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玲
摘 要:在高考復習中,比較法是重要的學習方法。我在高考歷史復習中常用的比較法有:同一時代不同國家同類性質運動的比較,不同時代同一國家同類歷史事件的比較,同一時間歷史事件的比較,同一地點歷史事件的比較。
關鍵詞:比較法;高考復習;歷史事件
高考復習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學習任務,我們要在最有限的時間內系統而又高效地完成新課程教材的復習,需要一個科學而有計劃性的安排,需要一個正確而又有針對性的復習策略。因此,比較法在復習中的應用必不可少。
所謂比較,就是將同類事件、人物、現象進行鑒別,找出異同、分清正誤的思維方法。我在高考歷史復習中常用的比較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同一時代不同國家同類性質運動的比較
如復習選修一中外歷史上的改革時,可將日本的明治維新與中國的戊戌變法進行比較。
1.明治維新:①社會背景:人民的反抗;新興地主、商人的不滿;統治階級內部分化,幕府統治被武力推翻。②領導力量:中下級武士和新興地主聯合力量強大。③具體措施:推翻幕府后,明治政府發布一系列除舊布新的改革措施,并大力推行。④國際環境:發生在19世紀中期自由資本主義時期,西方各國忙于本國事務,英法正幫助清政府鎮壓革命運動,客觀上為日本提供了較為有利的國際環境。⑤結果:成功。
2.戊戌變法:①社會背景:封建危機嚴重;封建統治者與帝國主義勾結,封建頑固勢力強大。②領導力量:資產階級力量較弱,僅把希望寄托在無實權的皇帝身上,頑固派力量強大。③具體措施:光緒帝頒布了一系列變法詔書,但由于資產階級無實權和頑固派強大,無法推行。④國際環境:發生在19世紀末自由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階段,中國成為列強瓜分對象;帝國主義決不允許中國成為獨立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國際環境對中國不利。⑤結果:失敗。
通過比較,學生就清楚了日本的明治維新與中國的戊戌變法雖然都是自上而下的改良運動,但結果一成一敗的根源。
二、不同時代同一國家同類歷史事件的比較
比如,復習國別史美國史時,可將美國獨立戰爭與美國南北戰爭進行比較。
相同點:①性質:獨立戰爭具有資產階級革命性質;南北戰爭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②作用:兩次戰爭都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了道路,促進了美國經濟發展。
不同點:①起因:獨立戰爭的起因是英國的殖民統治壓制北美經濟的發展,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反抗;南北戰爭的起因是南方奴隸制種植園經濟和北方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矛盾激化的結果。②作用:獨立戰爭摧毀了英國殖民統治,使美國贏得了獨立,對以后歐美資產階級革命起了推動作用;南北戰爭使美國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維護了聯邦的統一。
經過對比分析,學生不僅分清了二者的異同,更認識到了兩次戰爭對美國不同尋常的作用。
三、同一時間歷史事件的比較
比如,復習梭倫改革時,可將中國公元前594年魯國的“初稅畝”與其對比分析。
1.“初稅畝”:①背景:春秋時期,由于牛耕和鐵制農具的應用和普及,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大量的荒地被私人開墾后,成為私有財產;同時貴族之間通過轉讓、互相劫奪、賞賜等途徑轉化的私有土地急劇增加。因此,國家財政收入占全部農業產量的比重不斷下降。魯國為了增加收入,公元前594年推行“初稅畝”。②內容:對公田征收其收成的十分之一作為稅賦,對公田之外的份田、私田同樣根據其實際畝數,收取收成的十分之一作為賦稅。③影響:“初稅畝”從律法的角度肯定了土地的私有制,使我國歷史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發展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初稅畝的實施使生產關系發生了變革,使其更加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是歷史進步的具體表現。
2.梭倫改革:①背景:平民、工商業奴隸主與貴族矛盾尖銳;外邦占領薩拉米斯島,民族矛盾加劇;工商業發展;梭倫當選首席執政官。為了振興城邦,維護奴隸主階級的統治,梭倫進行改革。②內容:頒布“解負令”,廢除債務奴隸制度;確立財產等級制度;建立四百人會議;鼓勵農工商業發展。③影響:大大促進了雅典的繁榮與發展,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礎,為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價值基礎。
通過比較,學生加深了印象,獲得了清晰的概念。
四、同一地點歷史事件的比較
如,在上海發生的1915年的新文化運動和1921年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文化運動:①背景:帝國主義加緊侵略,軍閥統治日趨黑暗;一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登上政治舞臺,強烈要求實行民主政治,發展資本主義;袁世凱為復辟帝制推行尊孔復古的逆流。②內容: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專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后期宣傳馬克思主義。③意義:這次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禮教,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
2.中共一大:①背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中國工人運動興起;各地先后成立了一些黨的早期組織。②內容:通過了黨綱;制訂黨的奮斗目標、中心任務;成立了黨的領導機構中央局。③意義: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從此,中國的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通過比較,學生以點帶面將相關的知識系統的歸納整理起來,加深理解,便于記憶。
總之,在歷史的高考復習中要善于運用比較法。通過比較,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運用比較法,理清線索,把知識串起來,實現知識的重組與整合,就能提高復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