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第+王珊
[摘要]大學生創業并非易事,在資金和經驗方面都存在不足,這要求大學生要充分掌握相關的創業知識。其中大學生創業企業制度和公司類型的選擇尤為重要,大學生創業企業形態的選擇比較豐富,大學生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如資金、經驗等選擇合適自己的企業類型。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普通有限責任公司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2.241
1 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背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第七條規定:“國家倡導勞動者梳理正確的擇業觀念,提高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鼓勵勞動者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我國近年來大力提倡大學生自主創業,在放寬市場準入條件、享受資金扶持政策、實習稅收減免優惠、提供培訓指導服務等方面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2014年全國大學畢業生達到727萬,被一些人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然而2015年大學畢業生有749萬人,大學高校畢業人數創歷史最高,堪稱“史上更難就業季”。雖然2014年相關報告顯示招聘規模較前一年擴大,但2015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過多,且加上2014年尚未就業的大學生,2015年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仍未好轉。因此在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前提下,一大批大學生選擇繼續升學或者進行創業。在大學校園里,“創業”一詞越來越為同學所熟悉,創業意識也在高校學生中逐漸產生。在校大學生開一家小店,辦一間個人工作室的現象也越來越多。面對創業熱潮,很多高校開始開展各種創業教育,但目前高校對于大學生創業教育還存在薄弱環節,創業教育方式方法單調,教育途徑單一。大學生創業可以選擇的企業類型有哪些?各企業類型的利弊有哪些?很多大學生還不夠清楚。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企業法律制度,《公司法》《個人獨資企業法》《合伙企業法》的實施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了良好的法律支持。在當前的法律環境下,大學生創業可以采用的法律形式有公司、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其中公司一般包括普通有限責任公司和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根據大學生實際情況,股份有限公司因為準入門檻高、組織形態龐大,一般不宜作為大學生初次創業的選擇,所以本文僅針對普通有限公司、一人有限公司、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的利弊進行分析。
2 創業的企業類型選擇
2.1 普通有限責任公司
有限責任公司是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由五十個以下的股東出資設立,每個股東以其所認繳的出資額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的經濟組織。根據《公司法》第23條第1款設立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符合法定人數”,第24條 “有限責任公司由五十個以下股東出資設立”,因此普通有限責任公司要求股東人數應為2~50人,目前高校十分重視培養創新型人才,導師帶領學生共同進行課題研究、成立校創新創業基地等,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因此,團隊內合作的同學很可能成為日后共同創業的合作伙伴。原公司法第26條第2款規定:“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3萬元”,但2016年最新修訂的《企業法》取消了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3萬元的限制,同一人公司,注冊資本限制的取消,對大學生打開了創業的大門。
《公司法》第27條規定: “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計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其中,知識產權入股對于大學生來說也是十分有利的,對于缺乏資金的大學生可以用自己的知識成果入股。另外,根據《公司法》第3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因此各股東要承擔的風險會縮小,對于大學生來說創業的風險較小。
2.2 一人有限公司
根據《公司法》第57條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是指只有一個自然人股東或者一個法人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痹豆痉ā芬幎ㄒ蝗擞邢薰咀再Y本最低為10萬元,一人股東沒有其他伙伴分擔,數額較大并且出資必須一次性繳足,這對于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算一筆較大的金額,但2016年最新《公司法》取消了對一人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10萬元的限制,公司注冊資本的放寬對大學生創業者來說無疑是值得慶賀的,對于有創業項目沒有資金的大學生來說提供了機會。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本質特征同于有限公司,即股東僅以其出資額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財產獨立承擔責任,當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其債務時,公司的債權人不得請求公司的股東承擔超出其出資的責任,公司也不得將其債務轉讓到其股東身上。這是有限責任公司最吸引投資人的一點,最大限度利用有限責任原則規避經營風險,實現經濟效率最大。另外,一人有限公司一個人要進行決策、執行、監管、財會等多項職能,經營理念、運行機制上更加靈活、便利,比如,可以省去股東會議和董事會議執行的煩瑣程序。當然這對大學生的個人經營管理能力要求極高,需要大學生素質全面、經驗豐富。
2.3 個人獨資企業
根據《個人獨資企業法》第2條規定,“個人獨資企業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的,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
因此是個人出資、個人經營、個人自負盈虧、個人自擔風險,投資人是企業財產的唯一所有者。出資人是一個自然人。《個人獨資企業法》對個人獨資企業的注冊資本沒有明確的要求,只要有固定的場所、生產經營條件和從業人員,大學生便能成立一些技術服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經營管理靈活自由,企業主可以完全根據個人的意志確定經營策略,進行管理決策。企業資產所有權、控制權、經營權、收益權高度統一。另外,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個人獨資企業無須繳納法人所得稅,大學生創業者只需交納個人所得稅即可,因此適合資金較少、缺乏一定經營管理經驗的大學生創業者。根據《個人獨資企業法》第2條“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更準確地說就是企業主對經營中所產生的債務若不能以企業財產清償,則需以其個人所有的其他財產清償,這可能讓原本就清貧的大學生更加一無所有。
上述的個人獨資企業和一人公司都是一個主體出資建立的企業,但是兩者的性質是完全不同的。首先在于出資人的不同,根據《個人獨資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只能由自然人出資設立,而根據《公司法》一人公司既可以由自然人出資設立,也可以由法人出資設立,還可以由國家出資設立。其次在于主體的資格不同。個人獨資企業屬于非法人組織,不具有法人資格,一人公司作為公司的一種,是企業法人,在公司成立時取得法人資格。最后在于責任承擔不同,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對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責任,一人公司的投資人僅以出資額為限對公司負責。綜上所述,個人獨資企業的無限連帶清償責任對于大學生來說是比較有風險的,所以在考慮創立個人獨資企業的時候應該把無限承擔責任給自己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考慮在內。同樣,一人公司的有限責任是大學生創業的有利條件,這對于大學生來說創業失利后要承擔的責任較小,因此風險也較小。
2.4 合伙企業
合伙企業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然人通過訂立合伙協議,共同出資經營、共負盈虧、共擔風險的企業組織形式。根據《合伙企業法》第16條第1款 “合伙人可以用貨幣、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出資,也可以用勞務出資”。其中用知識產權和勞務出資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根據《合伙企業法》第2條第2款 “普通合伙企業由普通合伙人組成,合伙人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第3款 “有限合伙企業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組成,普通合伙人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責任?!庇邢挢熑魏匣锲髽I由一個或者幾個普通合伙人和一個或幾個責任有限的合伙人組成,合伙人中至少有一個人要對企業的經營活動負無限責任。因此,有限合伙和普通合伙企業都必須有人承擔無限責任,使得合伙人需要對其合伙人的經營行為負責,更加重了合伙人的風險。另外,合伙企業的經營效率較低,企業需要經合伙人共同意志確定經營戰略、進行決策,因為要協調各個合伙人的意見,可能會導致企業做出策略的時間延長、程序煩瑣、效率降低。而且,合伙企業比較容易設立和解散。合伙人簽訂了合伙協議,就宣告了合伙企業的成立,合伙人共同出資、合伙經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合伙人之間是風雨同舟、榮辱與共的關系;而且,合伙企業具有很強的人合性,新合伙人的加入,舊合伙人的退伙、死亡、自愿清算、破產清算等均可造成原合伙企業的解散以及新合伙企業的成立。
3 結 論
據調查,2015年新畢業大學生創業比例同比增長近一倍,全國逾千萬的網絡創業群體中大學生占到六成,雖然這顯示了大學生創業已經成為了一股熱潮,但是創業時仍需要認真考慮和分析,創業并不是那么簡單的,大學生無論是在資金還是經驗方面都是不足的,這要求大學生要充分掌握相關的創業知識,其中大學生創業企業制度和公司類型的選擇尤為重要,大學生創業企業形態的選擇比較豐富,大學生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如資金、經驗等選擇適合自己的企業類型。當然任何企業類型的選擇都是兩面性的,若想要選擇較容易設立的企業類型,可以選擇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但是這兩種企業類型在責任承擔上風險較大,相對應的有限責任公司雖設立條件復雜,但是企業主承擔的企業責任風險較小。對于個人還是合伙,若個人比較獨立,資金足夠且經驗豐富,可以選擇個人創業,這在公司經營過程中可更便利迅捷的做出決策;另外,如果在大學創業培訓活動中有了自己志同道合的團隊伙伴,那合伙創業也不失為一種合適的選擇,合伙創業中的合伙伙伴可以在以后的企業經營中共同渡過困難時期成為彼此的精神依靠。
參考文獻:
(1)肖勇,易曉春.談大學生創業企業類型選擇[J].武漢船舶技術學院學報,2015(3):65-67.
(2)發改委.2015年新畢業大學生創業比例同比增長近一倍[N].證券時報網,2015-10-13.
(3)許曉輝,李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企業法律形式選擇[J].高等農業教育,2009(6):75-77.
(4)王顯勇.企業法律形態比較研究[J].南京大學學報,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