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芝芬



一、問題的提出
所謂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也譯作顛倒課堂),就是教師創建教學視頻,學生在課外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進行學習,回到課堂上與教師、同學面對面交流和完成作業這樣一種教學形態。翻轉課堂通過顛倒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師生的角色并對課堂時間使用進行了重新規劃,為英語教學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方法。
微課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學內容的主要載體,是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境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如移動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的新型網絡課程資源。它既可作為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材料,又可作為學生課后復習鞏固的資料。
對于高中英語教學來說,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使用微課這種現代化的資源手段,可以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進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微課作為翻轉課堂課前、課中、課后銜接的重要手段,它的設計直接影響到最后的教學效果。
二、微課的設計原則
1.短小。微課視頻的時長一般為3~8分鐘,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這不但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而且還能方便學生利用零碎的時間進行學習。微課的容量要小,視頻文件大小一般在十幾兆到幾十兆之間,這樣便于上傳到網絡后學生能夠流暢地在線觀看或方便地將其下載觀看。
2.精致。微課教學課題應選取教材的某一重點或難點,或者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內容要精細,主題要突出,以方便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的知識內容。
3.完整。微課應以教學視頻為核心,統整教案、學案、多媒體課件和素材、教師課后的教學反思、學生的反饋評價等相關教學資源,構成一個類型多樣、結構緊湊的“主題單元資源包”,營造一個真實情境化的“微教學資源環境”。
三、微課的教學環節
1.導入。由于微課時間短,因此在導入環節要迅速切入主題。可以設置一個疑問或懸念引入主題,也可以從以前的內容引入主題,還可從學生身邊的現象、實際問題引入主題,更可以開門見山地直接進入主題。不管采用哪種方法,都要力求新穎、迅速而且要與主題關聯緊湊,以便將更多的時間用于內容的講授。
2.講授。在微課的講授中,教師應圍繞本節課的目標確立一條主線,在這條主線下展開內容的講授,條理要清晰,要注意巧妙啟發、積極引導,力爭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微課所規定的教學任務。教師講解時的語言表達要做到生動、風趣、富有感染力,同時要做到講解的準確性和簡潔性。
3.小結。在微課的結尾小結是必不可少的,小結是本節課內容要點的歸納和強調,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
四、高中英語教學中微課的設計實例
下面以《牛津高中英語》第六模塊第三單元Grammar and usage: unreal conditionals為例,簡要介紹微課的設計。
1.教學目標:①了解虛擬語氣的概念和功能。②掌握if條件句中虛擬語氣使用的語法規則。③在設定的情境下,能夠運用虛擬語氣進行觀點的表達。
2.教學重點:掌握if條件句中虛擬語氣使用的基本規則。
3.教學難點:能運用語法規則完成各種練習,并在實際語言活動中去靈活應用。
4.教學過程:
①導入:筆者通過圖片展示向學生呈現含有目標語法的語言材料,引導學生在語境中發現目標語法知識。
If I were a bird, I could fly to any place.
If Tom had been more careful, he would have passed the exam.
If I should win the lottery in the future, I would buy a large house.
在學生初步感知了目標語法結構后,筆者引出虛擬語氣的概念和功能。
Unreal conditionals state a condition or situation that is not real or is imaginary.
We can use unreal conditionals to talk about an imaginary present condition, an imaginary past action, an imaginary future situation.
②講授:筆者通過呈現三組例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對比發現規律,進而總結歸納出與現在、過去、將來事實相反的if條件句的虛擬語氣的規則,并讓學生通過看圖片完成句子的方式進行簡單操練。
第一組:Present unreal conditionals
呈現例句:If it were May 1st today, I would stay at home.
If I lived on the moon at present, I might see the beauty—Change.
總結規則:
操練:If I— (be) the headmaster now, I— (give) students no homework.
If I—(have) a lot of money at present, I— (buy) a villa.
第二組:Past unreal conditionals
呈現例句:If I had come here yesterday, I would have seen him.
If he had studied hard last term, he would have passed the exam.
總結規則:
操練:If I— (have) time last night, I — (go) to see the film.
If he— (drive) more carefully, he — (not have) an accident yesterday.
第三組:Future unreal conditionals
呈現例句:If I got time next week, I would help you.
If my uncle should come to my house tomorrow, I might get some pocket money.
If I were to finish my homework early this evening, I would take a walk with you.
總結規則:
操練:If it—(be)Christmas Day tomorrow, I— (get) some gifts.
If you— (get) a full mark next time, I— (treat) you to KFC.
在學生初步掌握了if條件句的虛擬語氣規則之后,筆者通過短文填空的練習活動對所授語法項目進行有效訓練,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達到熟練應用的程度。
This morning, I was late for school. My teacher blamed me. If I—(not stay) up last night, I—(not get) up late. Whats more, my bike was broken on my way to school. If the bike—(run) well, I—(arrive) on time. If I—(have) money, I—(buy) a new one. If I—(be) the teacher, I—(give) the student one more chance. And if I—(be) a scientist in the future, I— (invent) a more convenient bike!
通過這項鞏固練習,學生在語境中運用了所學的目標語言結構,進一步加深了對if條件句的虛擬語氣的規則的理解。
③小結:筆者用表格的形式對if條件句中虛擬語氣使用的語法規則進行總結,加深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方便學生記憶。
五、教學效果與反思
筆者在所任教的高二(10)班嘗試了這節微課的使用,在周末我將微課視頻通過QQ發到班級群,讓學生在家自主學習視頻內容,并完成相配套的導學案練習,周一課堂上,我先讓學生回顧了if條件句中虛擬語氣使用的語法規則,然后以小組討論的方式校對導學案練習答案,接著我又讓學生在創設的語境中運用目標語法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一系列任務,進一步復習鞏固if條件句的虛擬語氣。整堂課上,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各個教學環節進展得都非常順利,并且課堂檢測的正確率也很高。
事實證明微課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前自主學習,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但是,筆者認為在微課教學中,教師也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微課設計要兼顧形式與內容,突出實用性。既要聚焦英語教學中學生不易掌握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突出解惑功能,又要在呈現形式上精心設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視頻內容除了知識點的講解外,還應設置提問、思考和練習環節,使學生在課外觀看微課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只是被動聽講,還能積極思考,主動構建新知,解決問題。
2.微課教學要與導學案相結合,注重實效性。實施翻轉課堂后,學生需要在課前通過微課自主學習。要想真正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教師必須精心設計導學案,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明確、精簡的任務驅動下學習,改善學習效果。第二天的課堂學習必須就導學案上的預習內容及時反饋,交流,解決一些自學中的困惑,這樣才能促使學生認真自學,提高微課學習的實效性。
六、結語
傳統的課堂是課上教師傳授知識,課后通過作業復習鞏固,完成知識的內化,學生相對被動,而翻轉課堂更好地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知識傳授環節不再是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而是學生課前利用微課進行自主學習,課堂的功能則是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達到知識的內化。微課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實踐創新了課堂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作為一線教師,要及時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現代信息技術水平,積極探索微課教學模式,提高微課設計質量,使它真正服務于英語教學。