療,具體如下:①采用2%利多卡因(北京紫竹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1022388)行局部麻醉,肌內注射鹽酸哌替啶(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2022074)75~100 mg。②運用Seldinger技術于患者右側腹股溝股動脈穿刺插管,CT掃描監測。③F4肝管置于腹腔干進行造影,觀察患者肝臟損傷程度及出血情況,將微導管插入出血血管,注入栓塞劑。④再次造影,觀察出血動脈栓塞情況及止血效果,若不理想可再次注入栓塞劑。⑤全程均采用心電監護儀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并適時適當輸注紅細胞懸液,如血紅蛋白(Hb)過低者(Hb<90 g/L)、血壓下降者(收縮壓<9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HR)過快者(>120次/min)等。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外周血Hb、血細胞比容(HCT)、白細胞(WBC)計數水平。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比較 栓塞組患者的中轉外科手術率、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藥物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藥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2.2 Hb、HCT及WBC水平比較 治療后,栓塞組患者的Hb、HTC水平均明顯高于藥物組,WBC計數明顯低于藥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Hb、HCT、WBC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Hb、HCT、WBC水平比較(±s)
組別 例數 Hb(g/L)HCT(%) WBC(×109/L)藥物組 35 99±23 0.30±0.08 14±5栓塞組 35 112±21 0.40±0.05 11±4 t值 2.6363 6.2710 2.0722 P值 <0.01 <0.01 <0.01
肝臟是人體的重要代謝器官,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祛除毒素、儲存糖原(肝糖)、合成分泌性蛋白質等作用。一旦受損,易造成肝動脈和膽管損傷并發生病理性溝通[5-6],進而導致肝臟破裂出血。因此,選取合適的方法治療創傷性閉合性肝臟破裂出血具有深遠意義。
臨床上,創傷性閉合性肝臟破裂出血的有效治療一直都是棘手問題[7-8]。手術止血往往比較困難,且由于肝臟受損多合并其他臟器損傷,反復性出血常導致患者處于衰竭狀態,故不能很好地耐受麻醉藥物和手術。而傳統非手術治療(藥物治療)的止血效果并不理想。有資料顯示,對外傷性肝破裂出血的患者盡早行血管造影及動脈栓塞,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尤其對于肝損傷嚴重患者[9]。
采用選擇性肝動脈栓塞治療創傷性閉合性肝臟破裂出血,其原理是利用動脈造影顯示患者肝動脈出血位置與出血程度,指導臨床選取適當止血治療方法,通過放射介入療法直接將動脈導管插至肝動脈,并注入栓塞微粒(栓塞劑),從而達到止血治療目的。此方法具有無需麻醉或局部麻醉、創傷小、臨床止血效果好、患者耐受度高且預后恢復快等優勢。
本研究結果顯示,栓塞組患者的中轉外科手術率、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藥物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藥物組,Hb、HTC水平均明顯高于藥物組,WBC計數明顯低于藥物組。提示選擇性肝動脈栓塞術具有創傷小、止血效果確切、住院時間短及并發癥少等優點,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并且,國外學者Shigemasa等[10]也明確指出:肝動脈栓塞術是治療肝臟出血的有效方法。同時,近年來國內學者[11-13]也提出了與本研究相似的結論。該法是目前治療創傷性閉合性肝臟破裂出血的一種較理想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張帥,倪才方,李智,等.原發性肝癌TACE后合并肝癌破裂八例[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4,23(5):437-440.
[2] 王林海,韓雅玲,江少杰,等.方艙選擇性血管造影技術和栓塞療法在犬肝臟破裂急診術的應用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3,12(20):1623-1624.
[3] 何顯力,劉燕,王耀程,等.CT在閉合性肝損傷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4,19(6):509-511.
[4] 董翼,虞文魁,李寧,等.合并腹腔其他臟器損傷的肝臟鈍性損傷治療-外科醫生的兩難抉擇[J].中華外科雜志,2013,51(11):979-986.
[5] 陳國夫,栗潔.肝癌自發性破裂出血21例診治分析[J].浙江創傷外科,2013,18(6):845-846.
[6] 李亮,陳廣穎,袁家長,等.選擇性肝動脈栓塞治療肝血管瘤[J].肝膽外科雜志,2014,22(5):358-359.
[7] 張遠富,黃強.損害控制理念在閉合性肝損傷的應用[J].創傷外科雜志,2014,16(4):354-355.
[8] 張龍,鄧元明.超選擇肝動脈栓塞治療肝血管瘤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19):66-67,70.
[9] 郭暉,夏飛,占莉.選擇性肝動脈栓塞治療在閉合性肝損傷中的臨床研究[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3,22(7):920-923.
[10] Shigemasa Suzuki,Hideki Suzuki,Yasushi Mochida,et al.Liver hemorrhage due to idiopathic peliosis hepatis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hepatic artery embolization.[J].International surgery,2011,96(4): 310-315.
[11] 李子祥,劉建濤,孫德寶,等.超選擇性動脈栓塞術在急性膽管出血治療中的應用[J].山東醫藥,2011,51(42):82-83.
[12] 詹世林,陳建雄,陸樹桐,等.選擇性出血動脈栓塞治療創傷性肝臟破裂出血[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2,19(10):1098-1101.
[13] 韓元和.選擇性肝動脈栓塞在肝破裂術后再出血的臨床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3,13(1):124-125.
【中圖分類號】R657.3+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5.050
作者簡介:曾令志(1971.11-),本科學歷,主治醫師。研究方向:醫學影像學與介入治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