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因卡皮耶薩-奇斯巧特
與現代女巫碰面
特拉茲摩斯村坐落于阿拉貢地區白雪皚皚的蒙卡約山脈山麓丘陵地帶。特拉茲摩斯的巫術歷史長達幾世紀之久,我被安排和洛拉·瑞茲·蒂亞斯會面了解情況,她是本地的一位現代女巫。我在建于12世紀的特拉茲摩斯城堡里等她,這座城堡位于村旁小山的山頂,已殘破不堪,大廳寒冷無比,我瑟瑟發抖,滿懷期待。
城堡的管理者瑞茲滿面笑容地向我問好。她頭發灰白,眼眸碧綠,穿著時髦的衣服,胳膊下還夾著一個筆記本電腦——遠遠不同于我的想象,沒有水晶球,沒有黑色蠟燭,也沒有塔羅牌。如果非要在她的打扮上找出點女巫風格,就得看她的耳環了——懸垂的金色小貓頭鷹,還裝點了小小的羽毛——此外,她脖頸上的金色護身符項鏈也算得上一個。

特拉茲摩斯曾是萬人之鄉,但如今只有62人還住在這里
與教會利益之爭
“特拉茲摩斯的巫術傳說起源于此,這座城堡,”她解釋道。“13世紀時,住在城堡里的人致力于鑄造假幣。為了讓特拉茲摩斯人不去調查他們整日的敲敲打打,他們散播謠言,說許多女巫和男巫在夜里折騰鐵鏈,鍛造大鍋以調制魔法藥劑。這方法奏效了,但特拉茲摩斯也就此和巫術扯上了關系。”
瑞茲接著說,那個時候特拉茲摩斯是個繁榮的社區,也是一塊強大的封地,這里遍布鐵礦和銀礦,水源地與林木眾多。特拉茲摩斯還是世俗領地,也就是說,它并不屬于天主教會管轄,根據皇家法令也沒有向附近的維如埃拉修道院繳納稅款的義務——這讓教會非常不高興。因此,特拉茲摩斯包庇巫術的謠言傳出村子之后,維如埃拉修道院院長抓住時機,懲罰了特拉茲摩斯的村民,要求村子附近最大鎮子特拉宗那的大主教將整個村子逐出教會。這就意味著村民們不能再去天主教堂做告解或者行圣禮了。
特拉茲摩斯是個富裕的社區,猶太人、基督徒和阿拉伯人在此混居,他們沒有懺悔——盡管懺悔本是挽回局面的唯一方法。村民和維如埃拉之間的沖突延續了許多年,在修道院不再為水源付款,而開始從村子引水時達到了頂峰。作為回應,特拉茲摩斯的領主佩羅·馬努爾·西門子·德·烏亥亞拿起了武器,打算和修道院奮戰到底。但是在戰爭爆發之前,國王費爾迪南德二世插手了,他判決特拉茲摩斯的做法合理。教會從未忘記這次挫敗——在教皇尤利烏斯二世明確的授意下——1511年教會唱誦了圣詠集的詩篇108,對這個村子施下了詛咒——圣詠集是教會最強大的詛咒工具。他們宣稱佩羅·馬努爾和特拉茲摩斯村民為巫術所蠱惑,因為這一詛咒得到了教皇的批準,所以只有教皇才能解除它。直到今天還沒有哪位教皇這么做。
此后的歲月特拉茲摩斯歷盡困苦。1520年城堡燒毀,幾個世紀以來只剩斷壁殘垣。15世紀西班牙驅逐了猶太人,特拉茲摩斯日漸式微,人口由一萬人降至62人,其中只有一半是常住居民。如今村子里沒有商店,沒有學校,只有一個酒吧。村里許多房子年久失修,街道幾乎空無一人。

建于12世紀的特拉茲摩斯城堡如今已殘破不堪,它坐落于村旁山頂 ? ??
最后一位殉難女巫
回到城堡中,瑞茲領著我走下塔樓的一個個陡峭臺階,經過修繕塔樓已經變成了一家小型巫術博物館,收藏了不少黑魔法器具,像是掃帚、黑色十字架和鍋。穿過院子,我們來到了一處平臺,平臺上立著一個鋼鐵鍛造的女性塑像。“這是拉·提亞·卡斯卡,特拉茲摩斯最后一位殉難的女巫,她于1860年去世,”瑞茲說。“當時爆發了一場致命瘟疫,既找不到緣由也沒有治療疾病的藥物。于是人們責怪拉·提亞引發了這場瘟疫,因為他們覺得她很奇怪,還神秘兮兮的。他們將她團團圍住,扔進了深井里,那口井就在我們現在站立的地方。”
拉·提亞·卡斯卡也許是特拉茲摩斯最后一位殉難女巫,但是巫術傳統似乎仍在這個西班牙小村落延續至今。每年6月巫術節期間,這里都會形成集市出售洗劑和藥劑,這些是用生長在蒙卡約山上的治愈性或致幻性草藥和植物制作的。演員會重現歷史場景,比如圍攻折磨人們認定的女巫。幸運者會成為當年的年度女巫。特拉茲摩斯常住居民瑞茲便是新任年度女巫。

中世紀的歐洲教會燒死了眾多“女巫”
我問:“成為年度女巫有什么條件嗎?”。
“很顯然,你需要具備草藥學知識,”瑞茲回答,“但是最重要的是,你必須參與到歷史中,傳承推廣特拉茲摩斯的一切。現在,成為女巫是一件光榮的事。”
(摘自英國BBC中文網)(編輯/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