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淑娟
?
優質護理在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
欒淑娟
【摘要】目的 探討優質護理在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濮陽惠民醫院接受治療的86例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手術室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比較兩組患者對臨床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生命質量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總體健康評分、疼痛不適評分、積極感受評分、正常生活能力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將優質護理干預應用于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手術室護理中,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生命質量,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提升手術室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優質護理;手術室護理;重度失血性休克
濮陽惠民醫院、濮陽市紅十字醫院,河南濮陽 457000
重度失血性休克是一種臨床常見的重癥疾病,患者一旦出現快速失血、大量失血后便會發生失血性休克,絕大部分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往往會出現微循環凝血,其病勢嚴峻、病情危急,若不及時進行有效治療,將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威脅。本研究就優質護理在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6例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患者中,女17例,男26例,年齡11~71歲,平均(47±7)歲,其中銳器割傷5例,高處墜落9例,交通事故27例,其他原因2例;觀察組患者中,女18例,男25例,年齡12~72歲,平均(48± 7)歲,其中銳器割傷6例,高處墜落8例,交通事故26例,其他原因3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創傷類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手術室護理,具體如下:①護理人員術前需充分準備手術工具、手術器材、手術設備、手術所需藥品,并將其告知主治醫師,避免出現細微差錯;同時,護理人員需熟悉藥品、手術工具、手術器材、手術設備等擺放位置,并注意提升與手術醫師之間的配合度,以提高手術效果。在手術開始前,護理人員需詳細了解患者病情,待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為患者建立2條或以上靜脈通道,一般情況下,選擇較粗血管進行穿刺。②護理人員需及時清除患者呼吸道內血液以及分泌物,從而有效確保呼吸道暢通[1];給予有效吸氧并確保呼吸道通暢,失血性休克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缺氧癥狀,氧療可明顯緩解患者缺氧癥狀,改善因缺氧而對重要臟器的損傷。③做好患者的病情護理工作,在對患者補液時,應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及尿量變化情況,若患者突然心率減慢或血壓增高,需調整輸液速度,并采取合理措施,以預防肺水腫、腦水腫、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的發生。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具體如下:①在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過程中,要能夠做好患者擴容工作,對于供血不足患者,可給予血漿代用品;待患者休克癥狀緩解后,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調整輸液速度,從而有效預防患者因輸液速度過快而導致其發生心力衰竭、急性水腫等嚴重并發癥;護理人員需對患者皮膚顏色、體溫、血壓、脈搏等進行密切觀察,尤其是對老年人和兒童;護理人員應積極配合主治醫師的工作,在主治醫師的有效指導下為患者實施藥物搶救治療[2-3]。②在為患者開展手術過程中,手術室中護理人員要嚴格配合主刀醫師貫徹無菌操作理念,對手術物品仔細清點,手術結束后,為防止出現物品遺漏,要對手術中所應用到的物品進行清點。③術后,在對患者傷口進行縫合前,護理人員需要對縫針、手術器械、紗布等進行仔細核查;同時護理人員需對患者心電圖變化、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監測,如果出現異常,需及時向主治醫師報告,進行相應處理;待患者蘇醒后,護理人員需對患者進行有效心理護理,多鼓勵和安慰患者,幫助患者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對臨床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生命質量及并發癥發生情況。采用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調查,非常滿意:90~100分;滿意:70~89分;不滿意<70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生命質量: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生命質量量表對患者生命質量進行評估,包括總體健康、疼痛不適、積極感受、正常生活能力,總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生命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總體健康評分、疼痛不適評分、積極感受評分、正常生活能力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表2、表3。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生命質量評分比較(分,±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總體健康 疼痛不適 積極感受 正常生活能力對照組 43 70±5 70±7 71±4 71±4觀察組 43 81±5*85±8*85±5*82±6*
重度失血性休克常見于婦產科疾病、消化性潰瘍出血、食管曲張靜脈破裂、外傷等,患者病情較重,且易出現失血性休克。一旦患者發生重度失血性休克,易出現不同程度缺氧癥狀,從而導致患者出現酸中毒、乳酸蓄積等,需要立即為患者開展呼吸道清理,保證其呼吸道通暢,需注意保證患者的氧供;針對酸中毒現象應予以相應處理。大量出血容易引起患者出現心率加快、心音無力、動脈壓下降、脈搏快而弱等癥狀,這就需要在開展護理工作過程中,及時為患者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提升其心肌收縮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總體健康評分、疼痛不適評分、積極感受評分、正常生活能力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將優質護理干預應用于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手術室護理中,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生命質量,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提升手術室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王濤,梁燕,邵永強.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術室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24(6):427-429.
[2] 崔惠芹.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術室護理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4,26(15):516-518.
[3] 陳建珍,姚瓊珍,石小紅,等.創傷性失血性休克患者42例急救護理體會[J].海南醫學,2012,24(17):364-366.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志碼】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5.070
作者簡介:欒淑娟(1980.12-),本科學歷,主管護士。研究方向:手術室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